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1   星期三   农历四月廿四   
搜索
其他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戏曲带来了什么?    近年来,包括京剧在内的诸多戏曲基本入选不同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定程度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戏曲带来了名、利,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同时也产生了矛盾、困惑和争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再次让民众意识到戏曲是值得骄傲和珍视的文化财富,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借着“非遗”保护的良机,一些被边缘化的剧种得到了关注和扶持,解散的剧团纷纷重新成立,早已四散的艺人再次回到久别的舞台,众多传统剧目得以恢复排演,大量...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文化部非遗副司长谈“非遗” 重视保护工作不足处         编者按:近期,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该部法律将于6月1日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我国的“非遗”事业进入了新时期。近日,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在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讲座中,介绍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进程及相关问题”。  我国第一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将于6月1日起开始施行。这部法...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专家建议建立合理有效机制确保《非遗法》的实施     编者按:2011年2月25日,社会各界翘首期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经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获高票通过,并将于2011年6月1日起施行。3月1日,文化部召开了贯彻实施《非遗法》专家座谈会,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主持会议,文化部部长蔡武在会上做重要讲话。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退出制度:不是简单的除名    2011年2月25日,社会各界翘首期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经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获高票通过,并将于2011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设退出机制,受到社会各界关注。    “一般人只看到这是一个惩罚性措施,实际上,退出,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江苏省文化厅非遗保护处处长冯锦文,在《非遗法》文稿起草阶段,曾多次参与内部讨论,他对退出机制...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5月底开幕 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新闻发布会现场(摄影:赵婷)   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文化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政府和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协办的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简称“国际非遗节”)将于5月29日至6月11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该节每两年于“全国文化遗产日”期间在成...
查看更多
论坛
非遗传承人的权利与义务  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这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再度引起公众关注和热烈讨论,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关注点就是传承人的保护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法律保护的现状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专家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和文字表述。不过,其大体上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完整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或者具有某项特殊技能的人员;二是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昆曲列入非遗代表作10周年纪念大会召开  2011年5月9日,“昆剧之路”——中国昆曲艺术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1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召开。受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委托,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董伟对纪念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长期以来为昆曲艺术传承发展作出不懈努力和重要贡献的艺术家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敬意。与会艺术家们共同回顾了昆曲艺术10年来的发展历程,并就如何让这门古老艺术进一步焕发活力、传承发展发表了见解。  昆曲是中华民族艺...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化危机为契机推进非遗保护传承  2011年5月29日,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拉开大幕。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永久落户四川成都后的首次亮相,也是四川灾后重建3年来非遗保护成果的集中展示。经过3年的恢复重建,四川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获新生,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项目经费向灾区倾斜  在大地震中,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有12人遇难,105人受伤。2008年6月底之前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四川省有105项,其中2项严重毁损;已公...
查看更多
论坛
昆曲创作难,传承保留更难  2001年5月18日,中国申报的昆曲艺术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委员会评审、全票通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即今“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今已是十年。十年来,人们对昆曲的认识和昆曲的处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党和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保证了昆曲的传承发展,而昆曲的兴盛也标志着民族文化走向复兴。  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综合了中国古代诗歌、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元素,积淀和传承了民族的优秀传统文...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昆曲入遗十周年 七大昆曲院团相聚昆山   2011年5月18日是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10周年。16日,来自内地及港台地区的昆曲资深文化学者、全国最具实力的七大昆曲院团和众多曲社,齐聚昆曲发源地江苏昆山,共襄纪念盛典。  整个纪念活动围绕“昆曲韵、故乡情”的主题,由国家文化部艺术司、国家非遗保护中心、江苏省文化厅联合主办,包括昆曲保护与发展成果展、昆曲保护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和昆曲名家经典剧目展演等。蜚声中外的美国密歇根大...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