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4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七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067)
机构
(1)
政策
(137)
资讯
(7275)
清单
(93)
资源
(1096)
学术
(1187)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湘西苗族鼓舞:在千年鼓声中舞出时代新意
2015.04.20
专题报道
石顺民(左一)在表演湘西苗族鼓舞。 湘西苗族鼓舞是苗族人民喜爱的民间舞蹈艺术,每个村寨都有打鼓高手,爱好打鼓的年轻人既可以跟随自己喜爱的鼓手学习,也可以自己琢磨、发挥,好的鼓手往往都有自创的击鼓技法和舞蹈风格。时至今日,湘西苗族鼓舞之所以有数十种不同风格的表演技法,是与一代代鼓舞艺术家的努力和创新分不开的—— 2013年,笔者曾在湖南吉首国际鼓文化节“鼓王争霸赛暨国家
非遗
传承人选拔赛”决赛现场,目睹了新一代湘西苗族鼓舞鼓王的诞生。这场盛会...
查看更多
寻找皮影的灵魂 古老影戏的未来在那里?
2015.04.20
专题报道
中国皮影,被当今世界公认为“电影鼻祖”。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康保成不久前这样写道:“在它面前,时间仿佛凝固了,一种‘借光显影’的特殊的戏剧艺术穿越古今,使人生的几十年显得那么微不足道。然而,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影戏已经呈现出严重濒危状态,如果再不进行抢救和保护,用不了多久,这一艺术形式就会消失。”几句话,既点出了中国皮影这一人类历史文化瑰宝的价值高度,也点出了其在当下面临的险恶局面。从2004年12月到2008年6月...
查看更多
国家级
非遗
产传承人乌布力艾散倾尽全力传承达斯坦技艺
2015.04.13
人物
在新疆墨玉县奎牙镇萨亚特村,有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维吾尔族达斯坦代表性传承人,他叫乌布力艾散·麦麦提,今年61岁。因为达斯坦,乌布力艾散一生经历了许多事情。近日,记者走进老人的家,听他讲述自己与达斯坦的故事。 出生达斯坦奇世家 维吾尔族达斯坦是维吾尔族历史悠久的曲艺形式。达斯坦,维吾尔语意为叙事长诗,弹唱达斯坦的歌手被称为达斯坦奇(达斯坦艺人)。乌布力艾散出生在一个达斯坦奇世家,他是第五代传人。 “那时候在墨玉县,人们提到父亲麦麦...
查看更多
非遗
传承人赤列:最后的拉萨喇嘛玛尼说唱艺人
2015.04.13
人物
赤列老人在仓姑寺茶馆为群众讲说喇嘛玛尼说唱艺术。 导读: 喇嘛玛尼作为西藏最古老的民间说唱艺术,长期流行于拉萨、日喀则、山南一带。可惜的是,伴随着西藏现代化的进程,悠远的喇嘛玛尼说唱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而喇嘛玛尼的重要支派——拉萨喇嘛玛尼到如今只剩下了一个传承人,就是本文的主人公赤列。 在拉萨的高楼大厦与汽车火车的鸣笛声中,赤列老人悠远的说唱似乎与这些相去甚远。但是,如果我们经过某个小巷或转经道,恰逢老人正在说唱,我们一定会停下脚...
查看更多
传承是基础 创新是生命
2015.04.13
论坛
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词。今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38次提到“创新”,如“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创新能力”“创新理念”“创业创新”等。显然,在我国今年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创新将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同样,
非遗
保护也是新世纪和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热词。那么,
非遗
保护与创新是什么关系?
非遗
保护能否融入社会创新的主旋律? 一谈起
非遗
保护,很多人就自然而然地把它与“真实性...
查看更多
戏曲创新不能“忘本”
2015.04.08
论坛
在
非遗
项目中,我国的民族戏曲、各地方剧种占了一定的比重。而戏曲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不少剧种现在还存活于舞台上,所以要采取活态保护的方法,这种保护必须与他们的演出和创作活动密切地结合起来。一方面要把戏曲的传统剧目、表演技艺、审美原则、创造法则等保存和传承下来,同时还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作一些新的剧目,对艺术本体做一些丰富和创新。于是,如何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成为戏曲类
非遗
项目保护工作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由于我兼任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的评委,要...
查看更多
少数民族
非遗
保护推动各族文化共同繁荣
2015.04.07
论坛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与各民族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是对现存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传承,因此,重视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发现与培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重要的现实诉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遗产,注重的是可传承性,只有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传承,才能使口传心授的文化符号和特殊技艺,使民族文化的根基和民族精神的载体成为人类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
查看更多
资金之外,
非遗
传承还需要什么?——山东保护
非遗
系列举措观察
2015.04.07
专题报道
3月31日下午,在山东德州开往济南的高铁上,春雨拍打着车窗,车内的刘俊昌心里颇不平静。这位国家级
非遗
项目宁津杂技的代表性传承人,此行是去济南参加2015年山东省级
非遗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由山东省文化厅
非遗
处组织的
非遗
传承人培训班,将在4月份举办4期,全省312名省级
非遗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将被轮训一遍。在给予足够的资金扶持外,山东这几年开始探索多元化的
非遗
传承保障措施,成效初显。 “市里昨天刚通知我,说其他传承人岁数很大,来不及准备,就让我一个年...
查看更多
“
非遗
”保护切入点在于传承和开发
2015.04.07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它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而言,主要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它具有鲜明的文化性,民俗性、传承性、民族性。它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为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 作为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来...
查看更多
互联网思维能帮“
非遗
”什么忙?
2015.03.30
论坛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这些民间艺术中的精华被定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为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出台了专门的法律法规,并给予各项优惠政策,为
非遗
传承人提供各种补贴和帮助。但不得不承认,
非遗
保护仍面临很多问题,如公众了解度不够,缺乏推广途径,难觅传承技艺的接班人等。 其中突出的问题在于传承乏力,而传承人恰恰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核心是以人为载体,它的拥...
查看更多
1
886
887
888
889
890
100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