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王国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独龙族,1968年8月生,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独龙族卡雀哇节代表性传承人。从小对独龙族民间祭祀产生浓厚兴趣,经常参加本村组织的各种祭祀活动,1982年起跟随祭祀师王强生学习卡雀哇节祭山神、祭猎神等民间活动的祭词,记录演唱民歌,掌握独龙族各种礼仪程序,成为独龙族地区有名的祭师和主持人。2014年至今,带领弟子在独龙江乡从事独龙族卡雀哇节活动,积极传承独龙族传统文化。
查看更多
余无子满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羌族,1942年3月生,四川省茂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羌族瓦尔俄足节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父亲余华成和姑妈巴哈姐学习羌族瓦尔俄足歌舞。数十年参与和组织瓦尔俄足活动,全面掌握该民俗技艺,持有活动所用服饰;能组织完成整套活动规程,并自制活动所需祭品和饰品;能唱跳瓦尔俄足歌舞二十九首,是当地瓦尔俄足活动中引歌、接歌、传歌高手。坚持技艺传承,利用节庆和农闲时间收徒授艺,授徒一百五十余人,其中四十余人成为合格的瓦尔俄足传承人。
查看更多
谢忠厚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仫佬族,1967年3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仫佬族依饭节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对依饭节仪式有着浓厚兴趣,18岁跟随梁殿甫等人学习和从事依饭节仪式工作。熟练掌握依饭节仪式流程,精通安坛、请圣、点牲、劝圣、唱神、合兵、送圣等仪式,擅长念经和唱神。多年主持大、小依饭节仪式活动,奔走于全县各村开展打斋、打醮等仪式。长期致力于开展依饭节文化展演、宣传,挖掘、整理依饭经书唱本,培养传承人。弟子梁成德等人在罗城各乡镇积极开展...
查看更多
廖熙福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壮族,1953年12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壮族蚂节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喜爱民俗文化,能歌善舞。受壮族蚂文化的影响,20岁时跟随廖庆堂学习蚂唱词,并协助筹办一年一度的蚂节。熟悉壮族蚂节仪式活动程序,熟练掌握蚂祭词和蚂面具制作技艺,是当地壮族蚂节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祭祀仪式的唱词者。多年来,每年参加并主持当地壮族蚂节活动,积极开展壮族蚂节文化宣传展示工作。长期致力于保护传承蚂文化和后继人才培养工作,现有徒弟十余名。
查看更多
卢超元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壮族,1948年10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三月三(壮族三月三)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喜爱唱歌,从小跟随祖父、父母学唱山歌。能触景生情,即兴创作,所唱山歌内容丰富,多为五言四句,循环演唱,以物拟人、以事抒情,注重押韵,擅长用比兴、比拟或暗喻的手法来直抒胸臆,颇富趣味,深受群众喜爱。热心组织村民参加三月三活动,在当地有一定的号召力。以歌会友,广收学徒,多次赴区内外参加山歌对唱大赛。
查看更多
赵保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景颇族,1959年5月生,云南省陇川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景颇族目瑙纵歌代表性传承人。自小热爱景颇族传统文化。从1983年起学习目瑙纵歌,得到“瑙双”前辈岳麻通、岳卫东的言传身教,熟练掌握“瑙双”图谱,能够独立领队领舞。曾到缅甸密支那、八莫等地参加目瑙纵歌节并在中方专场目瑙纵歌中担任“瑙双”。近年来,担任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目瑙纵歌节“瑙双”,并经常向民众讲授目瑙纵歌基本知识,在目瑙纵歌传承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查看更多
何信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6年9月生,广东省佛山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中秋节(佛山秋色)代表性传承人。1964年进入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师从工艺美术家梁次,学习秋色民俗中的仿真果蔬、纸朴艺术、墨鱼骨雕等景色技艺。在艺术追求上不断进取,善思善创,经过多年努力,技艺掌握纯熟,作品制作精致,尤以鲜明的地方色彩著称。先后制作的几十个秋色艺术制品多次参加佛山秋色大巡游,为佛山秋色赛会增添了亮色。退休后,设立雅图轩工作室,授徒三名,均已基本掌握秋色制作工艺,为传承...
查看更多
刘桂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10月生,湖北省鄂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端午节(泽林旱龙舟)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篾匠世家,1959年随祖父和父亲学习篾技,1962年拜当地人吴鸣章、王海晏为师,学习扎制龙灯、采莲船、蚌壳精等技艺。从1990年起,扎制并组织旱龙舟民俗文化活动二十余年,独立扎制龙舟十八艘。多次受邀参加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宣传活动,积极开展培训班传习教学,讲解泽林旱龙舟民俗活动的历史和制作技术,连续三年被评为鄂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代表性...
查看更多
谭国政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3月生,湖北省秭归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端午节(屈原故里端午习俗)代表性传承人。自幼随祖父谭光芹学习祭奠屈原仪式,唱大招魂、小招魂、诗赞。1982年,随谭光沛、李胜良等人学写古体诗,用楚腔古音吟唱楚辞。每年端午投身于祭祀屈原仪式、骚坛诗会、端午稻场娱乐等系列民俗活动之中,并积极配合媒体拍摄《守望端午》《北纬30度》等民俗节目,传播端午习俗。长期致力于端午习俗的搜集、整理和后继人才培养等工作。2013年开始定期进校园授课,传...
查看更多
阿布都克力木·阿布都热木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维吾尔族,1941年10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维吾尔医药(木尼孜其·木斯力汤药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从1976年起在和田地区维吾尔医医院从事维吾尔医临床工作,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科主任。擅长治疗风湿病、白癜风、痤疮、皮肤瘙痒症等各种皮肤病,高脂血症、脑梗塞、血粘度增高、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胃胀、腹胀痛、胃性头痛、气虚引起的牙痛等疾病。发表《高血压的维吾尔医诊疗经验》等数十篇文章。多次参加国际国内维吾尔...
查看更多
1
679
680
681
682
683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