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近年来,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持续推进,全社会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正在形成。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进入人们视野,由此衍生的非遗品牌层出不穷,相继打造出一张张亮丽的文化名片。7月2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广东省文化厅主办,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广州文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执行的2018非遗品牌大会在广州举办。百余个非遗项目和品牌的相关单位代表齐聚广州,聚焦非遗品牌建设和相关生态系统构建问题,共同探索我国非遗传...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18年7月27日,出席2018非遗品牌大会的非遗项目保护单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非遗品牌单位,致力于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相关部署,联合发起中国非遗品牌计划。一、时代使命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以品牌的力量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应时代需求、展现时代风采,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品质生活的新期待。二、品牌培育培育传统工艺知名品牌,提升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创造能力,提高设计...
查看更多
论坛
当代社会,品牌的力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非遗品牌传播的效果,可反映大众对非遗的知晓度、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认可度,因而也是当代非遗保护实践成果的重要体现。尤其是对于具有商品性的非遗项目而言,品牌价值可一定程度上反映非遗资源的当代价值。在学术研究领域,老字号的品牌营销传播的研究较多,而以非遗为品牌传播研究对象还是一个新命题。笔者认为,当代与非遗相关的品牌形态有专业品牌、工匠品牌、时尚品牌、公益品牌及电商品牌五类,这五类品牌形态在提高非遗传承水平、确保...
查看更多
论坛
提要:“抢救第一”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之一, 而为了贯彻这一方针实施的抢救性保护,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首先,从现代化、城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击等四个方面,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亟待加强。其次,历时性地回顾了我国运用抢救性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的实践,通过一些实例凸现出已取得的成效。最后,厘清抢救性保护应树立的正确理念,并紧密联系非遗保护工作的实际,提出如何全方位地进行抢救性保护,以及运用数字技术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4期:2018年7月16日—7月29日 本期信息一览: ▲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 ▲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印发《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品牌大会开场表演(摄影:苗雨)7月2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的首届非遗品牌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由广东省文化厅主办,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广州文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执行。与会领导与嘉宾共同发起“中国非遗品牌计划”(摄影:苗雨)此次大会搭建起非遗品牌的高端对话平台,邀请了百余项非遗项目和品牌的代表齐聚会场,共同聚焦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品牌跨界等要素,从多个层面探讨非遗品牌和相关生态的...
查看更多
要闻
为深入贯彻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充分发挥饮食类非遗在激发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当代活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巨大作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中国烹饪协会牵头,来自非遗保护、文化研究及餐饮行业的专家学者组成的“中国饮食类非遗传承与保护课题组”成立仪式暨学术研讨会7月20日在北京举办。中央宣传部原秘书长官景辉,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陈通、副司长王晨阳,国资委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局副局长刘旭浩,中...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公布了两个关于“非遗扶贫”的文件: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下发《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  两个文件对“非遗+扶贫”作出具体部署,为非遗扶贫打出“组合拳”: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组织传统工艺手艺培训,帮助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学习传统工艺,掌握相关技能;组织专家团队,对传统工艺产品进行专业设计和改造提升;搭建平台,支持电商企业等通过订...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18年7月27日至29日,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亮相“2018第六届融媒体粉丝节”梅江会展中心N馆。本次粉丝节,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特别在N5展馆举办“传世共珍——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作为其中一个最大的亮点,展览将向每一位前来参观的人们,传递“让非遗融入当代生活”。综合展示互动,让非遗传承杨柳青木版年画、泥人张、老美华、达仁堂、果仁张、宏仁堂……众多非遗品牌汇聚,这注定是一次将非遗带入生活的展览,将非遗与美学结合,用那些藏于东方秘境...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7月25日下午,浙江省文化厅召开2018年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工作座谈会,总结2017年全省非遗传承人群研培成效,对2018年的研培工作作出部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陈瑶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等11所参与非遗传承人群研培工作的院校代表参加会议。2015年底,文化部、教育部联合启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致力提高非遗传承人群的当代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