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杨春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白族,1935年4月生,云南省云龙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耳子歌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喜爱白族民间艺术耳子歌表演,从事耳子歌表演、传承活动六十余载。从15岁起正式拜当地民间艺人尹国臣为师,20岁开始组织耳子歌表演活动。熟谙耳子歌表演技巧和程序,能够制作表演道具、服饰,加之性格开朗活泼,表演诙谐幽默,成为当地耳子歌的重要表演者和组织者。经常带领表演队伍无偿为村民表演耳子歌,祈求平安。多年来致力于收集整理耳子歌资料,并竭尽所能授徒传艺。所培养的李伟...
查看更多
李生方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哈尼族,1955年12月生,云南省建水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铓鼓舞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受父辈影响,1975年正式拜著名铓鼓舞艺人曹德发为师,全面、系统地学习铓鼓舞,成为跳铓鼓舞祭神树的主角。舞蹈动作古朴深沉、粗犷豪放、韵律新颖,极具感染力。曾先后参加过云南省民族艺术文化节、全国第四届民族运动会、第三届中国艺术节、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演出。20世纪90年代至今,广泛收徒传授铓鼓舞技艺,在当地中小学开展传承教学。
查看更多
达哇才仁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58年6月生,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锅哇(玉树武士舞)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锅哇武士舞表演世家,受家族影响,自幼喜欢舞蹈,也得到了祖父和父亲的锅哇表演技艺亲传。18岁成为锅哇表演者,26岁开始收徒教学,至今已有徒弟一千多人。表演和教学都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曾多次在每年一届的玉树州赛马节、寺院庙会村落重大礼仪性场合和节庆期间领舞。长期致力于锅哇的表演、搜集、整理和传承人的培养工作,成绩显著。
查看更多
张寄蝶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5年4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戏曲丑行表演艺术家。工丑行,师承昆曲名家王传淞、周传沧、沈传芷、刘传蘅及汉剧名丑李罗克、京剧武丑名家张春华。功底扎实,长于技巧,表演质朴,以扮演善良的小人物见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矮子功等技巧进行了突破和提高,被誉为“活武大郎”。1987年获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代表剧目有《打虎游街》《戏叔别兄》《显魂杀嫂》《扈家庄》《小放牛》《双下山》《柜中缘》《卖兴》和《拔...
查看更多
黄小午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8年1月生,江苏省南通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师承包传铎、郑传鉴、倪传钺等名家,并得周传瑛传授,戏路宽广,生、末、外均能。艺术功底扎实,文武兼备,演唱苍劲酣畅,吐字清晰,表演真切自然,善于将传统技艺与人物刻画相结合。尊重传统,崇尚朴素、内敛、细腻、深刻的艺术风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共同授予“长期潜心昆曲艺术事业成绩显著的艺术家”荣誉称号,1992年...
查看更多
石小梅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9年1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拜沈传芷、周传瑛、俞振飞等名家为师,工小生。南昆风格代表性人物,擅演巾生及小冠生戏,嗓音润、透、清、亮,吐字归韵考究,台风洒脱,表演风格冷峻含蓄,做表细腻,具有极强的舞台掌控力。1988年获第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8年获文化部第八届文华表演奖,200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授予“长期潜心昆曲艺术事业成...
查看更多
胡锦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9年5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师从宋衡之、姚传芗、沈传芷、张娴、刘传蘅等名家。南昆风格代表性人物,工旦行,主工闺门旦,兼擅正旦、刺杀旦、贴旦、六旦等。嗓音宽厚华丽,音色甜美,演唱声情并茂,表演细致严谨,注重刻画人物,戏路极宽,被誉为“昆旦多面手”。1991年获第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和文化部第一届文华表演奖,200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查看更多
林继凡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6年8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工丑行,师从徐凌云、华传浩、周传瑛、沈传芷、郑传鉴等名家,拜师王传淞。在继承王传淞表演生动活泼、人物刻画鲜明的风格的基础上,形成了悠然、潇洒、富于文采、丑中见美的艺术特色。1991年获第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0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授予“长期潜心昆曲艺术事业成绩显著的艺术家”称号。代表性剧目有《西厢记...
查看更多
柳继雁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5年5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1955年考入苏州市苏剧团,先后得到昆曲名家俞锡侯、吴秀松、宋选之、宋衡之、徐凌云、朱传茗、张传芳、沈传芷、姚传芗、倪传钺、俞振飞等悉心教授,工五旦兼正旦。在唱念、咬字、吐音、收腔等方面受到严格的训练,保持了南昆的风格特色,扮相柔媚,嗓音清丽,表演细腻,善于塑造不同类型、不同性格的女性形象。代表作有昆剧《断桥》《牡丹亭》《长生殿》《满床笏》,苏剧《花魁...
查看更多
林媚媚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1年11月生,浙江省永嘉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永嘉昆曲)代表性传承人。1957年考入温州市首届戏曲学员训练班,后入永嘉昆剧团,师从杨银友、杨永棠等永昆名师。1958年,随团赴上海汇报演出,在《惊变·埋玉》中饰演唐明皇,得到表演艺术大师俞振飞先生的认可。擅演唐明皇、王十朋、蔡伯喈、潘必正、徐继祖、李正民等角色,代表作有传统剧目《见娘》《当巾》《秋江》等。2000年,永昆剧团重新改编排演《张协状元》,赢得了“一出戏救活一个剧...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