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章岩友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0年11月生,浙江省台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正骨疗法(章氏骨伤疗法)代表性传承人。主任中医师。青少年时期师从章显法学医。20世纪80年代调入黄岩县(今台州市黄岩区)第三人民医院,开设骨伤科。1997年独自创办台州曙光医院。在长期的骨伤科治疗工作中,在“理、法、方、药”等方面形成独特的疗伤体系,总结出“正骨十法”,正骨手法轻、准、快。在台州最早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科诸病。从事骨伤科专业四十多年,培养章氏骨伤疗法传人五十多...
查看更多
石印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2年11月生,江苏省无锡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正骨疗法(上海石氏伤科疗法)代表性传承人。教授。早年跟随父亲石幼山和伯父石筱山学习中医骨伤科。从医五十多年,积极开展以骨关节病和骨质疏松症为代表的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的理论和临床研究,提出“辨证识人治伤病”“综观全身调兼邪”“本痿标痹筋骨病”等学术观点,研制芪骨胶囊、养血软坚胶囊、怀珍养肝胶囊、抗骨增生汤等多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和院内制剂。先后获得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
查看更多
苏继承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4年4月生,辽宁省海城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正骨疗法(海城苏氏正骨)代表性传承人。主任医师,海城苏氏正骨第三代传人。自幼受父亲影响,酷爱中医接骨,1980年正式拜师学艺,1991年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2011年当选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多年来,注重传统手法,尤以中医手法治疗颈椎病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见长,不断丰富苏氏正骨四法。主编出版《苏氏正骨》《苏氏推拿与临床》《骨伤难症百例》等学术专著,研发六项...
查看更多
罗素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1年8月生,河南省夏邑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正骨疗法(罗氏正骨法)代表性传承人。主任医师,罗氏正骨法第七代传人。师承祖母罗有明、父亲罗金殿,掌握家传疗法精髓。四十余年临床实践,治愈数以万计的国内外患者。《罗氏正骨法》(中英文版)、《罗有明医案》主编,《罗有明正骨法》、《双桥正骨老太罗有明》、《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册副主编,撰写《罗有明正骨法治疗股骨干骨折》《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罗氏正筋八法理论探讨及应用》等文章。向...
查看更多
金瑛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9年1月生,浙江省衢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针灸(杨继洲针灸)代表性传承人。主任中医师。1989年考入浙江中医学院,拜王樟连教授为师。掌握并传承“杨继洲针灸”的学术体系、操作理念、独特疗法和独创操作手法(如杨氏下手八法、十二字次第手法)。主持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杨继洲针灸学术思想传承与临床应用新进展”,担任《常见病症简易疗法》副主编,发表论文数十篇。参加首届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获铜奖。任衢州市中医医院副...
查看更多
陆焱垚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4年3月生,2016年5月去世,上海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针灸(陆氏针灸疗法)代表性传承人。师承父亲著名针灸大师陆瘦燕,全面传承陆氏针灸学术思想,尤其是陆氏首创的“烧山火”“透天凉”的针刺方法和双手爪切进针的独特技法。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陆瘦燕名老中医工作室负责人、海派中医流派陆氏针灸传承研究基地负责人等,同时在国内外讲学,积极宣传推广陆氏针灸,授徒带教。出版多部阐述陆氏针灸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流派特色的专著,在国内...
查看更多
马绪斌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74年6月生,陕西省眉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马明仁膏药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0岁起随祖父、父亲学习膏药制作技艺,熟练掌握有关药材辨识、炮制、熬炼、摊涂等环节的精髓。在实践中知行合一,摒弃传统膏药的弊端,不断改进制作技艺,提升膏药的熬制效率。2001年开设马明仁膏药传习所,摒弃门户之见,广纳门徒,现有亲传弟子三百余人。2014年,搜集整理先祖留下的手记、心得,编著成《太乙马氏膏丹要记》,详细记述马明仁膏药的制...
查看更多
张元昆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8年1月生,云南省昆明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传统制剂方法(昆中药传统中药制剂)代表性传承人。1965年到昆明中药厂从事传统中药制剂工作,从业四十年,擅长水叠(泛丸)制作技艺。1980年师从杨德生、段凤英、张世昆、刘春珍等人学习水叠的制作,其中杨德生为“中华老字号”福林堂的老药工,是水叠行家。拜师九年后,熟练掌握炼蜜、选模、盖面、选丸等工艺。善于钻研,对药材的粘黏性和药材水分的把握准确,筛选认真,抛光技艺精湛。积极开展传承活...
查看更多
殷树荣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7年10月生,重庆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传统制剂方法(桐君阁传统丸剂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桐君阁传统丸剂制作技艺第五代传人。1990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中药专业,进入桐君阁药厂,拜老药师毛辑熙为师,潜心学习制药技艺。掌握各剂型产品从国家标准到企业实际生产的工艺技术,能熟练运用技术手段控制产品内在质量,很好地处理各丸剂产品处方药味及各药有效成分理化性质,能准确把握各丸剂产品的起模规格与数量、泛丸黏合剂与药粉比、小平筛及大平...
查看更多
柯树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8年7月生,广东省潮安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太安堂麒麟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太安堂麒麟丸制作技艺第十三代传人。从医制药四十余年,传承太安堂麒麟丸核心技艺。专攻中医妇科、外科,对治疗不孕不育症有精深造诣。吸取祖传《万氏医贯》之精髓,研究历代传人的验方、秘方等,对制作技艺所使用的工具、物品等进行收集、保护和研究,编撰系列丛书,拍摄电视剧,传承中医药文化。与多部门共同成立专门机构研究麒麟丸制作技艺,建设麒麟园...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