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9-14   星期日   农历七月廿三   白露 白露
搜索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钱氏家训家教,是指五代时期以来,历代钱氏家族以家族训诫为基础,用以教育后世子孙的行为规范。该遗产项目以钱氏家族为载体,主要分布于其聚居的江南地区,在上海主要分布在金山、嘉定、闸北和闵行等地,涉及人口约12万。 钱氏家训以五代时期吴越国国王钱镠留下的遗训(八训)为始,经过历代钱氏子孙不断补充,到20世纪20年代,由钱文选采辑钱氏各支家训特色,形成了当前所见的《钱氏家训》。钱氏家教指自钱镠以来,各支遵循祖训所形成的家教和家风。钱氏家训家教的基本内容是“善事国家...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中元节习俗是在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期间,以祭祀祖先为主题,以孝亲和家庭团聚为特征的节日习俗。莱芜中元节习俗在承袭了中华民族悠久的秋祭传统基础上,又形成其地域特色。该遗产项目主要分布于济南市莱芜区和钢城区。这两个区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山东侧,是汶水、淄水发源地,地处齐文化与鲁文化的交融区域,在吸收儒家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莱芜中元节习俗在莱芜地区已有400余年的历史,自明代传承至今,未曾间断,依旧鲜活地保存在莱芜人的生活中,传承群体是生活在莱芜境...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渼陂彩擎也称“渼陂妆辇”,是流传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文陂镇渼陂古村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 渼陂村是千年文化古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风景秀丽,物产丰富,人文气息浓厚,有众多独特民俗,留有大量明清古迹。农历二月初一下元宵节,是当地送“大神”的盛大节日。每逢下元宵,当地便要拜祖祭神,装扮彩擎,举行游街庆典。传说“大神”是当年张天师安置的冤魂,每年此时张天师会将冤魂送回洛阳,因此这几天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而彩擎表演就是其中一项。 渼陂彩擎是一种民间灯彩杂戏,分台...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延平郡王信俗是以郑成功为主要敬仰、祭拜对象的民间信俗,主要分布于郑成功的故乡和他活动过的地区,重要活动地点为厦门和泉州南安石井等地的延平郡王祠,传承群体主要以海内外郑氏宗亲、郑成功信众为主。 郑成功是中国历史上打败外来侵略、维护祖国领土主权的民族英雄,受到民众的崇拜和爱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敕封郑成功“延平郡王”的爵位。1662年,郑成功去世后,随着郑氏家庙和开山王庙等祭拜郑成功的大小庙宇相继兴建,郑成功的人格逐渐被提升为神格,延平郡王信俗由此产生并不断发展...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六十棵榆树祭是流传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以祭祀榆树、敬畏生命、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活动。 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巴彦希里嘎查有个叫榆树壕的地方,这里方圆10平方公里的“壕”中长满了古榆树,每年农历五月初三,大小各异的树洞里就会溢出清纯的“榆泉”,供人们尽情品尝。在壕的北端坐落着“六十棵榆树庙”,庙周围的数十棵古榆或前俯,或昂首,或斜卧,树色灰黑,树身皲裂,虬枝斜伸,粗达几人合抱,树冠遮阴百方,千姿百态、苍劲古朴。每逢农历五月初三,榆...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茶园游会即茶山东岳庙会,文献记载为“三月赛会”。该庙会是流布于东莞乃至岭南地区,以东岳大帝为主要奉祀对象,以游神赛会为主要实践形式的民俗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廿五至廿八日举办,以茶山镇为集中传承区域。 茶园游会的会期历时4天,按照传统程序开展丰富的民俗活动,包括由执事在上埗林氏宗祠前调配巡游队伍的摆会,幼童少年装扮人物故事的扮会,按菩萨队(东岳帝、关帝)、文武巡队、龙狮瑞兽队、幼童故事队依次行走各村社的游会,民众抬着雷帅等6座神像奔跑祈福的走(跑)菩萨,以及冲...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南岳庙会,是在火神、衡山山神祝融的受封地衡山举行,以春节庙会、“赶八月”庙会和天符庙会为主要载体,以酬神谢恩、驱邪消灾、祈福求寿、社火狂欢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活动。南岳庙会源于祖先崇拜、山神崇拜、阴阳五行和星象学,形成不晚于南宋,鼎盛于明清,式微于20世纪中叶,90年代后繁荣兴盛,在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衡山南岳大庙、祝融殿、天符庙及周边寺庙宫观和集镇举办。 南岳庙会由春节庙会、“赶八月”庙会和天符庙会组成。春节庙会在腊月初八至次年元宵举行,是南岳群众感念楚人先祖...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商丘火神台庙会是定期在豫东商丘市火神台举办的、以祭祀商之始祖、火神——阏伯为目的的大型民俗活动。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丘是商文明的诞生地。阏伯即契,帝喾之子,商之始祖。传说阏伯为尧时的“火正”,主持观测和奉祀大火星(商星),以大火星分野,纪时分季,定农事,保存火种,管火用火。死后葬在今火神台,被奉为火神,受到历代官方祭祀和民间崇拜。约从宋代起逐渐演变为民间庙会,明清达到鼎盛,延续至今。 该遗产项目的核心区域为商丘市睢阳区火神台,集中区域为商丘市及豫...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潜江灯会,是湖北潜江地区在春节、元宵期间,广大民众自发参与,由花灯赏玩赛巧、民俗游街闹春、商贸赶集等活动组成,以酬神祈福、庆节娱人为目的的综合性传统民俗活动,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经济等重要价值。该项目参与者众多,核心区域在潜江园林城区,活动区域覆盖周边多个乡镇。 潜江灯会历史悠久,在唐《酉阳杂俎》、清《荆州府志》《潜江县志》等古籍中均有记载,其民俗活动分为拜庙祈福、赏灯赛亮、游灯闹春、互赠节礼四部分。潜江灯会从拜庙祈福到还愿封灯,具有严明的仪式规程...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瑷珲上元节起源于清康熙年间,是集汉、满、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文化为一体的重大节庆活动。瑷珲上元节发源、传承于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瑷珲镇。清代内阁中书杨锡恒所作《艾河元夕竹枝词》中记述了瑷珲上元节盛况。 瑷珲上元节有“立灯官”“闹秧歌”“抹花谜”“布阵容”“滚冰卖病”和“迎神赛社”等传统民俗活动。相传官府在大年前后封闭印信、停止办公,这期间要“立灯官”,一方之事由灯官做主;灯官上任前要进行“布阵容”仪式,最前方是大旗领队,后面有红色招牌,上书灯官姓名...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