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9   星期五   农历四月十二   立夏 立夏
搜索
专题报道
这几年,“非遗+旅游”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二者结合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同时具有一种活态属性。 活态属性是非遗市场化的前提。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于生产和生活,与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如果停留在文化展陈层面,就丢掉了其生活和生产的原本属性,也就失去了契合市场的价值和意义。旅游就是一种生活体验,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与衣食住行也高度关联。 我国非遗资源十分丰富。截至2020年12月,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项目共...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在南京博物馆看一场非遗传承人带来的表演,在无锡市惠山古镇跟随非遗传承人捏一个泥人,在宿迁洋河酒厂文化旅游区通过多媒体、实景、真人表演等形式品一品浓浓酒文化…… 近日,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的首批江苏省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出炉,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无锡市惠山古镇、苏州太湖园博园、张家港市凤凰山景区、南通市唐闸古镇汤家巷历史文化街区等10家单位入选。这些地方在为游客提供旅游好去处的同时,也让非遗得到了创新传承,为文旅融合丰业态、添精彩...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藏戏是带着面具、以歌舞演故事的藏族戏剧,形成于14世纪,流传于青藏高原。常演剧目为八大传统藏戏,内容大都是佛经中劝善惩恶的神话传说。藏戏原来流传于民间,由艺人口传心授在广场或寺院中演出,后来建立了专业剧团,出现了舞台演出形式,这两种演出样式都为藏族群众认可和喜爱。藏戏承载着藏族文化的血脉,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是他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
查看更多
新闻聚焦
春节,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之所向,是扫清冬霾的温暖之光。正如民俗学家萧放在书中所写“春节是我们民族天幕上的一盏明灯,它光明而温暖”。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我们即将迎来2021年的春节。为让民众在网上感受家的味道、年的味道,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热闹的中国年氛围,满足人民群众“网络过大年”的需求,根据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统一安排部署,四川省“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系列活动于今日启幕,活动将持续至2021年元宵节,与大家一起...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春节,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之所向,是扫清冬霾的温暖之光。正如民俗学家萧放在书中所写“春节是我们民族天幕上的一盏明灯,它光明而温暖”。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我们即将迎来2021年的春节。为让民众在网上感受家的味道、年的味道,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热闹的中国年氛围,满足人民群众“网络过大年”的需求,根据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统一安排部署,四川省“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系列活动于今日启幕,活动将持续至2021年元宵节,与大家一起...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为扎实推进浙江省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1月26—27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召开浙江省2018年度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第三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非遗专家的记录通查验收会。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张雁,省非遗保护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吴延飞参加会议。通查验收专家、执行团队负责人、省非遗保护中心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浙江省2018年度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验收通查会现场 省文化和...
查看更多
要闻
 当地时间1月27日晚,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的“2021欢乐春节——江苏非遗文创精品展暨江苏文化和旅游年开幕式”,在澳大利亚悉尼中国文化中心拉开帷幕。此次开幕式展演活动,奏响了2021年度“欢乐春节·水韵江苏”系列活动的序章,也拉开了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澳大利亚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对口合作年的序幕。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通过云端连线发表开幕致辞,他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阻...
查看更多
新闻聚焦
让文化,“非”向云端 让乡愁,“遗”刻心端 让我们,“年”在一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为保护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信,春节、元宵节被列入第一、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我国与春节、元宵节相关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有200多项,每年春节、元宵节也是全国各社区、乡村开展非遗展示展...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让文化,“非”向云端 让乡愁,“遗”刻心端 让我们,“年”在一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为保护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信,春节、元宵节被列入第一、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我国与春节、元宵节相关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有200多项,每年春节、元宵节也是全国各社区、乡村开展非遗展示展...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图为甘肃临夏艺人制作砖雕(摄影:杨艳敏 资料图)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27日披露,截至目前,甘肃省认定93家省级及以上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总共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2078人。同时,非遗文创乘上“云端”借网络带货,实现“线上”“线下”双增收。 传统文化多点发力 甘肃文化底蕴深厚,非遗资源丰富。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和积石山县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临夏砖雕、保安族...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