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5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八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方言是特色,也是障碍
2008.06.30
专题报道
方言是特色,也是障碍 ――访二人台传承人冯来锁《拉毛驴》中冯来锁(左)饰丁老东 卢旭 摄 说到“二人台”,不了解的人常常会这样反问一句:“你说的是二人转吧?”的确,作为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二人台”和“二人转”具有许多共同之处:产生年代大致相同,起初都叫“蹦蹦戏”;都产生、发展、继承于民间;台上表演都以两个人说唱为主,道具都有长绸、扇子等;两者均为喜剧形式,语言都是当地方言等。然而,近年来,仅一字之差的“二人台”与“二人转”却有着十...
查看更多
民族精神DNA图谱如何重绘?
2008.06.30
专题报道
民族精神DNA图谱如何重绘? 国务院近日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元宵节、木活字印刷技术、武术、象棋、蚕丝织造技艺、传统中医药文化、珠算、藏族服饰等榜上有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专家称为“民族精神的DNA”。那一首首来自乡土民间的民歌、一件件古朴粗犷的工艺品,其中都暗藏着数千年来在中华民族中流传不息的精神密码。让行将消失的民间艺术重获新生,就是要重绘我们的“精神DNA图谱”。 皮影老艺人张进绪在展示他爷爷制作的皮影道具(2...
查看更多
永春纸织画:康熙乾隆心爱之物
2008.07.01
专题报道
永春纸织画:康熙乾隆心爱之物 泉州,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著名侨乡,历史积淀深厚,文化内涵丰富……历史的长河中,多少传奇经久不息,多少尘封往事日久天长愈加神秘撩人。早报“泉州发现”专栏,与您一起发掘泉州的神奇与荣耀。 近日泉州一批全国、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确认公布,他们的背后,都是一段韵味悠长的历史,一段动人心魄的故事。我们的讲述,就从这里开始。 昔日帝王情有独钟的纸织画,出自永春百姓家。其画宛如“隔帘观月...
查看更多
访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如何保护灾区“非遗”
2008.07.04
其他新闻
访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如何保护灾区“非遗” 汶川大地震发生在四川、甘肃、陕西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地区,不仅造成三省和重庆市等文化系统生命财产遭受重大灾难,也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损失。震后,文化部紧急调拨款项,先后派出抗震救灾工作组和灾后文化设施重建规划组,对灾区安置过渡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建特别是羌族、藏族文化遗产保护等进行考察、指导和规划。就此,记者采访了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汶川地震对我国非...
查看更多
蔡武强调:按中央要求搞好灾后文化重建工作
2008.07.04
其他新闻
蔡武强调: 按中央要求搞好灾后文化重建工作 文化部部长蔡武、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等考察都江堰二王庙受损情况 (林雪 摄) 6月29日至30日,文化部部长蔡武赴四川考察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并对文化系统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提出要求。 蔡武察看了都江堰二王庙受损情况,考察了成都杜甫草堂博...
查看更多
中国民间体育图片展在巴黎举行
2008.07.06
其他新闻
中国民间体育图片展在巴黎举行 中新社巴黎七月五日电中国民间体育图片展五日在法国巴黎揭幕,吸引了众多华侨华人和法国各界人士参观。 这次展览由中国海外交流协会、法国《欧洲时报》文化中心和法国丝绸之路协会联合举办。展出的图片近九十幅,分“中国武术源远流长”、“游戏中的体育”和“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体育”等八个部分。 据介绍,中国民间体育图片展的作品是从近千名摄影家的作品中精选出来的,今年上半年已先后在广州和台湾展出。接着除在欧洲巡展外,还将赴美国展出。今年...
查看更多
川紧急申报羌笛羌绣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008.07.07
其他新闻
川紧急申报羌笛羌绣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四川省目前正在开展对汶川地震中受损严重处于濒危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的推荐、申报工作。 据省文化厅教科处处长郭桂玲介绍,省文化厅日前已组织专家开展了对绵竹年画、羌年、羌族多声部、羌绣、羌笛、羌族羊皮鼓舞、川北薅草锣鼓、青城洞经音乐、青林口高抬戏、桂花土陶等多项受损严重处于濒危的国家级非质文化遗产
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的推荐工作,并上报文化部审批。 “根据国家规定,国家级非物质文...
查看更多
“复音孤岛”的千年羌歌
2008.07.07
专题报道
“复音孤岛”的千年羌歌 羌族老人在唱多声部民歌 (资料图片) 仁青的家在四川省松潘县热雾区的小姓乡,这里是黑水、松潘和茂县交界的三角地区,几千年来,岷江、黑水河、热雾河把这里包围,宛如孤岛。但他们却拥有一笔其他羌族人少有的财富――多声部音乐。 仁青的父亲郎加木是当地有名的羌族歌王,六七岁开始,仁青就跟着爸爸到处去唱歌了。“羌族的民歌大多是多声部,要两个人或者两人以上才能唱。”仁青的搭档是从小的玩伴格洛,后来成了他的妹夫,他俩一起组成了“毕曼”组合...
查看更多
细说羌语,解读释比
2008.07.07
专题报道
细说羌语,解读释比 羌族葬礼上老人们在跳祭奠舞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祭祀活动中的释比(本网资料) 每去调查一次,心就沉一次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家孙宏开,曾因工作关系4次深入羌族地区,对羌族的语言、文化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这次在“5.12”地震中备受关注的桃坪羌寨就曾多次留下他田野调查的足迹,记者的采访也从这4次田野调查开始。 孙宏开虽已74岁高龄,但思维敏捷,记忆力相当好,他告诉记者:这4次调查的时间分别是1956年(两个多月)、1958年...
查看更多
浙江非遗亟待保护 2600余项濒危500余项消亡
2008.07.08
专题报道
浙江非遗亟待保护 2600余项濒危500余项消亡 “绝技不能成为‘绝唱""!”71岁的陈谊君是浙江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项目
之一杭剧的代表性传承人,14岁开始学习杭剧,至今已有50多个年头。眼下,他正在学习电脑打字,准备把关于杭剧的资料收集整理出来。作为杭州独有的地方戏,杭剧始于元明,至1968年,杭州杭剧团撤销,至今失传近40年。“希望杭剧能传承下去。”陈谊君老人说。 在不久前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
查看更多
1
37
38
39
40
41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