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搜索
其他新闻
一点一滴积累 一点一滴保护    ――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城市规划国际论坛侧记         自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如今,我国已有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40余万处,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万余处,33处世界遗产,103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今年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当天,城市文化国际...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文化遗产遭遇泛滥的爱      人们往往认为,有关文化遗产的话题已经说得够多了,似乎已经到了泛滥的地步。然而,文化遗产保护“泛滥”即使真的作为一种表象存在,但我们看到的却正是一些“相反”的例子。    在中国,近年来有关文化遗产保护遭遇建设性破坏的例子比比皆是,而这样的事例都几乎是在重复印证着文化遗产遭遇的痛楚。    历史文化保护区“基本都成了孤岛式”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近期北京文保区内的东四八条引进了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有人对此提出质疑,文保所负责人...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非遗热”可能变成“毁灭潮”        近期举行的“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引起人们对这一波“非遗热”的注意。辽宁大学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不无担忧地对记者说:“现在,各地都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而我们要警惕的却是,这股热潮有可能演变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集中毁灭。”虽然中国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数量最多的国家,但是这位专家的忧虑并不是子虚乌有,《经济参考报》的报道...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活遗产”保护任重道远   纳西族传统的手工艺品颇受游客的喜爱,成为丽江人致富的好途径。    怎样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好“活着的遗产”,没有绝对的标准,这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话题,也是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这也注定丽江古城的遗产保护工作不可能完美无缺。  赴丽江采访前,我们曾在网上看过有人对丽江的遗产保护提出的不少批评,甚至有人还称丽江古城是遗产保护的反面典型。真的会是这样吗?  当我们走进丽江,近距离地观察丽江古城的遗产保护管理工作后,我们对丽江古城这个“活...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调查   越来越多的老手艺随着老艺人的离去而消失。 传统面花的制作手艺让现代年轻人惊诧。   水会音乐在普化的最后生机   位于蓝田县普化镇东塬上的全家岭村是一个普通的关中村落,去年以来,不时有文化专家专程来到这里,但很少有村民知道,他们这里已经成为流传2000多年的民间音乐―――水会音乐最后的生存地;也很少有人了解,这种古老的乐种刚刚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   虽然从来没有观赏过水会音乐,但水会音乐的各种传说在村民中...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怎样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的皮影展品:京剧《沙家浜》中的《智斗》。李韵摄   6月19日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湖南、湖北、福建、海南等各地群众在这一天缅怀屈原,在这一天龙舟竞渡,在这一天分享我们古老民族的文化之美。继6月9日“文化遗产日”之后,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在端午节的日子里继续升温。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而兴奋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如何解决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政府、学界、传承人,谁唱主角  日前,记者...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听听传承人的心里话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后,记者连续采访了十几位传承人。他们中年纪最大的已是81岁高龄,最年轻的也超过了40岁。他们是普通的农民、市民,却承担着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责任;他们个个身怀绝技,却大多不以自己的技艺谋生。采访中,他们说得最多的是自己的责任和对传承的忧虑。   记者选择了6位作代表,将他们的话实录于下,但愿这些守望者的期待能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   林邦栋,81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传承人...
查看更多
论坛
形成广泛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自觉  王文章     内容提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流变性的特性使它在时间的长河中由于各种原因不断丢失。为使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发扬,我国实施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保护原则,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全社会自觉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自觉,调...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非遗"保护屡遭冷遇 何时才能成"大合唱"?           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则是其活性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依附于传承人而存在。保护传承人,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日益稀少的“独门绝技”,我们该反思:该怎么拯救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这是范正安表演的山东泰安“单人皮影”,也叫“十不闲” ?D?D摆弄皮影人儿,唱词念曲,鼓乐伴奏……全由一人包揽,手、脚、嘴都没闲着。拥有...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城市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京召开    由文化部、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举办的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6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宣读了国务委员陈至立给研讨会发来的贺辞。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副部长仇保兴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等出席开幕式。孙家正、汪光焘和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及工商管理学教授麦克尔•斯潘塞分别做了主题演讲。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主会场    来自相关部委与国际组...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