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王鹏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6年5月生,辽宁省凤城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1987年考入沈阳音乐学院乐器工艺系,师从赵广运学习古琴制作,跟从川派琴家顾梅羹、广陵派琴家梅曰强学习古琴演奏。1990年进入北京民族乐器厂工作,2001年创建古琴工作室钧天坊。斫琴传承古法并融汇创新,修复历史名琴百余张,创作新琴式百余种。所制古琴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等场合及世界多地剧院演奏。演奏作品气息雄浑古朴、手法严谨细腻。创办琴学编辑室、钧天琴院...
查看更多
朱晞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4年2月生,江苏省常熟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古琴艺术(虞山琴派)代表性传承人。1979年,开始跟随虞山派传人翁瘦苍学习古琴艺术,继承了虞山派“清微淡远、博大和平”的传统,琴曲风格自然天成,既有魏晋风度又有宋词意境,潇洒情真、富于变化的演奏把虞山琴风演绎到了新的高度。在日本演出时,被日本媒体誉为“人间国宝朱晞氏”。曾撰写《古音正宗》等专著,主编出版的《〈松弦馆琴谱〉钩沉》《〈松弦馆琴谱〉钩沉CD集》重现了昔日虞山琴派的完整风貌...
查看更多
马维衡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3年7月生,江苏省扬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古琴艺术(广陵琴派)代表性传承人。20世纪80年代起,师从广陵琴派名家胡兰、林友仁学习古琴。在继承广陵琴派飘逸跌宕、绮丽缠绵风格的基础上,将昆曲唱腔中的委婉、细腻、顿挫合理地运用到指法和琴曲中去。演奏风格厚重沉稳、气韵饱满。主要代表作有《平沙落雁》《山居吟》等。同时善于制琴,所斫之琴以其端庄古朴的造型、松透圆润的音色,得到海内外琴界的高度认可,世称“马琴”。2008年起先后成立南风琴...
查看更多
桂世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3年1月生,江苏省南京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古琴艺术(金陵琴派)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受家庭环境影响,十分钟爱传统的琴棋书画,于20世纪70年代初拜金陵派一代宗师夏一峰的得意弟子、著名琴家梅曰强为师,从学十一年,并得到同门师伯张正吟、邓文权的长期指导,受金陵派之正传。其间得到老一辈琴家程午加等多年的精心指导,常年寻访各地名家,受益良多。经四十余年潜心研习,逐步形成了以金陵派为主干兼收众长的特点,以及儒雅端庄、严谨规范、持古不拘、沉...
查看更多
包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蒙古族,1965年3月生,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蒙古族四胡音乐代表性传承人。从小跟随祖父和父亲学习四胡,并很快掌握了四胡演奏技艺。到15岁时,开始在各种文化活动上崭露头角。经常拜访草原上的民间老艺人,不断学习和搜集流传下来的曲目,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高演奏水平。几十年来,把所掌握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不断扩大传承队伍,学员从刚开始的一两人发展到了四十多人,还到中小学开展教学活动。在他的带动下,蒙古族四胡音乐...
查看更多
刘福寿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又名刘省心,男,汉族,1963年8月生,山西省忻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唢呐艺术(晋北鼓吹)代表性传承人。自幼随父亲刘俏宝(民间艺人,擅长器乐吹奏、画炕围)学艺,后拜同村名艺人胡金泉(出身于奇村胡氏鼓吹世家)为师,学习晋北鼓吹演奏技艺。唢呐吹戏颇受群众欢迎,可以将战场厮杀、劳动场面、季节变化、人物道白等自然和特定情境音响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曾获山西省“民歌民舞民乐调演”金奖。除此之外,还擅长制作唢呐,家中收藏历代各类唢呐一百余支。从1990年...
查看更多
崔青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3年8月生,山西省长子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唢呐(上党八音会)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八音世家,受家庭影响自幼喜爱民间器乐,15岁考入长子中学文艺班,毕业后跟随父亲崔天成进入八音乐班。以司鼓为主,还擅长各种民间打击乐演奏,并为上党戏曲表演伴奏,在长期的演出活动中,练就了一身好武艺。接手父亲的乐团后改名为“崔青云民乐团”,坚持边演出边培养后人,并参与长治地区的各种艺术交流活动,屡获奖项。
查看更多
刘晓弘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6年1月生,山西省临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唢呐艺术(临县大唢呐)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对大唢呐情有独钟,14岁拜著名艺人张才清为师学习吹奏技艺。为了能掌握更多的古老曲谱和曲牌,经过两年多走访,共得到全县十五位老艺人的指点,搜集到大唢呐古谱、古曲牌一百余首,编印成《临县吹打乐》。代表作有《反鼓则》《柳青娘》《出对子》。独创的指滚音、气冲音、腹振音等绝技,更是得到了同行前辈和业内人士的肯定。长期致力于资料搜集与后继人才的培养,累计培训...
查看更多
唐海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80年8月生,辽宁省东港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丹东鼓乐代表性传承人。从小爱好鼓乐,8岁拜当地著名鼓乐艺人王吉林为师,学吹大小唢呐和笙管,兼习锣、鼓、镲等打击乐器。经过二十余年的勤学苦练,不仅熟练地掌握了借字、加花等唢呐变奏技巧,而且通晓咔戏技艺。以吹奏传统曲牌为主,掌握近三十首唢呐曲和两首笙管曲,代表性唢呐曲有《九条龙》《南池涝》《山清》《游山》《打枣》《浪淘沙》《八条龙》等,笙管曲有《小草原》《百花堂》。现有于邑等十一名弟子...
查看更多
杨成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9月生,黑龙江省肇州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唢呐艺术(杨小班鼓吹乐棚)代表性传承人。在家族的影响和熏陶下,7岁就会打鼓、钹,9岁时随父杨凤岐学习唢呐,13岁正式进入杨小班鼓乐棚并跟随父辈外出“上活”。多年来,带领家人一直坚守着传统曲风,常年开展民俗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认可和赞誉。曾多次参加大庆市“大地欢歌”农民艺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日、老街基庙会等大型文化活动的演出。每年深入到村屯开展民俗活动近两百次。近年来,为了能够让...
查看更多
1
497
498
499
500
501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