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8 星期日 农历四月廿一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二十四节气”摄影作品展将亮相农博
2018.05.10
要闻
原标题:镜头中的“二十四节气”——5.18“二十四节气”摄影作品展亮相农博 “二十四节气”---中国人特有的时间制度和知识体系。千百年来,不仅一直被用来指导安排农业生产实践,也衍生出很多节令习俗仪式和活动,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体现着中国人特有的哲学精神、思维理念和人文关怀,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
项目
。 5月18日至27日,由中国农业博物馆主办的“二十四节气摄影作品展”,将在全国农业展览馆5号馆展出...
查看更多
非遗圆桌:当技艺“老去”
2018.05.10
专题报道
利用经纬交织搭“十字”,对照专用的坐标图案进行刺绣,这样的手艺想必大家不会陌生。十字绣,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从中国经由土耳其传到意大利,继而在欧洲传播开来。由于它的易学易懂,如今已受到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的喜爱。 然而,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一项更为古老的技艺,却常常苦于被错认为十字绣而默默无闻。这项国家级非遗
项目
的传承人王启萍哭笑不得地告诉记者,绣花不累解释累,传承不苦误解才苦,“有人问我想过放弃吗,我说有,怎么会没有。”这位68岁的老人,低头...
查看更多
俏影弄千姿 花开正艳时——聚焦文旅融合下的江苏非遗保护实践
2018.05.09
专题报道
顺应文旅融合大趋势,江苏积极谋划,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深度融合,助力非遗参与的文旅融合,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发展、惠及民生,让非遗事业更有张力、更具内涵、更显特色、更有温度,激发延续非遗薪火相传的新活力。 底蕴彰显魅力 融合带来机遇 江苏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迄今,全省共普查记录非遗
项目
28922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
项目
共有10项,拥有国家级非遗
项目
146项、省级...
查看更多
1分钟知非遗事·非遗半月报第8期
2018.05.08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8期:2018年4月23日—5月6日 本期信息一览: ▲ 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开展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 ▲ 三部委联合印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
查看更多
孙膑拳传承人刘海港致力弘扬这一国家级非遗
项目
2018.05.08
人物
孙膑拳,以“避实就虚,打阴不打阳,挫其锐,毁其利”为进攻原则,因拳法以《孙膑兵法》智略文化为理论基础,被称之为一部肢体语言版的《孙膑兵法》,是目前潍坊市唯一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传统体育类
项目
。日前,记者来到安丘市青云山下,了解孙膑拳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刘海港与这套拳法背后的传承故事。 师徒实战拆解“劈打蹬”,展现孙膑拳精髓 记者去时,在青云山下的孙膑拳多功能厅内,一场孙膑拳“劈打蹬”的拆解课程正在进行,刘海港与徒弟进行了一场“实战演练”。 只见徒弟的...
查看更多
西藏纸匠“魔术手”能将毒草变纸张
2018.05.07
人物
4月下旬,次仁多杰进行藏纸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揭纸(摄影:江飞波) 将狼毒草取根去皮,碱煮、石捶、浇造、揭纸……通过次仁多杰的“魔术手”,一棵棵毒草根最后变成一张张可承载文字、书画的纸张。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67岁的次仁多杰做藏纸超过50年。他曾想提高效率,用机器代替手工,但觉得这样做出的藏纸韧性变差。 次仁多杰日前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认为,还是要放弃机器带来的便利,回归并坚持手工。 次仁多杰说,上世纪80年代,尼木手工造纸技艺受工业纸张冲击,只...
查看更多
京西700年非遗琉璃重生记
2018.05.07
专题报道
门头沟琉璃文创产品打样样品之一:“九龙壁”书档“皇家琉璃在京西,鬼斧神工五色泥。”一首《琉璃赋》,一段闪光的历史。作为皇家御制建筑琉璃的官方烧造者,京西琉璃渠村历经五朝薪火不断。然而,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产品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等因素下,琉璃渠村面临着必须解答的难题。昔日皇家建筑材料琉璃,正从窑火和泥土中转身,通过“非遗+设计”的模式飞入百姓家。重生计划 多方敲定文创合作意向“这是琉璃脊兽造型的手机音响,设计师打版五六次才定下尺寸……”4月18日,在以“历经风雨...
查看更多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公布“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2018年度戏曲专项扶持项...
2018.05.07
通知公告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公布“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2018年度戏曲专项扶持
项目
入选名单的通知办艺发〔2018〕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国家京剧院: 根据《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2018年度戏曲专项扶持工作的通知》(办艺函〔2018〕25号)精神,经各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及有关单位申报推荐,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组织专家评审论证,在公示后确定了“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201...
查看更多
我们细说过的二十四节气
2018.05.04
专题报道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我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联合国教科文...
查看更多
聚焦川剧传承发展的“彭州路径”——记四川省彭州市传承保护川剧艺术工作
2018.05.04
专题报道
四川省彭州市磁峰镇川剧惠民演出现场川剧艺术历史悠久,为首批国家级非遗
项目
,其中以成都平原尤为繁盛,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作为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唯一一个“川剧之乡”,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近年来一直注重川剧在民间尤其是城乡基层的传承发展。得益于川剧进校园活动的有益探索,彭州市川剧生态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效且发展态势不断向好。 历史底蕴深厚 阵地建设全覆盖 家门口...
查看更多
1
1021
1022
1023
1024
1025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