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4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七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067)
机构
(1)
政策
(137)
资讯
(7275)
清单
(93)
资源
(1096)
学术
(1187)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世界
非遗
侗族大歌:活态传承 动态保护
2015.03.30
专题报道
在侗乡,事事用歌,处处用歌,歌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如影随形,相伴终生。 2014年,贵州出台《多彩贵州•侗族大歌传承保护发展行动计划》。从2014年开始,贵州省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作为侗族大歌传承保护,并对民间传统节日给予补助和奖励。贵州未来5年持续开展侗族大歌传承等系列活动……这是为侗族大歌“活态传承、动态保护”提供的有利条件。同时还正在实施侗族大歌生产性保护与文化精品打造,拓宽展示空间,发扬市场价值。 随着贵州首届侗族大歌传承保护发展百...
查看更多
非遗
告别“山寨”重在传承
2015.03.30
论坛
在
非遗
领域,一代代的传承人在继承老手艺的同时,创作了许多美轮美奂的
非遗
作品。然而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一些
非遗
传承人凭借自己的智慧与技艺辛苦创造出的作品却常常面临被“仿制”、“山寨”的风险。 从模仿到生产,这是一个简单的制造程序,在中国文化产品中可谓屡见不鲜,还一度被赋予了一个专属名词——山寨。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是对某一群体和某一地域范围内的特定现象的演绎,在该范围内有普及和使用的公有性,因此产生了大量以模仿为主、从开始的模仿行为发展创新的“山...
查看更多
徐家拳:在传承中创新的国家级“
非遗
”
2015.03.24
专题报道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灿烂悠久,其中,武术曾与国之兴衰紧密相连,武文化让中国人挺起了脊梁。在全国种类繁多的武术中,源于山东新泰的徐家拳融合南、北两派特色,独树一帜。经过近300年的传承发展,为抗击外来侵略、为国民强身健体,作出了贡献。2014年11月,徐家拳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南北派融合创出徐家拳 3月3日6时许,春寒料峭,山东新泰市罗马广场上已有不少人晨练,徐家拳第十代传承人徐勤启也在其中。扎实的马步、矫捷地转身、力...
查看更多
沈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挖掘沈阳的“里子”,做成沈阳的“面子”
2015.03.23
专题报道
3月9日,辽宁省文化厅向社会公示了辽宁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共58项。其中包括了由沈阳市申报的刻瓷、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沈阳满族堆绫技艺和华山正骨诊疗技法等四项。 沈阳市从2005年全面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06年5月20日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包括了沈阳的谭振山民间故事、东北大鼓等
非遗
项目。2007年成立的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更是让沈阳的
非遗
保护工作走在了全国副省级城市...
查看更多
传统年画老字号齐聚恭王府 力保“
非遗
”文化根脉
2015.03.23
其他新闻
由文化部
非遗
司指导,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系列活动组委会主办,文化部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承办 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年画精品展”在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精品馆开幕。 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孙旭光、文化部
非遗
司副司长马盛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文学国等出席开幕式。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副主任刘占文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来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非遗
知识产权保护难点多
2015.03.18
论坛
云南的少数民族传统技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技艺的产生和发展源自当地的少数民族部落、群体,通过传承人的薪火相传得以保存、传续并不断地发展壮大。许多具有独特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
非遗
技艺,凝结着特定群体的智慧创造,具备知识产权的一些特征,然而,运用现有的知识产权保护理论体系,在确定
非遗
技艺的权利主体和独创性时又似乎无从下手。笔者试从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技艺保护的视角,探讨
非遗
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问题。 云南
非遗
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查看更多
非遗
:哪些可以“模仿”,哪些不能“山寨”?
2015.03.18
论坛
20世纪90年代末,雕漆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文乾刚创作了一款直径30厘米的雕漆盘,很快就被两家工厂无偿拿去仿制。那款作品作为这两家工厂的畅销产品卖了20多年,收入估计有几千万元,但文乾刚始终没有收到过任何创作设计费用……目前,法律上对
非遗
知识产权的保护还有较多空白,
非遗
作品的创作者想要维权不太容易,
非遗
产品权利人的认定问题也很难明确,传统技艺是否构成商业秘密等许多问题也是学术界和司法界一直讨论不休的问题。 去年底,北京、广州、上海三地知识产权法...
查看更多
城镇化如何与
非遗
保护同行
2015.03.09
其他新闻
“
非遗
保护问题和雾霾问题一样,值得全社会关注。”今年两会上,当被问及
非遗
保护问题时,全国政协委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田青如是说。 田青向记者展示了他手机里保存的一段视频,视频是他今年春节期间前往陕北基层考察的见闻:一个村庄偌大的戏台上,演员卖力地表演当地传统戏曲,台下却空无一人。据他介绍,这个村庄正在空巢化,年轻人纷纷进入城市,留守的当地人更愿意待在电视和电脑前。“这让我感到很苍凉。”田青说。 田青的话道出了我国日渐加速的城镇化过程中
非遗
...
查看更多
南北
非遗
精品展无锡启幕
2015.03.05
其他新闻
“千秋古运,手创传奇。”2015南北
非遗
精品展暨中华手作嘉年华活动3月3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清名桥古运河景区开幕。活动汇集了印染、织绣、雕塑等150多个品类的手工作品10万余件,这些作品出自国内28个省区市的手工艺爱好者及年轻设计师之手。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兼中国文化报社社长刘承萱,无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国中,无锡市南长区委书记秦咏薪等与广大市民一起观看了
非遗
精品展。 清名桥作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一段,是保存风貌最完整、保存...
查看更多
高密茂腔:在传承中发扬剧种风格
2015.02.15
专题报道
莫言在小说《檀香刑》里多次提到家乡高密一带的“猫(茂)腔”,这种声腔演唱起来委婉幽怨,深受农村观众尤其是广大妇女的喜爱。“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沿上,锄头锄到庄稼上,花针扎在指头上。”在百姓中流传的这句俗语,形象地展示了其受欢迎的程度。 融会吸收 自成风格 高密市艺术剧院茂腔演员孙秀芝介绍,茂腔是在民间花鼓秧歌的基础上,以“姑娘腔”为主调形成的戏曲声腔,在民间又有“扭股子”“轴棍子”“正歌子”等不同的叫法。历史上,茂腔曾广泛流传于胶州、胶南、高...
查看更多
1
887
888
889
890
891
100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