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9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初五   大暑 大暑
搜索
地方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不仅传承了知识和技艺,更传承了文化和精神,为各民族、各地区提供了文化认同、身份认同和情感持续。至今,依然散发出永恒的魅力。 3月12日,以“织言绣语”为主题的2019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春夏)博览会上惊艳亮相。本次展览由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家纺艺...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19年3月9日,由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与上海鲁迅纪念馆联合举办的“五彩霓裳·民族瑰宝——海南黎族织锦·服饰精品”展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奔流艺苑”开幕。 展厅现场 海南岛黎族传统纺织染绣技艺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黎族先民就懂得用棉花纤维制作衣服,西汉时期已有精美的“广幅布”被作为“岁贡”的珍品,海南岛也因黎锦成为了中国棉纺织业的发祥地。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现已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
查看更多
论坛
“手工艺热”是当前中国的现象级话题,从政府到媒体到民间,大家都在谈如何振兴传统工艺。我也曾参与国家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制定的部分工作,当时遇到一个难题是很难解释什么叫“传统工艺”,是指被高新技术所扬弃了的那部分技术吗?显然不是!争论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按照“传统手工艺”的内涵和外延在做解释。在“传统手工艺热”的过程当中,我自己也做了一点思考。究竟为什么会这么热?这种热是否正常? 一、是繁荣还是衰落 谈到手工艺的现状,有些人认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林  园 王发荣 邓运姣 赵青平 方清刚 林园(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 柳州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丰富。将这些遗产保护和传承好的关键是加强队伍建设。近年来,柳州市致力于建立多层面、多渠道、多角度非遗保护培训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仅实现了三江侗族地区童叟皆会演唱侗...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3月6日,福建省公布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79个项目入选。至此,福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517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130项,省级非遗传承人共735人,143人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此次申报的174个项目中,传统技艺类项目达76项。最终入选的79个项目包括朱子家礼(成年礼、拜师礼、婚礼)、福州方言八音、龙岩山歌戏、闽东传统武术(龙桩拳)、厦门漆宝斋漆艺、福州油纸伞制作技艺、古田红曲黄酒传统酿造技艺等新增项目68项,闽南传统民居营造...
查看更多
论坛
近日,笔者到华北某市就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进行调研探访,发现当地存在的两种反差情况值得思考。一种是很多非遗项目传承人或保护单位下了大力气来创新,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方式结合,推出的很多精致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另一种则是少数非遗传承人“懒得创新”“顺其自然”,既不研究项目的特点,也不关注现代审美需求,导致手中的项目缺乏活力和社会影响力。 非遗是来源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文化遗产,“活态性”是其根本属性之一。作为民族宝贵文化资源的非遗,其保护传承如果...
查看更多
论坛
原生态的白马人歌舞,既留住了文化,又吸引了游人。(本报记者 李琤 摄) 除了自然景观,各具特色的民族民俗正在成为旅游目的地具有差异吸引力的关键所在,特别是一些尚在深山或者长久与世隔绝的族群,他们自身的独特生产生活以及歌舞娱乐方式,成为众多旅游者欣然前往的原因之一。 从文物保护和非遗保护的角度而言,许多民俗、民居以及人们的原生态歌舞是其最独特且最具价值的部分。在发展文化旅游的过程中,除了将其发...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