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21 星期三 农历四月廿四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084)
机构
(1)
政策
(137)
资讯
(7284)
清单
(93)
资源
(1100)
学术
(1191)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
非遗
”十年让昆曲院团面貌大变
2011.06.16
专题报道
“
非遗
”十年让昆曲院团面貌大变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这本是《牡丹亭》中的一段经典唱段,却常常被用来形容昆曲艺术在前一二十年的生存状况。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艺术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许多人眼中,这标志着昆曲的春天到来了。 如今,整整10年过去了,顶着“
非遗
”光环的昆曲在这10年间有哪些变化,昆曲艺术真的走出了危机吗? 近日,由文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昆剧之路...
查看更多
“传字辈”亲传“看家戏” 不争华丽大制作之风
2011.06.20
其他新闻
“传字辈”亲传“看家戏” 不争华丽大制作之风 在遍地“改革创新”昆曲和“适应现代审美”昆曲的包围中,曾培养了“传字辈”艺人的“苏州昆剧传习所”始终高举捍卫正统昆曲的旗帜。2011年6月18日、19日晚,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中国昆曲古琴研究会会长田青,力邀苏州昆剧传习所在北京恭王府和中山公园音乐堂连演两场原汤原汁的正宗昆曲。与白先勇的《牡丹亭》打出的“青春版”颇有些调侃意味的是,苏州昆剧传习所的《牡丹亭》被他们自己戏称为“青松版”,寓意演...
查看更多
“
非遗
”呈现新特点 “重申报”转向“重保护”
2011.06.24
其他新闻
“
非遗
”呈现新特点 “重申报”转向“重保护” 国务院日前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苏省兴化市的茅山号子、如东县的跳马伕、苏州国画颜料制作技艺、扬州毛笔制作技艺等24个项目成为国家级“
非遗
”。和前两批国家级“
非遗
”相比,入选项目总数大幅下降,对此,专家表示,随着全国
非遗
普查的结束,重大项目早已在前两批审查通过,
非遗
获批数量减少是必然趋势,同时这也标志着
非遗
保护从前几年的重申报阶段过渡到重保护阶段。
非遗
特色: 传统表演多、传统技艺强...
查看更多
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座谈会侧记
2011.06.24
专题报道
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座谈会侧记 目前仅存的敦煌舞谱、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中医药集大成著作《本草纲目》、建筑学史上的名作《营造法式》……琳琅满目的古籍珍品配合着各类
非遗
项目悉数亮相,生动地呈现了文献典籍和
非遗
保护的密切关系。 日前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举行的“册府琳琅,根脉相承——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首次以文献展现
非遗
,让人眼前一亮。6月15日召开的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座谈会上,相关专家及部分
非遗
代表性传承人对这一颇具创...
查看更多
晋鲁豫“布老虎”生存状况调查
2011.07.04
专题报道
晋鲁豫“布老虎”生存状况调查2010年,75岁的山东省即墨市移风店镇布老虎制作艺人马秀梅在大集上摆摊卖布老虎。移风店镇是即墨布老虎的“家乡”,现在只剩两位年过70的老人会制作布老虎。山西黎城县黎侯虎 布老虎是我国部分地区民众的儿时玩偶,是当地民俗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如山西的黎侯虎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和许多在市场大潮中遭遇重重困境的民间传统手工艺一样,布老虎的生存现状也不容乐观。 日前,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组成田野调查小组前往山东...
查看更多
“人间国宝”是大师 也是财产
2011.07.11
论坛
小川直之:“人间国宝”是大师 也是财产 日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最早就是在日本产生的,它用汉字写叫 “无形文化财”.这个概念带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后,先翻译成了法语,然后又翻译成了英文,而我们驻联合国的官员和翻译们又把这个词从英文翻译回来,就变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本届
非遗
节国际论坛上,日本文化厅历史文化基本构想制定技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委员长,曾经参与过日本
非遗
保护立法工作的...
查看更多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
2011.07.14
论坛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 时下盛行一种观点,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要维护其原生态,而不可使其创新变化。这种愿望固然可嘉,问题在于有无固定不变的原生态?本文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产生、传承的环境着眼,论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 变化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和存在于特定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并随之演化而被传承或绝灭。许多
非遗
的濒危和灭绝,要么由于其不适应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要么由于其赖以存活的特定社会文化环境已经巨变乃至...
查看更多
谁是“
非遗
”保护主体?
2011.07.14
论坛
谁是“
非遗
”保护主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发于民间、存活于民间、千百年来传承于民间,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当其濒危之后,谁是其保护主体?却是目前从理论到实践需要澄清的问题。 广大民众的民间力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这是毫无疑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广大民众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鱼水关系。广大民众是“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鱼”。鱼只有置身于水中,才能活。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扎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才能得到有效地传承和保护。因为它原本就生发于此...
查看更多
给文化遗产添油加醋不是"推广"而是"毁灭"
2011.07.14
论坛
给文化遗产添油加醋不是"推广"而是"毁灭" 目前正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中,在贵州专场“侗歌声声”演出时,据贵州省某位主管领导介绍,在做好各项保护措施的同时,该省还拟举办全国范围的“侗歌大赛”,让其他民族也来唱侗歌。 侗族大歌已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合唱技艺、文化内涵举世公认。侗歌当然好听,但侗歌首先是侗族人的侗歌,据侗歌的国家级传承人吴品仙介绍,周围“能唱的...
查看更多
国家级
非遗
项目《青海地方曲艺》文集研讨会启动
2011.07.15
其他新闻
国家级
非遗
项目《青海地方曲艺》文集研讨会启动 7月9日,由青海省社科院、青海省民协、西宁市群众艺术馆主办的西宁市国家级
非遗
项目《青海地方曲艺》文集研讨会正式启动,这也标志着即将出版的《青海地方曲艺》文集,将对当前青海地方曲艺重新挖掘整理,并使近年来我省曲艺创作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得到梳理。 青海地方曲艺种类繁多,平弦、越弦、贤孝等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地方曲艺是我省民间艺术中的奇葩,深受群众喜爱,尤其是健康向上的曲艺,不但能丰富群...
查看更多
1
61
62
63
64
65
100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