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李树鹏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7年12月生,江苏省徐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唢呐艺术(徐州唢呐)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奏员、李家唢呐班子第五代传人,自幼随父学艺,八岁登台演出,13岁便亲自领班。1992年进入江苏省梆子剧团。演奏的唢呐技巧独特,音色圆润、声调婉转,在苏鲁豫皖一带观众中有广泛的影响。多次参加国家、省市唢呐比赛并获大奖,2006年参加第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表演奖暨全国首届民间吹歌展演,获高度评价。同时,还坚持培养传承人,多次获得优...
查看更多
蒋法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8年10月生,安徽省砀山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唢呐艺术(砀山唢呐)代表性传承人。砀山唢呐第三代传人,自幼跟随父亲学习拉板胡、二胡、弹唱等,11岁拜老艺人陈玉兰为师,正式学习唢呐吹奏,13岁便能独立演奏。1965年成立蒋营蒋法杰唢呐班。1984年起任砀山县唢呐协会会长。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并对传统唢呐艺术进行改良,扩大其演奏区域。在继承师爷张连生和师父陈玉兰传统吹奏技艺基础上,自创新的吹奏技巧和方法,并在演奏过程中加入一些民间戏法...
查看更多
刘秋林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9年9月生,福建省长汀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唢呐艺术(长汀公嫲吹)代表性传承人。自1982年起,师从其父刘绳俊系统学习长汀公嫲吹的演奏技艺,为长汀公嫲吹在河田下街的第七代传人。熟练掌握连奏、单吐、三吐、弹音、花舌、箫音、滑音、颤音和垫音等吹奏技巧,能将口技与手技灵活结合,公吹(即高音唢呐)和嫲吹配合效果甚佳,尤擅公吹吹奏。吹奏音质明亮粗犷、音色甜美、曲调哀怨缠绵,颇具乡土气息。为传承与弘扬长汀公嫲吹,突破传统家族传承的局限,已...
查看更多
丁庆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5年10月生,山东省邹城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唢呐艺术(邹城平派鼓吹乐)代表性传承人。邹城平派鼓吹乐丁家班第三代传人,出身唢呐世家,7岁随父亲丁现春学艺。演奏风格平和、轻柔、婉转细腻。特别擅长用唢呐哨子演奏多种风格的咔戏,如模仿鸡啼鸟鸣、狗咬马嘶、人声歌唱、苦笑、对话等。秉承传统,与时俱进,积极探索,锐意创作,在扎实的传统底蕴上,融入新的元素,音乐风格极具时代特色。在他的努力下,丁家班活动遍及济宁及枣庄一带,并曾受邀出访加拿大...
查看更多
王述银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3年12月生,湖北省保康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唢呐艺术(沮水呜音)代表性传承人。自幼随父亲王作玉学习沮水呜音吹打技法,15岁熟练掌握所有曲目及吹奏绝技绝活换拇眼、偷换气和甩马锣等技巧,并组织乐班常年开展传承活动。作为班主,其乐班能够熟练演奏沮水呜音曲牌,如普天乐、大(小)官调、大(小)荷仙菇、双峰燕、金条银等五十余首。多次参加各类调研展演活动,并常年带班演出。长期致力于带徒传艺,培养了众多年轻传承人。
查看更多
刘国福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7年11月生,湖北省南漳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唢呐艺术(呜音喇叭)代表性传承人。16岁开始跟随祖父、父亲学艺,致力于呜音喇叭的传承四十多年。能传承所有的演奏技艺,特别是手音、口音与揉音相结合吹奏出来的“巫音”,能吹〔靠姑〕〔官调〕〔叶叶落〕〔上山坡〕〔月月高〕〔虎抱头〕〔白鹤谣〕〔月月青〕〔别枝子〕等一百多个曲牌。由于吹奏曲牌丰富,技艺高超,经常应邀外出到周围乡村参加红白喜事表演以及县市、乡镇演出。所带的徒弟遍及南漳、保康、远...
查看更多
陈德望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7年9月生,湖北省远安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唢呐艺术(远安呜音)代表性传承人。受父亲影响,自幼耳濡目染呜音演奏。1968年正式拜师李天宝、丁忠祥学习呜音吹奏。经多年学习及实践,技艺日臻成熟。吹奏擅长使用“闪音”与“呜音”,同时在“喉音”“打音”及“换姆指”的技巧运用上尤为擅长。2006年牵头成立谭坪村呜音乐班,常年为当地群众的民俗活动服务。经常带领呜音乐班授徒传艺、赴外地交流展演,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活动,在呜音保护传承中发挥了...
查看更多
刘道荣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0年8月生,重庆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唢呐艺术(永城吹打)代表性传承人。刘家班第十六代传人,1960年随父刘树华学艺。1984年任永城吹打刘家班班主,集演奏和制作乐器为一身,擅长唢呐。研制的大台、特台等低音唢呐,填补了民乐相关领域的空白,使唢呐吹打演奏形式更丰富,极大丰富了唢呐的表现力。三十多年来,培养了刘永波、杜朝铭、徐才林等一百多位弟子。在他的带领下,刘家班逐渐走向各级舞台,曾参加各类比赛、展演三百余场次,获奖励五十余次。
查看更多
何汉沛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11年生,广东省佛山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十番音乐(佛山十番)代表性传承人。祖父、父亲都是十番队中的组织者,自幼在长辈的指导下练习十番,通晓十番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1962年,加入何广义堂十番会,开始十番表演。多年来担任何广义堂的十番主教练,并于2002年开始组织搜集、整理有关技艺、曲牌、活动照片等资料。为了能让新队员对十番曲牌有直观了解,与专家学者一起研究出“状声学习法”,将以往只能口传心授的曲牌用文字发音来教学。为避免...
查看更多
陈建彬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1男,汉族,967年10月生,山东省巨野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鲁西南鼓吹乐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鼓吹乐世家,8岁起随父陈新建学艺,经过其父的悉心教导和个人的刻苦演练,12岁登台演出。基本功扎实,以独奏见长。掌握鲁西南吹乐民间乐曲、曲牌,并擅长地方戏曲、民间小调等咔戏,精通笛子、笙、打击乐等。代表作有《打枣》《开门》《笛绞》《大锯缸》《唱大戏》等。秉持家族传统,将技艺传授给儿子陈振振、女儿陈晴。2010年,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我们有一套》教师节特...
查看更多
1
498
499
500
501
502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