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8   星期日   农历四月廿一   谷雨 谷雨
搜索
部级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 文旅非遗发〔2018〕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各计划单列市文化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第45号)有关规定,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保护和...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文旅非遗发〔2018〕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各计划单列市文化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第45号)有关规定,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按照《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
查看更多
10周年媒体报道
图为藏戏演员正在表演藏戏 何蓬磊 摄图为西藏民众选购藏戏文创产品 何蓬  西藏“藏戏演出季”12日在拉萨布达拉宫脚下的宗角禄康公园举行启动仪式并首演,演出季将助力非遗—藏戏的活态传承。图为古老的野牦牛舞《协荣仲孜》参加藏戏表演 何蓬磊 摄图为藏戏演员正在表演藏戏 何蓬磊 摄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周泓洋介绍,“藏戏演出季”活动是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之一,从今年5月12日到8月底的每周六进行全天性公益表演,由拉萨8县区选调的优秀藏戏队为观众呈...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图为藏戏演员正在表演藏戏 何蓬磊 摄图为西藏民众选购藏戏文创产品 何蓬  西藏“藏戏演出季”12日在拉萨布达拉宫脚下的宗角禄康公园举行启动仪式并首演,演出季将助力非遗—藏戏的活态传承。图为古老的野牦牛舞《协荣仲孜》参加藏戏表演 何蓬磊 摄图为藏戏演员正在表演藏戏 何蓬磊 摄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周泓洋介绍,“藏戏演出季”活动是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之一,从今年5月12日到8月底的每周六进行全天性公益表演,由拉萨8县区选调的优秀藏戏队为观众呈...
查看更多
人物
霍庆顺在年画《五子夺莲》画坯上进行彩绘创作 (摄影:李娜) 说起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的杨柳青年画,可谓家喻户晓,可它的制作工艺却鲜有人了解。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68岁的霍庆顺熟练掌握了年画传统制作技艺,并致力于将其发扬光大。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劳动节,霍庆顺没闲着,他接待了一群来自北京的小学生,为他们讲解了年画的故事。  距离西青区石家大院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年画馆,其中的一间画室是霍庆顺平常工作的地方。出生在杨柳青木...
查看更多
要闻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由安徽省安庆师范大学与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联合实施的“黄梅戏青年旦角演员培养”项目即将开班,目前已接受报名。    该项目由国家投入80万元,面向全国文艺院团、文艺院校、文化馆及民间黄梅戏剧团班社,招收具有黄梅戏表演经验和学习进修愿望的优秀青年演员,其中包括青年旦角25名、男演员5名。    黄梅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女性角色为主的格局,但当前黄梅戏旦角演员中,青年演员较少。“因为历史和地域因...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羌族羊皮鼓舞羌族绣娘切磋制作技艺羌笛培训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极大破坏:许多羌族非遗创作与传承主体流失,羌族非遗面临传承人断层与生存土壤松散、激变的威胁;羌族非遗赖以传承发展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遭到破坏,非遗传承较好的羌族村寨、社区、展示馆、传习所等,均在地震中损毁严重,羌族非遗以及羌文化所依附的生态链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为了在重建家园中保护羌族非遗,2008年11月,文化部批准设立了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外国友人在汶川县举行的千人坝坝宴上体验当地民俗(摄影:陈地)茂县凤仪镇小学学生在兴趣班上学习羌笛演奏(摄影:陈地)一名羌族妇女在茂县古羌城内展演日常生活场景(摄影:陈地)原标题:千年文化孕生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见闻2008年汶川大地震至今已经十年。地震中遭受损失的羌族非遗文化现状如何?是走向消失还是依然薪火相传?记者来到羌族核心聚居区,欣喜地发现羌笛、羌绣、羌戏、羌医药、羊皮鼓舞等羌族非遗文化,正在街头、在乡间、在校园焕发着勃勃生机。当记者来...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5月8日晚,在湖南怀化市中职学校文艺汇演比赛上,30名辰河目连戏小传承人第一次登上舞台。舞水秀、戴大靠、唱高腔,孩子们有模有样的表演,展示着这项濒临灭绝的非遗项目的最新创新成果。目连戏,我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目,被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独特的唱腔传唱至今。而辰河目连戏是我国现存为数不多的大型民间祭祀戏曲之一,是一个庞大的剧目组合,号称“四十八本目连戏”,属于曲牌连缀体音乐,共有曲牌203支,锣鼓曲牌73支,保存了古老的“圆腔点板”的记谱方法,保留了大量民间...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本文为“一带一路”非遗项目译介专题的第11期译介项目二十三月结文化实践Cultural practices associated to the 1st of March图1 与3月1日相关的文化习俗(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  ▲ 项目基本信息  入选年份:2017申报国家:保加利亚共和国、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摩尔多瓦共和国、罗马尼亚名录名册类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图2 与3月1日相关的文化习俗(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