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韩占祥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撒拉族,1942年7月生,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撒拉族婚礼代表性传承人。多年致力于搜集、挖掘、整理、汇编撒拉族民族民间文化,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掌握了很多民俗文化知识,成为撒拉族人民喜爱的民间艺人与民俗专家。20世纪80年代,参与编辑《撒拉族民间故事》《撒拉族歌谣》《撒拉族谚语》三套集成和四本资料性较强的原始文学素材,主旨为宣讲婚礼祝词、演唱花儿。擅长即兴编唱,创作出了许多民众喜闻乐见的撒拉族文艺作品。在撒拉族传统婚礼...
查看更多
陶美元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苗族,1965年4月生,云南省昌宁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苗族服饰(昌宁苗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师承祖母、母亲和当地苗族服饰制作能手,熟知纺线织布流程,全面掌握苗绣挑花、堆绣、锁丝绣、打籽绣、补贴绣、破线绣、锡绣、辫绣等技法,纹饰图案、色彩搭配合理。从事苗族文化传承保护三十多年,积极参加苗族服饰文化展示活动,培养弟子近百人。同时,擅长演唱苗族小调和山歌,有“苗山百灵鸟”的美誉。
查看更多
何静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4年10月生,湖南省江永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女书习俗代表性传承人。从小跟随母亲学习女书。擅长女红手艺,能绣多种花草,会织女书花带;善于剪纸,能剪龙凤呈祥、喜鸟咏梅、鸳鸯戏水等十八种花色;会吟唱、吟诵女书歌九十六首,其中有六十二种曲调。用女书文字记录女书生活和习俗,创作了《静华思逝儿》《十念亲娘》等五十多部女书作品,部分作品刊登在《湖南日报》上。参与编创女书文艺作品,参加女书宣传活动,参演舞蹈《女书之歌》在湖南省第二届艺术节上...
查看更多
白有厚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6年6月生,2015年3月去世,山西省柳林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元宵节(柳林盘子会)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工匠世家,自幼喜爱民间彩绘,17岁起跟随父亲白延龄学习绘画,四处承揽活计。学艺过程中,从书籍中大量吸收绘画知识,创作仿古而不拘泥于传统,尤擅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吉祥图案等。作为盘子会社首,熟练掌握完整的仪式节俗,对各种民俗事项的文化内涵有着独特见解,并且多年从事盘子彩绘工作,先后彩绘各类盘子三十余个。代表作品有柳林龙王庙盘子...
查看更多
陈永清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8年2月生,甘肃省永昌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元宵节(永昌县卍字灯俗)代表性传承人。1975年师从李吉海。1991年至2011年春节期间,主持举办“卍”字灯会十多届,制作灯会微缩模型三件,并参加2011年甘肃省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持有“卍”字灯会图谱一份、简介一份、光碟一套、灯会微缩模型三件、活动场面照片四张。在继承前人灯展制作技艺的基础上,在材料选用、幕布图景内容和表现手法上大胆创新。注重培养、教习下一代传承...
查看更多
胡文相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1年6月生,浙江省缙云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庙会(张山寨七七会)代表性传承人。从小参加张山寨七七会民俗活动。10岁起跟随庙会首事人胡拱才等前辈学艺,熟谙张山寨七七会的习俗例规,掌握庙会上各种民间表演艺术,在当地有较高威信。主持庙会活动长达三十多年,在传统表演艺术方面收授徒弟一百五十余人,长期致力于张山寨七七会相关民俗活动和民间表演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查看更多
关章训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1年1月生,湖北省当阳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庙会(当阳关陵庙会)代表性传承人。关羽第六十二世嫡孙。父亲关成玺是当阳关陵第十任五经博士。自幼随父参加关陵庙会,参与祭拜先祖关公,耳濡目染,对庙会场面有深刻记忆。熟谙关陵庙会的规矩、程序,特别是对祭祀活动中的礼仪掌握得比较全面。1991年关陵庙会恢复以来,每年主持关公祭祀大典,仪式有:主祭三跪九叩,行初献、亚献、三献等太牢之礼;承祭官诵读祭文,赞颂关公美德,褒扬忠义、正义、仁义。在主...
查看更多
陈范兴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2年8月生,湖南省汨罗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抬阁(长乐抬阁故事会)代表性传承人。10岁起就看“故事”、扎“故事”,12岁跟随父亲学踩高跷,14岁师从老前辈学小锣鼓全套,16岁跟随老艺人学扎地故事、地台故事、高彩故事、高跷故事,17岁拜师学戏剧脸谱化妆,生旦净末丑各类脸谱一百多个娴熟于心,同时苦学自商、周、秦汉至清代著名历史典故(故事)三百八十余个。2006年,获中国岳阳(汨罗江)国际龙舟节文艺表演活动优秀编导奖。2008年,故...
查看更多
谭浩彬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5年12月生,广东省中山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抬阁(南朗崖口飘色)代表性传承人。13岁开始跟随村中的飘色“八音师傅”谭帝春学习飘色伴奏。后来,运用广东音乐中的普通乐器,创造出极具地方特色的飘色伴奏音乐,使经历百年的“雅歌风”锣鼓班仍然风行至今。同时,引进香港先进的锻造技术创作出“秋千色”,使飘色巡游更加人性化,也更具安全性、观赏性。从20世纪60年代起,致力于学习继承崖口村飘色出巡活动的整体组织、策划等活动规则,并一直负责巡游...
查看更多
公孙馨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10月生,云南省通海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抬阁(通海高台)代表性传承人。自幼爱好文艺,跟随村中老艺人学唱滇戏、花灯,学习器乐,创作戏剧唱本并进行表演。18岁起跟随高台老艺人杨绍堂、杨立寿学习高台制作,熟练掌握高台制作全部技艺。制作的高台造型美观、形象生动,善于将历史典故、戏剧故事融入其中,精心设计人物造型,景物道具颇为讲究。同时,能制作民间庙会道具,亦能吹拉弹唱,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查看更多
1
485
486
487
488
489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