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9-28 星期日 农历八月初七 秋分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277)
机构
(5)
政策
(290)
资讯
(7129)
清单
(3477)
资源
(783)
学术
(1328)
百科
(13)
其他
(252)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春节与非遗:古老的河北罗庄打铁火愈加兴盛
2019.02.14
专题报道
打铁花(打铁火)是一种大型民间传统焰火,古老者已有千年历史。目前,打铁花已成为多地新春民俗旅游的重要观赏
项目
,在热播电视剧《延禧攻略》中,也有相关情节。打铁花目前已有多个不同的打法和流派。今天,我们走进河北井陉,以点带面,一览其中风采。“打铁火喽!” 在新春庙会这天,河北石家庄市井陉县罗庄村3000多村民和前来参观的游客们,最期待的当数晚上那场古老又热闹的打铁火仪式了。罗庄打铁火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表演时,艺人将烧得滚烫的铁水,洒向树枝,经碰撞后火花四...
查看更多
土家族“民艺世家”的“非遗”传承路
2019.02.14
专题报道
资料图:土家族民间艺术。 吴勇兵摄 农历除夕下午,55岁的毛方明再次喊上春节返乡的儿子儿媳,在家中一起熟习土家族撒叶儿嗬,“希望你们能把这门古老艺术继续传下去。” 土家族撒叶儿嗬历史悠久,源于古代巴人的战舞和祭祀仪式。2006年5月,土家族撒叶儿嗬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毛方明家住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白溢坪村,自其曾祖父开始,四代都是多才多艺的民间艺人,土家族撒叶儿嗬、薅草锣鼓、土家族打溜子等传统艺术毛方明都掌握。2018年...
查看更多
创新、传承、活化:多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春节焕发光彩
2019.02.14
专题报道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多地节庆活动中记者发现,传统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通过春节走近公众,在不断地创新、传承、活化中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北京:传统年画在春节“焕发新生”大年初一一早,在北京一得阁艺术中心举办的“年画重回春节”展览上,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年画
项目
的各地年画纷纷亮相。小学五年级学生王添麟和王添麒一边饶有兴趣地欣赏门神、灶王爷年画,一边不时向父母提出各种问题。“之所以选择来文化气息浓郁的年...
查看更多
文化和旅游部认真办理重点督办建议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振兴传统工艺
2019.02.14
要闻
从以前的“空心村”变成如今的“人气”村,文化扶贫让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麻料村村容村貌大变样:依托传统工艺工作站,麻料村以传统工艺“银饰锻造技艺”开展银饰创新生产、加工销售和技术培训,生产游客喜爱的银饰和纪念品,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贫困户脱贫,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这是文化和旅游部门振兴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新探索,同时也是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认真办理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
查看更多
甘肃敦煌传统民俗扎堆“春节档期” 促非遗保护传承
2019.02.14
专题报道
图为敦煌社火比赛。张晓亮摄“欢乐之春”社火赛、“鞭牛迎春”打春牛、“翰墨咏春”送春联、“梨园之春”戏曲颂等传统民俗“文化大餐”,今年春节期间在甘肃敦煌密集上演。包括12个系列、130余场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和非遗技艺展示,使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图为敦煌社火闹新春。张晓亮摄敦煌市委宣传部13日发布消息称,春节期间一系列“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活动的开展,为进一步传承中华文脉,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全面提升民众文化素养起到了...
查看更多
公约的有关机关
2019.02.13
国际组织或机构
缔约国大会 缔约国大会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最高权力机关,每两年举行一次常会。如若它作出此类决定或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或至少三分之一的缔约国提出要求,可举行特别会议。大会应通过自己的议事规则。 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 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依照第三十四条的规定生效之后,委员会由参加大会之缔约国选出的18个缔约国的代表组成...
查看更多
地方高校如何传承区域非遗
2019.02.13
论坛
编者按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界定为:面临“被各社区、群体、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我国是非遗大国,而随着现代生活的演变,传统非遗一方面大受国内外文化消费者的喜爱追捧,一方面又正面临严重的人才危机、传承危机。今天,我们刊发此版,就是想从教育的角度,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后、传承有序的现实途径。希望为读者们带来思考,也带来启...
查看更多
我国非遗馆建设情况及发展趋势
2019.02.13
论坛
提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构展示空间,可以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弘扬。近年来,作为以展示为主要功能的一类非遗保护利用设施,非遗专题博物馆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并且逐步形成了以“非遗馆”命名这类非遗专题展示空间的共识。本文将从非遗馆的建设背景与主要形态、定位与发展方向、建设中的关键问题、策展中的创新趋势等方面,对我国非遗馆建设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展望。一、非遗馆的建设背景与主要形态从2011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到各省相继出台的《非遗保护条例...
查看更多
数字手段助力非遗教育进校园
2019.02.11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现代化发展以及数字化变革的背景下,传统非遗原有生存环境逐渐消失,急需借助现代科技、传媒、创意等手段,为其注入新的养分。在数字时代背景下,让非遗插上信息化翅膀进入学校,再次焕发青春活力,使承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非遗实现代际传承成为可能。在全国众多非遗进校园开展得较好的学校里,已经尝试采用信息化手段来提高非遗传播传承的效率,但在推进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需要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借助数字手段接触非遗成潮流上海师范大学...
查看更多
“雪域之光·西藏昌都唐卡艺术展”在福州开幕
2019.02.03
地方新闻
2月1日,由福建省、西藏昌都市两地文化部门联合举办的“雪域之光·西藏昌都唐卡艺术展”在福州三坊七巷“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正式开幕。此次展览旨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闽昌两地文化交流交往交融,共同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保护传承与弘扬,为祖国70华诞和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献礼。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石建平、副厅长林守钦等领导莅临现场参观指导。展览将持续到2月20日。 此次...
查看更多
1
660
661
662
663
664
132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