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4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七   立夏 立夏
搜索
其他新闻
“城镇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论坛在京举办 本网讯 由文化部主办,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城镇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于2014年6月17日至18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副司长马盛德、王福州,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巡视员张兵、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吕品田,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牛根...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文化部 中央文明办 民政部关于认真组织2014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文明办、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文明办、民政局,各计划单列市文化局、文明办、民政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城镇建设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2014年6月14日是我...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文化部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的通知 为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根据《文化部办公厅关于推荐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通知》(办非遗函〔2012〕545号)要求,我部现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予以公布(详见附件)。 希望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企业和单位要充分...
查看更多
人物
“授艺不藏私”——专访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传承人张俊显     彩色面团被不断地翻转揉捏,张俊显的双手忙而不乱,只用了5分钟的时间,一匹生动的面塑生肖马已经出现在记者的面前。  一揉一捏之间,面团被张俊显赋予了生命。  张俊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的代表性传承人, 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协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人称“面人张”。  面人,也称面塑,北京人喜欢叫“棒棒人”。在早年间,孩子没有多少玩具可以选择,到街上找捏面人的师...
查看更多
人物
赵红育:精纹细绣显神奇 赵红育(右二)向年轻人展示无锡精微绣技艺     阳春三月,苏绣(无锡精微绣)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赵红育陪笔者在江苏无锡惠山古街一处僻静的小院,看了看无锡泥人、精微绣和留青竹刻大师们的工作室,又去中国泥人博物馆匆匆参观了一番。随后在古街临水的古香樟树下小坐、喝茶,聊精微绣以及与精微绣相关的人和事,初春的暖阳使人感到十分惬意。    赵红育告诉笔者,离这儿不远处,就是她工作了几十年的无锡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所在地。现在研究所解散了,门额上...
查看更多
人物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周淑英:蔚县剪纸是“一块宝”李 想     马年新春的脚步越来越近,河北民间剪纸艺人周淑英喜上眉梢,她特意为马年春节创作的两样剪纸作品销售形势大好。新作是“团花”形式,一样以梅花、福字与马为元素,一样则以牡丹与马为元素。    周淑英出生于河北蔚县剪纸世家,师从其父周永明,是目前蔚县剪纸仅有的两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之一。为传承剪纸技艺,周淑英45岁时才结婚,遵从了父亲临终前对她的嘱托——“晚些再结婚”。    剪纸艺术源起窗花,“过春节,贴...
查看更多
人物
歌声飘溢田野风——国家级“非遗”吴歌传承人杨文英 杨文英    “山歌勿唱忘记多,搜搜索索还有十万八千九淘箩,吭嗨吭嗨,扛到吴江东门格座垂虹桥浪去唱,压坍仔格桥墩塞满东太湖……”近日,在江苏省吴江市芦墟镇文体站,吴歌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文英在笔者的恳求下唱起了长篇叙事山歌《五姑娘》的歌头。当天,杨文英患重感冒未愈,嗓音沙哑,但她一开口哼唱,一股淳朴、自然、清新的田野之风便扑面而来。   山野之歌,清而不靡  提到芦墟山歌,一些人往往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芦墟...
查看更多
论坛
推进文化生态建设传承保护非遗内在文化价值 王离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传统文化做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要求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开来、弘扬起来、传播出去。总书记的讲话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是我们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工作繁荣发展的科学指南。结合河北实际,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就是要传承、保护、培育、涵养文化生态。    文化生态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文化生态是文化价值观和文化生...
查看更多
论坛
非遗保护 得做“减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日益重视,各地“申遗”的热情高涨。“申遗热”对于文化保护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也有些地区并没有认识清楚“非遗”的真正内涵,造成“非遗”保护的泛化、庸俗化。比如,一些人认为,任何百年以上的物件或村落文化都是非遗;还有一些人认为,只要是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都应该“复活”。  在这种误解下,诸如“童子尿煮鸡蛋”、“冥婚”申请“非遗”,多地争抢“西门庆故里”的闹剧接二连三出现。湖北恩施甚至有政协委...
查看更多
论坛
保护非遗,促城镇化朝特色化发展     城镇化和非遗保护都属于国策,两者都与现代化、全球化的国际大环境关系密切。城镇数量之多少,城镇人口规模扩大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国是曾经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长期占多数。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里,城镇人口增长和比重大幅上升,农村人口减少和比重逐年下降,城市空间扩大了二三倍,全国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相比世界上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城镇化程度不高,如何稳步推进城镇化已经成为一项较长期国策。    随着现代...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