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4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七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067)
机构
(1)
政策
(137)
资讯
(7275)
清单
(93)
资源
(1096)
学术
(1187)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城镇化进程中的传统戏剧保护
2014.08.12
论坛
传统戏剧在传承形态上具有较为突出的特征:一、团体性与个体性共有,但团体性尤显突出;二、技艺性与普及性共有,但技艺性尤显突出;三、艺术性与模式性(程式性)共有,但艺术性尤显突出;四、累代相积与时尚创造共有,但累代相积尤显突出;五、核心价值与俗世情怀共有,但核心价值尤显突出。五个特征成为戏曲剧种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基础,其内在的张力和矛盾造成了中国戏曲传承和发展的稳定性与脆弱性。“稳定性”即来自稳定的社会形态、文化价值、审美趣味;“脆弱性”即来自不断变...
查看更多
非遗
保护: 民众参与至关重要
2014.08.12
论坛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许多地方已经自然而然地、或是主动或是被动地开始了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当下保护工作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大众的居住环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然而,人民群众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并没有根本变化,在各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在遵循保护原则的前提下,进行科学保护手段的创新,使得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同时,由于在积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人民群...
查看更多
非遗
保护视野下的口头传统文化
2014.08.12
论坛
■ 演讲人简介: 朝戈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国际史诗研究学会会长、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副主席、中国民俗学会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长。长期致力于民俗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著有《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程式句法研究》、《多重选择的世界——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理论描述》(合著)等多部著作和几十篇论文。 ■ 编者按: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加速,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新挑战...
查看更多
非遗
名录需完善机制保持适度规模
2014.08.12
论坛
文化部近日公示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如果顺利通过公示,我国的国家级
非遗
项目将超过1600项。从
非遗
保护角度来说,这个数字应该说是我国近些年大力推进
非遗
保护工作的重要成果的体现,而且对于各地来说,越来越多的当地
非遗
项目被纳入国家级
非遗
名录,也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但文化部
非遗
司相关负责人日前在谈到
非遗
保护工作时表示,国家级
非遗
名录应保持适度规模,一些确实不够国家级分量的
非遗
项目可以留在省市县各级名录里。从目前我国各地大兴非...
查看更多
找到民间美术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鲁锦的“第三种选择”
2014.08.11
专题报道
曾有专家评价,民间美术的前途无非以下几种:一是任其自生自灭,这是下策;二是研究它的历史沿革、艺术特色,为它建一个博物馆,这是中策;三是在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它,找到民间美术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架起民间美术与现代审美意识的桥梁,这是最佳选择。鲁锦的开发乃是第三种选择的体现。 鲁锦是鲁西南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纯棉手工纺织品,已在齐鲁大地传承千年。鲁锦以棉花为主要原料,经过在木制织机上操作的72道工序,可以通过手工制造出多达1990种彩色图案的织物。一直...
查看更多
我国推进
非遗
保护利用设施建设
2014.08.11
其他新闻
记者近日从文化部获悉,根据国家发改委办公厅、文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我国将开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2014年共安排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中央预算内资金2.07亿元,目前投资计划已下达各有关省(区、市)。 据悉,2014年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纳入国家“十二五”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设施建设规划以来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的第一年,文化部办公厅近日下发《关于加快推进...
查看更多
西藏
非遗
传承人顿珠:挤制袅袅青烟中的藏文化
2014.08.06
人物
西藏
非遗
传承人顿珠:挤制袅袅青烟中的藏文化
非遗
传承人顿珠正在细心捆绑藏香。高加库 摄已经制作完工、捆绑整齐的藏香。高加库 摄 导读: 进入西藏的第一感受,除了高原反应,绚烂的颜色,就是无论是庙宇佛堂,还是百姓人家,都会若有若无地闻到一种特别的味道:似药非药,似香非香,没错,这就是藏香。在传统手工制作藏香历史中,尼木县吞巴村、堆龙德庆县、山南敏竹林寺被称为三大传统藏香生产地,而尼木县吞巴村生产藏香的历史最为悠久,也是最大的藏香原料生产基地。2008年6...
查看更多
非遗
物质化绝不等同于商品化
2014.08.06
论坛
非遗
物质化绝不等同于商品化郭 军 如今,一方面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少,另一方面,申遗在国内的不少城市火热上演,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成为某些地方政府眼中的香饽饽和生财之道。这种反差背后,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希望与忧虑并存的尴尬现实。自2001年昆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走过12年。在功利化的发展目标和
非遗
保护的努力之间,
非遗
保护路在何方? 当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凌源皮影公演:24年的夏天约会
2014.08.06
专题报道
凌源皮影公演:24年的夏天约会 凌源皮影表演现场 为培育皮影市场,传承优秀民间艺术,24年来每逢夏季,由辽宁省凌源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凌源之夏”皮影公演活动都会在当地城镇和乡村如期举行。这一公演活动的举办,不但为国家级
非遗
项目凌源皮影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舞台,也让影班的生意日渐红火,保护工作也就变得水到渠成。 月夜里的琴声灯影 急促紧凑的锣鼓点和着高亢激越的唱腔,飘荡在夏日的夜空下,在凌源市府广场附近的一处居民区,一场皮影戏正...
查看更多
“
非遗
传承,人人参与”――2014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活动征稿启事
2014.08.06
通知公告
“
非遗
传承,人人参与” 2014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活动征稿启事 活动目的: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文化基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丰富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民众,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主体。摄影作为形象化的记录手段、视觉思维的激情表达形式和快捷直观的传播方式,能够捕捉到民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互动的精彩瞬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
查看更多
1
899
900
901
902
903
100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