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5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八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震区“非遗”抢救保护专家座谈会在川举行
2008.06.26
其他新闻
震区“非遗”抢救保护专家座谈会在川举行 6月24日,由文化部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四川省文化厅承办的全国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专家座谈会在成都举行。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陈保明致辞;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副院长、常务副主任张庆善,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副厅长胡继先,文化部社会文化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屈盛瑞、张永新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西...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败家子与守财奴皆不可取
2008.06.26
其他新闻
非遗保护:败家子与守财奴皆不可取解玺璋 过了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昨天(16日)读报,又看到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单公布的消息,光北京就有35个
项目
入选,真是令人高兴的事。遗产而有物质和非物质的区别,是近年来才有的一种说法,说明了我们对于遗产的认识也在进步和深化。中国家大业大,历史悠久,由国家出面审核、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应该是摸清家底的第一 步。除此之外,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是很多的。 这些年我在各地行走,看到最多的,就是一方面大兴土木造假古董...
查看更多
政府帮助但不包办 争分夺秒留住羌族文化的“根”
2008.06.26
其他新闻
政府帮助但不包办 争分夺秒留住羌族文化的“根”雷新 新闻背景 羌族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也是甲骨文中有记载且一直延续至今的唯一的一个民族。汶川大地震使中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遭遇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北川、汶川、茂县3个羌族聚居区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普查资料全部被埋……从那时起,一场抢救羌族文化遗产的全民行动迅速展开―― 羌族文化遭遇“山崩地裂” 6月14日至30日,“四川地震灾区羌族文化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展。 6月22日...
查看更多
余杭滚灯入选奥运会开幕式表演
项目
2008.06.26
其他新闻
余杭滚灯入选奥运会开幕式表演
项目
8月8日开幕的北京奥运会万众期待,开幕式前的表演也充满悬念。近日,记者从余杭文广新局获悉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余杭滚灯以其“大气磅礴、激情雄健”入选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这是自全国130多个节目中精心筛选出的20个节目之一,也是浙江省唯一入选的一个节目。 余杭滚灯距今已有800多年的 历史,最早发源于原余杭县翁梅乡一带,是一种在节庆和灯会期间表演的...
查看更多
传承人是传统戏剧保护的核心
2008.06.27
其他新闻
传承人是传统戏剧保护的核心刘文峰 传统戏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在世界三大古典戏剧中,古希腊戏剧和古印度梵剧早已在舞台上消失,唯有中国戏曲还活跃在祖国各地城乡的戏剧舞台上。中国戏曲不仅历史悠久,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品种丰富,家族兴旺。根据20世纪80年代编纂出版的《中国戏曲志》统计,在我国历史上共产生过394个戏曲剧种,“文化大革命”以前有360个剧种活跃在各地各民族戏剧舞台上,上演的剧目有上万种,仅京剧就有传统...
查看更多
文化部对文化系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作出部署
2008.06.27
其他新闻
文化部对文化系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作出部署 在6月26日于四川成都举行的地震灾区文化恢复重建新闻通气会上,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介绍,文化部已作出工作安排,近期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地震灾区灾后公共文化设施重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重建过渡期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文化部还对文化系统对口支援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行了布置。 按照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重建规划组的要求,文化部具体负责制定文化灾后重建规划,包括公共文化设施重建规划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专项规划...
查看更多
文化重建:为灾区群众建设新的精神家园
2008.06.27
其他新闻
文化重建:为灾区群众建设新的精神家园 对话·文化重建: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 灾后恢复重建 文化不能缺位 大地震给灾区文化建设带来灾难性后果 记者:汶川大地震使四川文化系统的生命财产和文化遗产遭受重大灾难,文化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困难。具体的文化灾情是怎样的? 郑晓幸:这次大地震,使灾区群众在生命和物质财产遭受巨大损失的同时,精神文化家园的物质基础受到极大破坏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严重损毁,公共文化设施和...
查看更多
四川文化遗产灾后重建工程将于6月30日正式启动
2008.06.27
其他新闻
四川文化遗产灾后重建工程将于6月30日正式启动 受损的二王庙 陈蒙川 摄 文化部昨日在成都举行全国文化系统灾后重建工作会,正式敲定了我省文化遗产灾后重建工程启动日期:6月30日将启动都江堰二王庙古建筑群的抢救保护工程,预示着我省文化遗产灾后重建工程正式启动。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出席会议。 首先对伏龙观进行修复 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在会上透露,下周一将在都江堰举行二王庙古建筑群的抢救保护工程开工仪式,“这不仅是都江堰抢救保护工程的启动仪式,更是四川省文化遗...
查看更多
周和平:中国拟建设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2008.06.29
其他新闻
周和平:中国拟建设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新华网成都6月26日电(记者海明威)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26日说,文化部即将正式启动建设“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申报工作,目前正在组织专家研讨论证四川省文化部门编制的《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大纲(征求意见稿)》。 周和平同时表示,文化部已让地震灾区紧急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据悉,地震已造成12名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传承人遇难,105人受伤。 记者从四川省文化...
查看更多
地震灾区“非遗”保护任重道远
2008.06.30
其他新闻
大批实物和资料被埋 羌族文化生态遭遇重大破坏 地震灾区“非遗”保护任重道远 5?12汶川大地震使四川、甘肃、陕西等省文化系统遭受了重大损失,文化基础设施、设备受到重大破坏,文化遗产(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量损毁。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卫战”已经展开。 抢救“非遗”实物和资料刻不容缓 西南民族大学教授侯斌是羌族人,他父母家在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的山间,唐家山堰塞湖形成后被淹没了。侯斌不仅失去了家,还面临失去...
查看更多
1
36
37
38
39
40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