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中韩端午申遗背后的文化反思    端午节前夕,中国正式启动了“端午节”申报世界非物质遗产程序。据称,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该项目报送联合国,目前已进入了初评阶段。这是继端午节被定为法定节日后,中国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又一举措,虽然社会舆论对此颇有微言,但应该看到,韩国的“江陵端午祭”并未阻挡住中国申遗,由此体现出了东方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使当年那些指责韩国“偷窃”的声音顿时哑然。    大概是受到了韩国“端午申遗”的刺激,抑或从中得到了启发,近年来中...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天府锦绣》― "非遗"精品上舞台    5月30日晚,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专场《天府锦绣》在锦江剧场首演。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成都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华章等领导观看演出。这台演出汇聚了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精品,由全省400多名“非遗”传承精英,经过半年精心准备而成,集中展示了我省“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成果,让参加全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的与会代表和市民观众看得如痴如醉。  《天府锦绣》是...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侨乡汶村庙会:传承两百多年的民俗盛会 侨乡台山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城乡大地,除了大家耳熟能详、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台山广东音乐和浮石漂色外,位于台山南部沿海、立村已有800多年之久的汶村,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汶村庙会更以其近200年的历史传承、每次庙会吸引逾数万人到场的热闹程度,成为展现台山民俗生活一大人文景观,被列入台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日,记者跟随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来到这个台山最大的村落之一,详细了...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展演”――“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    国务院2006年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今年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今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主题是:“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     由文化部主办“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展演”将于6月12日至6月14日在北京举行!将有羌族、蒙古族、藏族、哈尼族、基...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13天狂欢 一场世界非遗盛宴    今(1)日早上9点,来自海内外的45支表演队,将在成都金沙遗址东大门的青羊大道上,用载歌载舞、别出心裁的“天府大巡游”,拉开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序幕。约1公里的表演大道上,近3000名演员将与数万观众尽情狂欢。  据了解,本届非遗节以“多彩民族文化?人类精神家园”为主题,在13天的时间内,将开展300余项节会活动,全面展示世界各地绚丽璀璨的民风民俗以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搭建国际舞台,尽展原生态魅力  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山南昌果卓舞    山南昌果卓舞是一种腰鼓舞,起源于达布(现加查)地区。"果卓"的藏语本义是"圆圈舞",汉语又称"锅庄"。作为藏族传统舞蹈文化中一种比较特殊的艺术,以其神奇瑰丽、魁力弥久,不仅深受藏族人们的喜爱,也引起了外来各个民族和各个国家人们的青睐和激赏。果卓为现存世界各民族传统舞蹈文化最为古老的项目之一。 一、卓舞特点     卓舞所用的腰鼓鼓帮上拴有两条鼓带,一条围扎在表演者腰上,一条围扎在表演者大腿根部,将圆鼓竖着固定于腰左。表演时传统的队形基本...
查看更多
论坛
守望羌笛声里的灯火董  阳    风中羌笛,是否悠悠依旧?千年古歌,是否悦耳如初?六月的四川,如约迎来“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世界的目光再次投向震后的羌寨,投向一个古老民族的心灵重建与文化复苏。  “羌”,甲骨文中唯一关于民族的文字。羌族,中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汶川大地震让这个历经千年风雨的民族遭遇劫难,在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30万羌族人口近1/10被夺去生命,北川文化馆受损严重、北川羌族研究所的民间老艺人八成遇难。  一部人类文明...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周和平:从四方面抢救保护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华网成都6月2日电(记者周玮、刘海)2日在成都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上,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围绕“灾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了主题发言。他表示,我国政府正从四方面着力抢救和保护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是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恢复重建规划。地震发生后,迅速组织专家,深入地震灾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损情况,很快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规划,经科学论证,列入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保护文化遗产 非遗节通过《成都共识》    (记者 卫昕 赵斌) 昨日上午,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开幕。来自全球的8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灾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题,踊跃发言,探讨和构建面对灾难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经过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与会专家一致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论坛《成都共识》。从前年首届非遗节的《成都宣言》到今年的《成都共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路径在成都不断完善。据悉,《成都共识》将刻碑永立...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 ――刘延东致贺信 陈昌智出席开幕式 6月1日,羌族的瓦尔俄足节歌舞在成都市青羊大道上演。新华社记者 金小明 摄     中国文化报记者卢毅然报道:天府之国依然美丽,五洲奇葩在此会集。6月1日上午9时,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东门外的青羊大道隆重开幕。中共...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