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章样摩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9年7月生,山西省五台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五台山佛乐代表性传承人。13岁与佛结缘入五台山菩萨顶拜格桑丹增为师,学习黄庙音乐曲牌及器乐演奏技艺。其间,随身携带笙管,不断校正复原,潜心致志,整理出藏传佛教金刚舞的全部佛乐、曲牌,还恢复了不少有民乐特色的庙堂音乐,为汉藏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钻研学习佛乐演奏多年,现已能够熟练演奏《禅曲诵经之部》《吹腔之部》《仪式用曲》中的曲牌四十多首,如点动一勒面、捧错点莲、国公达旦、各旦儿嘛一、宁...
查看更多
洪振仁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2年3月生,辽宁省鞍山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千山寺庙音乐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受家庭影响,笃信佛教,先后师从任庭喜、果心、王全林等人,悉心学习千山寺庙音乐的演奏,能熟练演奏笙、笛、箫等乐器,掌握近一百四十首佛、道传统曲目,如佛教音乐《香赞》《戒定真香》等,道教音乐《白鹤飞》《天尊韵》等。1989年接任千佛乐团团长,带领乐团经常应邀在全国各地的佛、道寺庙开光及法会活动中进行演奏,还多次走出国门,先后赴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传播千...
查看更多
杨翠娥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72年1月生,福建省惠安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南音代表性传承人。师承南音老艺人陈永辉、庄泳棋及南音大师庄步联。演唱注重咬字吐词,保持字字清晰。演唱技能精湛,擅用丹田之气,唱来自然婉转。唱腔圆润,音色柔美,感情处理细腻,独具风韵。作品《思想情人》获得1994年第五届中国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邀请赛一等奖。在泉州数十个南音团体传授南音技艺及任音乐顾问,培养了一批南音后继之才。
查看更多
王秀怡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7年11月生,福建省厦门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南音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奏员,从小学习南音器乐演奏,师承叶成基、陈美谷、任清水、林玉燕等南音名师。擅长琵琶演奏,技巧娴熟,独具风韵,并熟记大量器乐曲和演唱曲目,演奏收放自如,多次参加国内外演出。担任琵琶主奏的南音乐舞剧《长恨歌》获文化部第十届“文华新剧目奖”,《梅花操》获得国际首届华乐节金牌。受聘为国内外多个南音社团的艺术顾问、音乐顾问,在内地、港澳地区及东南亚等地培养了一批南...
查看更多
王向荣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2年6月生,陕西省府谷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陕北民歌代表性传承人。父母都是当地著名的二人台和山曲艺人,从小受音乐的熏陶,熟悉许多民间曲调,经过长期的演唱实践,逐渐成长为陕北民歌的著名歌手。演唱行腔优美,气势豪放,酣畅淋漓,收放自如,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博采众长,山曲、爬山调、二人台等都可随口就唱。曾为《我是外星人》等多部影片演唱插曲,全国二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都留下了他高亢悠扬的歌声。2006年...
查看更多
贺玉堂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12月生,2013年12月去世,陕西省延安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陕北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歌手世家,祖父是有名的秧歌把式。受家庭影响,从小学唱陕北民歌,练就一副金嗓子。20世纪80年代,带头在安塞掀起了民歌热。歌声高亢激越,穿透力强,以音高、歌多、手巧著称,擅长边唱边剪纸,唱啥剪啥,歌传其神,纸剪其意。演唱的《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上一道坡坡下一道梁》荡气回肠,先后为《黄土地》等七十多部电影、电视剧演唱插曲。整理、改编的...
查看更多
王兰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7年7月生,江苏省高邮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高邮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幼年随祖母学唱高邮民歌,逐渐掌握了一定的演唱技巧。1955年加入高邮县武安文工团。1957年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传承的《数鸭蛋》《小小刘姐姐》《黄黄子》等高邮地区特有的传统地方民歌,具有浓郁的苏北水乡特色。唱法保留了高邮独特的民风韵律,充分表现乡土情怀。2000年后多次参加各地演出与比赛,热情传唱高邮民歌。
查看更多
王兆珍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8年11月生,湖北省江陵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马山民歌代表性传承人。自幼酷爱唱歌跳舞,从小跟姨妈王金秀学唱马山民歌。演唱的代表性民歌有小调·绣荷包调《绣一个社会主义好前程》、田歌·穿号子《喜庆丰收好热闹》、田歌·薅草歌《我说老板是头牛》、山歌·赶五句《喊我情哥吃火烧》《喇叭调》《叮当调》《清早起来脸朝东》等,为马山民歌的传承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56年随湖北省民歌代表队参加了全国群众文艺调演获一等奖,并被选派到中南海怀仁堂...
查看更多
姚启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2年5月生,2017年12月去世,湖北省丹江口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吕家河民歌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祖辈、父辈学唱吕家河民歌,擅长演唱各类民歌小调、长篇叙事诗歌,能唱各类民歌一千二百余首,被当地群众称为“歌袋子”。代表作品有《对战歌》《黑暗传》《拜年》等。能够即兴编词演唱,熟练演奏多种民间乐器。演唱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内容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作为一个文盲歌师,仅靠纯记忆的方式保存了大量活态的民歌史料,演唱、整理、编创吕家河...
查看更多
顾友珍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7年1月生,浙江省嘉兴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嘉善田歌代表性传承人。年幼时跟随母亲学唱田歌。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活跃在省市县各级田歌表演舞台上。嗓音清脆高亢,音高表达准确,会唱田歌的各种曲调。1955年参加沈少泉田歌班,参加浙江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演唱《五姑娘》。1959年,参加上海音乐节,演出新编田歌《黄浦太湖结成亲》获得演出奖。1960年,新编田歌《黄浦太湖结成亲》参加浙江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演出,并录制唱片。长期通过...
查看更多
1
360
361
362
363
364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