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李维康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7年生,北京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京剧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中国戏曲学院特聘教授。李维康12岁登台,先后师承程玉菁、华慧麟、赵桐珊、李香匀、雪艳琴、荀令香、于玉蘅、张君秋、李玉茹等名家,1958年考入中国戏曲学校,毕业后在中国京剧院从艺。其表演扮相端庄,台风大方,嗓音宽亮甜美,尤其行腔富有创新,熔梅、程、张等流派的声腔艺术于一炉,同时根据自身条件,兼收并蓄,以情带唱,逐步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代表作品有...
查看更多
叶少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3年生,安徽太湖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京剧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叶少兰为叶派小生艺术创始人叶盛兰之子,1952年考入中国实验戏曲学校,学文武小生,曾得姜妙香、萧连芳、茹富兰、阎庆林等传授,同时又由其父指导,学得《群英会》《八大锤》《罗成叫关》《辕门射戟》《玉门关》《打侄上坟》《监酒令》等剧,1962年拜俞振飞为师,得俞振飞亲授《游园惊梦》《太白醉写》《奇双会》等戏。长...
查看更多
王金璐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19年生,北京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京剧代表性传承人,京剧武生表演艺术家,中国戏曲学院教授。王金璐11岁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初从陈少武、王荣山、蔡荣贵、高庆奎等学老生,14岁拜马连良为师,15岁后从丁永利、李洪春、曹玺彦、迟月亭、褚连顺等学武生和红生,其长靠戏、短打戏均有较高造诣,能演三百余出,为杨(小楼)派和黄(月山)派武生主要传人之一。其表演武功功底坚实,重视深刻细腻的内心表演,同时吸收了“麒派”和“马派”的某些艺术风格,台风...
查看更多
李长春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9年生,北京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京剧代表性传承人,京剧表演艺术家,裘派艺术的优秀传人,一级演员。李长春1951年入戏曲实验学校(后名中国戏曲学校),工花脸,由宋富亭启蒙,后师承孙盛文、李春恒、侯喜瑞、郝寿臣、李桂春、骆连翔等。1969年李长春参加现代戏《海港》创作演出,扮演主要角色高志扬,并参加了电影《海港》的摄制。1984年调到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任主要演员。他在继承裘派艺术韵味醇厚、节奏鲜明、刚柔相济的唱法上,在富于性格化表...
查看更多
张幼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3年生,河北文安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京剧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第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张幼麟为著名武生张世麟之子,自幼随父学艺,后入天津京剧三团。他的功底扎实,无论长靠短打均有建树,较为全面地继承了其父的代表剧目《金翅大鹏》《马超》《武松》《雁荡山》等,并传承给多位优秀青年武生演员。其表演工架漂亮,能运用高超的技艺恰到好处地展现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代表作品有:《金翅大鹏》《蜈蚣岭》《战冀州》等。
查看更多
李荣威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回族,1926年生,北京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京剧代表性传承人,京剧表演艺术家,一级演员。李荣威12岁参加尚小云的“荣春社”科班学习铜锤、架子花脸,师从孙盛文、宋富亭、尚小云、裘盛戎、苏连汉、侯喜瑞等,后入天津市京剧团从艺。自1987年始至今,李荣威一直致力于收徒传艺、示范演出等方面工作。其表演擅长铜锤花脸,唱腔既具铜锤花脸的神韵,表演动作又具架子花脸的功力,形成独特的表演风格。2010年,其荣获中国京剧界最高荣誉“终身成就奖”。代表作品有...
查看更多
周仲博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5年生,河北沧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京剧代表性传承人,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仲博出身梨园世家,5岁随父、兄学艺,6岁登台演出,早年与唐韵笙等名家长期合作,对“唐派”艺术的精髓有较深的理解。1992年应聘为抚顺市京剧训练班顾问后,陆续培养了杜振山、顾景荣等一批优秀京剧演员。其表演武功扎实,戏路宽广,嗓音高亢,刻画人物生动、细腻。代表作品有《未央宫》等。
查看更多
汪庆元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7年生,山东文登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京剧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汪庆元自幼学艺,1954年参加凤城京剧团,向冯世奎等前辈求教,1980年进入沈阳京剧团,拜“唐派”大弟子李刚毅为师,研习、传承唐派表演艺术,成为唐派再传弟子。其表演规矩大气,工架稳健,嗓音具有良好的天赋。代表作品有:《闹朝扑犬》《走麦城》《华容道》等。
查看更多
尚长荣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0年生,北京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京剧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尚长荣为著名京剧大师尚小云之子,他5岁登台演出,10岁学习花脸,由陈富瑞开蒙,后师从侯喜瑞、苏连汉等诸位名净。20世纪80年代以来,尚长荣一直活跃在京剧表演舞台上,目前为上海京剧艺术的领军人物,而且悉心培养团内外的许多青年演员。被誉为“尚长荣三部曲”。其表演唱念并举,张弛有度,嗓音与工架俱佳。代表作品有:《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等...
查看更多
陈少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8年生,湖南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京剧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著名“麒派”老生,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化部文华表演奖获得者。陈少云出身梨园世家,9岁学艺,10岁登台,师承方航生等,后又向著名“麒派”演员赵麟童、“杨派”演员曹世嘉学戏,继承了麒派表演浓墨重彩、富于激情的艺术风格,后拜著名导演阿甲为师。其表演内心充实,激情洋溢,外部动作挥洒自如,嗓音浑厚、宽甜,吐字运腔强烈,立音古朴率直。代表作品有:《狸猫换太子》《东坡宴》《宰相刘罗锅...
查看更多
1
388
389
390
391
392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