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09 星期三 农历六月十五 小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180)
机构
(1)
政策
(138)
资讯
(7373)
清单
(94)
资源
(1101)
学术
(1195)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1分钟知
非遗
事·
非遗
半月报第6期
2018.04.10
要闻
“
非遗
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
非遗
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
非遗
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6期:2018年3月26日—4月8日 本期信息一览: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管理团队任命 ▲ 湖北首届
非遗
保护传承优秀科研成果评选揭晓 ▲ 四川开展川剧名家名剧数字化保...
查看更多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敦煌曲子戏人才培养
2018.04.10
要闻
日前,由甘肃省敦煌市文化馆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敦煌曲子戏艺术人才培养”培训班在当地开班,数十名敦煌曲子戏专家、艺术家与学员们交流技艺,以期更好地将这项国家级
非遗
传承下去。 敦煌曲子戏是敦煌地区独有的地方剧种,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2006年,敦煌曲子戏被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敦煌曲子戏伴随着敦煌移民文化而生,吸收了秦腔、眉户及甘肃各地曲子戏的曲调,剧目题材广泛,体现了多样的社会风貌,兼具审美价值和...
查看更多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面向青少年传播
非遗
文化500个娃娃博物馆里学
非遗
2018.04.10
专题报道
非遗
传承人张苗给孩子们教授葫芦画 番天印 摄 在弘扬
非遗
文化,加强
非遗
传承的道路上,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积极探索创新,从娃娃抓起。3月27至28日,由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共同举办的“第三届500娃娃学
非遗
”活动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举办。540多名四年级小学生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
非遗
传承人的指导下学习秦淮灯彩、风筝、葫芦画、抖空竹、木雕、布艺、剪纸、泥塑、中国结、竹刻、脸谱、面塑、扎染的制作方法,体验传统民间工艺的魅力。 “50...
查看更多
非遗
旅游:趣相投 景无限
2018.04.09
专题报道
贵州省榕江县三江乡冷衣村二组苗族妇女在制作蜡染(摄影:李长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这草长莺飞、姹紫嫣红的季节里,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祭祖、踏青、旅游,处处洋溢着春天的喜悦和生机——作为中国一个兼有农时节气与传统节俗双重身份的日子,清明节在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又作为“二十四节气”的组成部分于2016年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
查看更多
推动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2018.04.09
论坛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世界范围内兴起,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到2017年底,已有171个国家加入该《公约》,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重视。重新认识、理解《公约》中提出的保护理念,推动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持续演变的,而不是固化的、落后的 《公约》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
查看更多
剧种研究的文化自知与自信——写在“中华戏曲剧种丛书”阶段性出版之际
2018.04.08
专题报道
近几年来,传统戏曲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日益被提升到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层面,古老的戏曲艺术在新时代遇到了新的发展机遇。乘此文化东风,中国戏剧家协会几经谋划酝酿,决定出版一套详尽介绍剧种文化的丛书,为戏曲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一份可资借鉴和参考的文字载体。6年来,这套由中国剧协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扬州古籍线装科技文化公司合作编辑出版的“中华戏曲剧种丛书”陆续问世。日前,在扬州召开的该丛书阶段性出版研讨会上,已出版的38套丛书蔚为壮观,引起业内人士一片惊叹...
查看更多
开创生动局面 提供中国经验——我国
非遗
保护工作行稳致远
2018.04.04
专题报道
从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开始,我国由政府主导推动的
非遗
保护工作走过了17个年头。尽管在国际视野下,我国
非遗
保护工作开展的时间不算长,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
非遗
保护工作蹄疾步稳,保护成果丰硕璀璨,不仅开创了
非遗
在当代传承发展的生动局面,而且许多
非遗
保护的方法和措施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中国经验。 建章立制,构筑
非遗
保护体系 为了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各...
查看更多
湖北首届
非遗
保护传承优秀科研成果评选揭晓
2018.04.03
地方新闻
日前,由湖北省文化厅、省教育厅联合举办的“湖北省第一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优秀科研成果评选”结果正式揭晓,共评选一等奖8名、二等奖11名、三等奖31名和优秀奖36名。 本次科研成果评选活动自2016年9月启动以来,共收到湖北省内共32所高校等单位推荐的申报材料178份,其中专著类(含教材)42部、论文类(含调查报告)112篇、其他类(专利、软件、视频作品等)24份。这些成果反映了湖北省近年来在
非遗
保护与传承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成绩,是广大
非遗
理...
查看更多
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中盛情绽放
2018.04.02
论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按照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立以文化兴推动乡村兴的理念,总结经验,科学规划,探索实践,守正出新,共同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
查看更多
专访四川
非遗
保护中心副主任肖婷
2018.03.29
访谈
查看更多
1
792
793
794
795
796
101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