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40年,从自觉到自信!非遗为民族立魂、为生活点睛
2018.12.16
专题报道
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也为非遗保护传承提供了难得机遇和良好条件。改革开放40年来,从以民俗、民族民间文化为重点的记录、保护,到非遗保护体系的全面建立,再到非遗传承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们的生活也因为非遗而变得更加精彩。建章立制——非遗保护的制度化、体系化、法律化近年来,“非遗”作为一个概念在我国已经家喻户晓,并且随着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展开的保护实践及其空前的影响不断深入人心。而在十多年前的中国...
查看更多
“藏医药浴法”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保护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2018.12.15
要闻
图1 “藏医药浴法”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保护工作座谈会现场为加强“藏医药浴法”保护传承,推进我国申遗和履约保护工作,12月14日,文化和旅游部在京召开“藏医药浴法”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保护工作座谈会。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出席会议并讲话。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主持会议。中央西藏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斯塔,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李昌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闫树江,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罗梅...
查看更多
彝族服饰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彝族服饰是彝族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衣着、打扮以及服装配饰等方面,形成了世代传承的文化传统。彝族支系众多,形成了丰富的地域风格,凉山昭觉地区的彝族服饰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四川省昭觉县的彝族服饰文化底蕴深厚,汇聚了义诺、圣乍、所地三大方言区的服饰风格,素有“彝族服饰文化之乡”之称。 在凉山昭觉县境内,分布着圣乍、义诺、所地三大方言区的服饰,一般从彝族男子裤脚的大小,可看出其区别。义诺服饰习俗区,也被称作大裤脚地区,以庆恒乡等为典型代表;圣乍服饰习俗区,即中裤脚地...
查看更多
寮步香市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寮步香市,是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一直存续的、以莞香交易为鲜明特色的传统商贸文化空间与习俗。 莞香即沉香,又称“土沉香”“白木香”“女儿香”“牙香树”“蜜香树”,属瑞香科常绿乔木。在明清时期,寮步镇就已经成为莞香的集散中心。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卷二中记载:“东粤有四市……一曰香市,在东莞之寥步,凡莞香生熟诸品皆聚焉。”清人谭莹在《乐志堂诗集》卷三的《四市诗・东莞香市》中,生动描绘了“欲暑香农未感论,女儿争觅市声喧”的热闹交易场景。 作为特种货品的商贸...
查看更多
仡佬族三幺台习俗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仡佬族三幺台习俗是仡佬族在祭祖、节庆、敬客等重要民俗活动时必备的传统礼俗,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是这一习俗的起源地和核心流传区域。 在道真方言中,“幺台”意味着“结束”。一场隆重的筵席需要经过茶、酒、饭三个环节才算圆满,所以被称作“三幺台”。完整的仡佬族三幺台习俗还涵盖开席前祭祖和散席后施食两道祭祀程序,以示不忘“开荒业祖、古老前人”。该遗产
项目
是仡佬族人民将劳动与美食、食俗与礼仪相结合的产物,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名称亦因地域和文化不同而有“十...
查看更多
诺茹孜节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 诺茹孜节在哈萨克族信仰伊斯兰教之前就已形成,流传至今。据说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哈萨克人把一年的第一个月称为“诺茹孜”。哈历一月正是公历3月,公历的3月21日或22日是春分,白天与黑夜持平,哈萨克人把这一天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称之为“诺茹孜节”。 诺茹孜节传统的过法为期两周。为了辞旧迎新,预示丰收,各家各户都要用小麦、小米、大米、肉、奶疙瘩、盐、水7种食品做成“诺茹孜”饭,还要食用储藏过冬的熏...
查看更多
祭祖习俗(凉山彝族尼木措毕祭祀)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凉山彝族尼木措毕祭祀是一项的传统祭祀活动,以敬祖尽孝、生殖繁衍为内容,以送灵归祖为任务,旨在实现人丁安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它主要流布于彝语北部方言区,如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昭觉、布拖等彝族居住区,以及周边的峨边、马边等地,其中美姑县传承较为完整。 彝族的祖先崇拜历史久远,远在母系氏族时期就有供奉祖灵的事迹,《勒俄特依》中“家中供奉祖灵牌”的记载便是佐证。其祖先崇拜产生于母系氏族外婚制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甚至更早,明清之际盛行。尼木措毕祭祀以宗族或家庭为...
查看更多
祭祖习俗(下沙祭祖)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下沙祭祖是存续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下沙村的黄氏传统祭祖礼仪活动。下沙村与香港隔河相望,村民均为黄姓,现在旅居海外的下沙籍黄氏后裔约有3000人。南宋时期,客家人下沙黄氏一世祖黄默堂辗开基立村,其墓在今深圳市莲花山西北坡,建于南宋淳祐八年(1248)。今存九世祖“黄思铬公世祠”始建于明代。传世《黄氏家谱》中载有家训,第三条为“重祭”,曰:“水有源,木有本,人有心,应立祠堂,置祀产,春秋时节令我族人咸集祠堂...
查看更多
祭祖习俗(沁水柳氏清明祭祖)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沁水县 沁水柳氏清明祭祖是山西省沁水县西文兴村柳氏家族存续的传统祭祖礼仪民俗。 西文兴村是一处保存完整的河东柳氏族人世代聚居的千年古村落,保留着柳氏在明清具有宗法制度特征的完好古建筑群。柳氏民居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村落居住人口迄今仍是一脉同宗的柳氏后人。据现存金石碑记和《河东柳氏族谱》记载,该村柳氏后人均为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后裔,世居西文兴村,遵训守礼,传承了河东柳氏家风和美德,延续了河东柳...
查看更多
朝鲜族花甲礼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花甲礼是朝鲜族民众为60周岁老人举行的生日宴会,是朝鲜族重要的人生礼仪。 花甲是“花甲子”的简称,60年为一个花甲轮回,所以60周岁称为“花甲”之年。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中国朝鲜族迁入牡丹江流域,花甲礼随之传承,存续至今。 举行花甲礼时,儿女们为老人摆寿宴,广邀亲朋邻里欢聚一堂,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献寿是基本的仪式,寿庆礼开始,先由司仪介绍过寿老人的生平业绩,儿女和来宾代表致祝辞,然...
查看更多
1
655
656
657
658
659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