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067)
机构
(1)
政策
(137)
资讯
(7275)
清单
(93)
资源
(1096)
学术
(1187)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6月12日“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活动
2010.06.02
其他新闻
“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活动 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今年6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围绕今年“文化遗产日”期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系列活动,文化部研究确定了“
非遗
保护,人人参与”的主题,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引导社会公众关注并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同时,文化部还将在北京举办“巧夺天工――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并开展“把遗产...
查看更多
吴文科:现代传播是保护传承
非遗
的重要载体
2010.05.28
专题报道
吴文科:现代传播是保护传承
非遗
的重要载体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及其传承人的培养,是其中最为核心和关键的内容。而传承工作的开展,理念创新和模式探索又非常重要。 比如,传承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除了传统的“活态”传承,同时还需借鉴已经成功的历史经验,包括充分利用现代传播媒体和传播手段,来开展内涵更为丰富、意义更为深远的传承――即借助现代科技支撑的传播载体和传播技术,通过对于传统艺术经典节目的横向传播来推动和促进传统艺术的纵向传...
查看更多
文化部
非遗
司副司长马盛德:坚持
非遗
的本真性
2010.05.28
其他新闻
文化部
非遗
司副司长马盛德:坚持
非遗
的本真性 在今年3月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中,西藏专场的歌舞表演深受观众喜爱。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近年来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今年2月至3月底文化部和国家民委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彰显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彩;5月16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已向社会公示。近日,文化部
非遗
司副司长马盛德就把握
非遗
的本真性,科学、理性地进行
非遗
保护等话题接受了记者...
查看更多
日本保护文化财产60年经验:传统不宜乱改造
2010.05.27
专题报道
日本保护文化财产60年经验:传统不宜乱改造 目前,中国乡村许多珍贵的民间传统陆续经由乡镇政府、县政府、省政府到国家,履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申请和审批工作。听说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传统往往被认为“过土”或者“不适合现代人的嗜好”而被人为改造,比如苗族舞蹈化身为霹雳舞等等。对此,我深感忧虑。 我从1966年到2002年在日本文化厅和东京文化财研究所从事过保护非物质遗产的全国性考察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被称为“重要无形民俗文化财”以及“重要无形文化财...
查看更多
第三批国家级
非遗
推荐项目公示
2010.05.27
其他新闻
第三批国家级
非遗
推荐项目公示 文化部近日面向社会公示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其中北京地区天坛传说、曹雪芹传说等十余个项目名列其中。公示自5月17日起,为期30天。此间对名单项目有任何异议均可向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申请受理。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共349项,其中新入选项目190项,扩展项目159项。 截至目前,国务院先后公布了两批共102...
查看更多
面对自然灾害该如何保护
非遗
2010.05.25
论坛
面对自然灾害该如何保护
非遗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经受着各种自然灾害所带来的痛苦和磨难。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使人们的生产、生活遭受到严重破坏,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来说,如何在自然灾害面前将损失降至最低一直为大家所探讨。 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给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在“4·14”玉树大地震中,一些重要的民间艺人在地震中遇难,一批珍贵的文献及数字影像资料也毁于一旦。年仅26岁的史诗《格萨尔王》著名说唱艺...
查看更多
让我们一起守望民俗
2010.05.25
专题报道
让我们一起守望民俗――首届安徽民俗文化节成功举办的启示 “办节的形式可以唤起更多人对民俗文化的关注,为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打好基础。”谈起首届安徽省民俗文化节,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不吝嘉许。 “这次文化节是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民俗文化,展示民俗文化的一个窗口。”与冯骥才一样做出好评的,还有全国民俗文化协会名誉会长乌丙安以及众多民俗文化的专家学者。 由铜陵市人民政府、安徽省文化厅共同主办首届安徽省民俗文化节得到一致好...
查看更多
非遗
保护如何从少数民间艺人走向大众
2010.05.25
其他新闻
非遗
保护如何从少数民间艺人走向大众 正在山东省胶州市举行的中国第二届秧歌节上,很多专家共同讨论一个话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保持原生态的同时,从少数民间艺人手中走向大众?
非遗
传承与保护危急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认为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但一些地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量流失甚至遭到破坏,而且受国际多元文化的冲击,愿意继承和学习
非遗
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安徽省蚌埠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谢克林在第二届秧歌节上接受媒体采访时大声疾呼:“
非遗
的保护与...
查看更多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外忧内困"亟待科学保护
2010.05.18
专题报道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外忧内困"亟待科学保护 原料缺乏、传承人缺失、市场萎缩……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诸多困难,亟待科学保护。歙县砚厂的工人在刻砚徽墨“
非遗
”项目万安罗盘 传承瓶颈 记者采访发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外忧内困”。 从“
非遗
”自身发展条件看,原材料缺乏、传承人缺失、市场萎缩是普遍面临的“瓶颈”。以宣纸为例,虽然有着1000多年历史,被誉为“纸中之王”,但在宣纸之乡安徽泾县,宣纸行业却面临企业招工难、原材料收购难...
查看更多
云锦,时间沉淀出的奢侈织物
2010.05.13
专题报道
云锦,时间沉淀出的奢侈织物 传统工艺的奢侈价值 南京云锦,这门古老的织造艺术,被公认为集历代织锦工艺之大成,是人类丝织品文化的“金字塔尖”。它从设计图稿变成织物的过程如同电脑运算一般精确而复杂;它的颜色使用繁复程度超越了以配色细腻著称的苏绣;它大量使用金线、银丝、孔雀羽,在流光溢彩的织物表面不动声色地传达奢华巅峰……而这一切,都是依靠设计师和织工耗费心血,对每一个细节都持同样严谨而考究的态度,花费大量工时才完成最终的作品。 两名熟练织工在大花楼...
查看更多
1
954
955
956
957
958
100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