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地方新闻
各市、州、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文化局、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根据《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湖北省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要求,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省文化和旅游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制定了第一批湖北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现予以公布。请你们按照《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湖北省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有关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制订项目振兴发展计划,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扶持力度,统筹协调推进,确保取得实效。特此通知。 附件:第一批湖北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docx...
查看更多
论坛
  非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也是极其华丽的乐章。文章阐述了非遗的内涵,指出了现阶段非遗传承传播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传承人青黄不接,产业化运作不足,传播手段比较单一滞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传承,必须能够被共同体成员接受,能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有了文化认同,才会自觉参与其中。  新媒体 非遗传承传播 问题与展望  6月9日是我国第13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各级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论坛
元明之交的剔红秋葵绶带纹圆漆盘  华觉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有发达国家在经济转型、工业化浪潮中,都曾面临要不要保护以及如何保护传统手工艺的难题。由于对传统手工艺的价值缺乏认识及保护意识的欠缺,多数国家在这个问题上是留有遗憾的。一、传统工艺的前世今身前世传统工艺是历史上形成并传承至今的手工艺。中国素称“以农立国”,但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农业须有手工业支撑,农业和手工业共同造就了古代中国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所有人工制作的文物、古建筑、古代工程...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见人见物见生活,非遗源于民间,也应回归生活。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路径,让非遗传承人走进千家万户,12月29日,“多彩非遗,美好生活”——2018年湖南非遗传统工艺博览会,将在湖南大麓珍宝古玩城盛大启幕。此次非遗传统手工艺博览会以“多彩非遗美好生活”为主题,融展览、展演、互动、交易为一体。旨在为湖南省各市州各项目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让民众在参观、体验和消费中实实在在地感受湖南各地传统...
查看更多
论坛
    近日,中国傩戏学研究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届中国(德江)梵净山傩文化学术研讨会在贵州德江举办。“三十而立”,作为最具权威的专门研究傩戏的学术团体,回望一路走来的30年,取得了哪些成果?站在这一特殊的时间节点,傩戏研究今后又应走向何方?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刘祯。    三十而立“立”了什么?    “30年来,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依靠各地会员,依托各级文化厅局,行走在山区,露宿于乡村,餐风于田野,执着于民间,点点滴滴,一乡一村,汇聚为今天之...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近日,一场融教学实践与创意于一体的广绣优秀课例拉开了广东广州“绣美校园——2018广绣进校园”系列活动的序幕。该活动由广州市文广新局和广州市教育局联合主办,展品从幼儿园小朋友的水墨刺绣到中小学生的绣画、团扇、手包,再到大学生的服饰与装置设计,集中展现了广州开展广绣教学的成果。    今年5月,广州市广绣、广彩、广州榄雕、广州玉雕、广州灰塑、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6个项目被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随后,广州市文广新局启动了广州市国家传统工艺振兴...
查看更多
人物
马志明在演出    一段相声《纠纷》让全国的相声迷认识了相声角色“王德成”和“丁文元”,也让人记住了马志明。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马志明入选。他是马氏相声的第三代传人,也是相声大师马三立的长子,在中国相声界被尊称为“少马爷”。    虽然生于相声世家,但马志明最爱的是京剧。“一分一分钱攒起来去听京剧,马连良、梅兰芳我都听过。”马志明说。不过,听戏要钱,听相声不用花钱。“天天在相声园子里,那些个小段久而...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渐寒的初冬季节,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稻庄镇新河村热闹非凡,这里正在进行着一场长达90分钟的陈官短穗花鼓表演。11月24日,广饶县2018年度“进千村乐万家”文化惠民巡演活动在跃动的鼓声中进入尾声。    活动由山东省东营市委宣传部、东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自2013开展以来,已连续举办6年。2018年度“进千村乐万家”文化惠民巡演活动4月启动后,将一直持续到年底。其中由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兰青带领的陈官镇兰青短穗花鼓艺术队在今年的巡演活动中...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共同主办的“非遗扶贫与乡村振兴研讨会”在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举行。    与会专家表示,要积极依托传统工艺带动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和稳定增收的独特优势,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帮助深度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学习传统工艺,激发内生动力,有效促进就业,持续增加收入,助力精准脱贫。在深入调研的基...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2月18日,湖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省(区)四市(州)六县共同召开2018·中国侗族村寨联合申遗面商协调会,并签署《中国侗族村寨联合申遗会商协调备忘录》,建立侗族村寨联合申遗工作机制。    会议期间,各市县就侗族村寨申遗工作的进展情况、保护经验、面临困难进行了详细介绍和深入交流,并对今后申遗工作推进提出建设性意见。与会者认为,中国侗族村寨联合申遗意义重大,利在千秋。联合申遗跨越三省区,系统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必须依靠省级政府部门...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