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5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八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文化遗产日”应成为公众的“文化盛宴”
2016.06.28
论坛
今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今年遗产日的主题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以非遗融入生活为切入点,全国举办800多场形式多样的展示宣传活动,重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6月7日《北京青年报》) 中国是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近些年来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卓有成效,无论是拥有的世界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在全世界都名列前茅。 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的弥足珍贵的财富,失而不可复得,让遗产“长寿延年”,千秋万代...
查看更多
昌都唐卡画师:文化记忆的复制者
2016.06.28
专题报道
地处三江流域、号称“康巴腹心”的昌都,是一处被世人逐渐熟知的热土。在其集康巴文化、卡若文化、茶马古道文化、藏东红色文化、东女国文化、三江流域文化为一体的地域文化中,唐卡艺术可谓一枝奇葩。 唐卡,被人形象地称为“可以流动的壁画”,是藏族文化的百科全书。作为从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新绘画艺术,唐卡从公元7世纪有文字记载至今,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昌都的唐卡艺术在与不同地域文化,特别是汉族文化的交流中,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 唐卡画师被称为“拉日...
查看更多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5号)
2016.07.05
地方
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65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已由江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15年5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9月1日起施行。  ...
查看更多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1号)
2016.07.05
地方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 (2014年8月21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根据《中华...
查看更多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1号)
2016.07.05
地方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 (2015年3月27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推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
查看更多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1号)
2016.07.05
地方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 (2014年3月21日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继承和弘扬本省优秀传统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5号)
2016.07.05
地方
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 (2014年11月27日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 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25号 《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已由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14年11月27日审议通过,现予公布。本条例自2015年2月1日起施行。 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4年11月27日...
查看更多
湖南省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2016)
2016.07.05
地方
湖南省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 (2016年5月27日湖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
查看更多
中国“非遗”保护变迁:从“田野笔记”到数字档案
2016.07.08
专题报道
“大家在填表的时候一定要详细。你们的一句话,有可能是一项‘非遗’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记录。”29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采集专题培训班”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杨阳对着170余名来自全国“非遗”数字化采集一线的工作者,不断重复这句话。 “我们当年研究‘非遗’,靠的是一台胶片相机、一支笔、一个本子、两条腿;现在,他们有了数码相机、摄像机、电脑。这是时代的幸运,也是‘非遗’的幸运。”从事“非遗”研究超过30年的...
查看更多
古籍“御医”--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师
2016.07.08
专题报道
经过层层安检,记者进入了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一楼宽大如厂房的办公间让人豁然开朗。一个个作业台排列其间,毛刷、糨糊、书槌、放大镜、照明灯等工具摆放其上。 这里,就是古籍馆的修复室。10多位修复师正埋首于故纸堆中,在灯下如外科医生般细致地对古书进行着揭、拆、压、包、订…… “枯灯独坐”“皓首穷经”,是记者最直接的观感。 “如果修坏了,那就是千古罪人” 《永乐大典》修复计划早在2002年初就已经提出,因为...
查看更多
1
199
200
201
202
203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