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9 星期一 农历四月廿二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米尔曼·帕里口头文学特藏的数字化:成就、挑战及愿景
2018.05.03
论坛
内容提要:文章以哈佛大学“米尔曼·帕里口头文学特藏”的历史沿革、主要成就及晚近发展为主线,从以下三个方面讨论了口头史诗传统的数字化建档实践及其在多学科研究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其一,技术创新与田野作业的问题导向;其二,田野资料的组织管理、数字化进程及在线数据库的创建;其三,方法论的挑战与建设数字语料库的可能途径。 关键词:米尔曼·帕里口头文学特藏 田野作业 数字化 数据库 语料库 今天,能以哈佛大学米尔曼·帕里口头文学特藏(以下简称“帕里特藏”)[1]副...
查看更多
“神工意匠 振兴乡村——古戏台营造、木雕传承人与学者跨界对话”活动在乐平隆重举行
2018.05.03
地方新闻
2018年4月27至2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江西省文化厅主办,乐平市人民政府和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承办的“神工意匠 振兴乡村——古戏台营造、木雕传承人与学者跨界对话”活动在乐平市隆重举行。活动开幕式由江西省文化厅非遗筹备处处长杨丁主持,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有江西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郎道先,乐平市人民政府、景德镇市文广新局和省非遗中心的领导,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山大学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古戏台营造技艺、婺源三雕、东固传统...
查看更多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级研修班在昌成功举办
2018.05.03
地方新闻
2018年4月23日至4月27日,由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南昌市文化馆(南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承办的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级研修班在南昌成功举办。南昌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国产在开班仪式致辞,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党支部书记万玲媛和中心副主任殷健、傅安平等专家和领导出席开班仪式,我省国家级和部分省级传统音乐和传统戏...
查看更多
200名非遗研培学员相聚陕师大 就非遗跨界创新展开对话
2018.05.03
交流培训活动
5月3日,由陕西师范大学省级协同创新中心——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跨界创新:非遗传承对话会》在长安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 ▲跨界创新:非遗传承对话会 本次活动近200名历届陕西师范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简称“研培计划”)研培学员重返母校,围绕新时代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主题,与影视、动漫、设计、出版、旅游、电商等部分企业届精英和专家学者展开对话交流...
查看更多
面向人类口头表达文化的跨学科思维与实践——朝戈金研究员专访
2018.05.03
论坛
摘要:20世纪末,肇始于美国的“口头程式理论”经朝戈金等中国学者的积极引介、翻译与在地化运用,在进入中国后的20多年中,不仅催生了中国民间文学和中国史诗学的学术研究范式转换,而且渐为民间文学以外的其他邻近学科提供了认识论与方法论意义上的理论参照与技术路线。在本次访谈中,朝戈金分别从口头传统的本土化实践、20世纪多学科学术研究范式整体转换规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国史诗学的未来、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等5个方面展开了话题。朝戈金的议论,视野开阔,时时...
查看更多
我国著名格斯尔奇吕日甫大师逝世
2018.05.03
要闻
“‘威震十方的圣主’格斯尔降生人间,大显神通施展法术,把沙漠改造成肥美草原﹐使荒凉贫瘠故乡变成了人畜两旺的人间乐园。”5月1日,曾经以说唱人类著名史诗《格斯尔》而享誉世界的我国著名格斯尔奇吕日甫大师在父老乡亲们的追悼中,与世长辞。2007年,曾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新疆文联名誉主席、著名的玛纳斯奇、《玛纳斯》演唱大师居素甫·玛玛依一同被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之一的格斯尔奇吕日甫大师,在走完...
查看更多
“俗信”概念的确立与“妈祖信俗”申遗——乌丙安教授访谈录
2018.05.02
论坛
摘要:乌丙安教授在访谈中,通过生动的案例,回顾了其在民间信仰研究中提出“俗信”概念的背景和过程,论证了民间俗信存在的合理性。在民间信仰类
项目
申遗过程中,“俗信”的转化运用促成了“妈祖信俗”等民间信仰
项目
的成功申遗,同时也增强了“非遗”保护中“社区”的主体作用。“妈祖信俗”申遗不仅对于妈祖信仰本身、而且也给其他民间信俗类遗产
项目
的保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民间信仰;迷信;俗信;妈祖信俗; 作者简介:乌丙安...
查看更多
四川省首个传统工艺工作站落户崇州
2018.05.02
地方新闻
4月27日,中央美术学院驻四川成都传统工艺工作站在四川成都崇州市落户,这是文化和旅游部支持设立的全国第十一个传统工艺工作站,也是四川省设立的首个传统工艺工作站。 未来,工作站将以国家级非遗
项目
道明竹编和省级非遗
项目
怀远藤编两大
项目
建立示范案例,带动蜀锦、蜀绣、银花丝、漆艺等成都主要传统工艺的整体性提升,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2012年,崇州市主动与中央美术学院对接,双方围绕道明竹编传承创新促进农民增收、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展...
查看更多
让活化石“活”得更好——五音戏的新时期传承与发展
2018.05.02
专题报道
一、 五音戏是流行于山东鲁中地区,以章丘、历城和淄博为中心的地方戏,属于以板腔变化体为主的独有剧种。历经三百年的传承发展,其传统剧目已多达160余部。1935年艺人邓洪山(艺名鲜樱桃)率领五人组成的戏班(当时的演出被称作“五人班”),在上海百代公司灌制了最早的六张唱片,受到百代公司的盛赞,并赠送写有“五音泰斗”的金字匾额一块,五音戏由此得名,并以此名行于世。2006年5月20日,被誉为“戏曲话化石”的五音戏,被国务院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五音...
查看更多
大理三月街
2018.05.02
专题报道
图1 三月街盛会 在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大理,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一街赶千年,千年赶一街。”这一街,指的就是大理的三月街。 一、历史渊源 大理三月街始于唐朝永徽年间(公元650年至655年),由传统的庙会演变而成。三月街的产生与佛教传入大理有密切的联系。当时南诏是云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与东南亚各国素有来往。来自古印度的僧人赞陀崛多在苍山麓讲经传教,收纳信徒,形成观音街,实为佛教活动的庙会,后逐渐演变为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贸易集市和民族文化交流的盛会...
查看更多
1
1022
1023
1024
1025
1026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