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5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八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高杆船技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桐乡市 高杆船技是在蚕神祭祀仪式中一项独特的水上杂技表演
项目
。 浙江省桐乡市洲泉镇,地处杭、嘉、湖三府之交,河汊密如蛛网,漾荡星罗棋布。长期以来,百姓多以蚕桑生产为业,蚕神祭祀便是当地最重要的民俗活动。每年清明节前后三日都会举行蚕花水会。模拟蚕宝宝吐丝作茧的高杆船技应运而生。据方志记载,其技艺起源于明末清初,以清代后期和民国时期为盛。 高杆船由两只农用木船并排绑扎而成,船面铺满木板,“高杆”是一支粗壮...
查看更多
掼牛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 掼牛是回族民众喜爱的一项传统体育。它来自游牧劳作生活,是宰牲节必备
项目
。回族掼牛散见于浙江、河南、山东等回族聚居地。从掼牛的传承、技巧、观赏、活动规模而论,嘉兴市南湖区的“嘉兴掼牛”独具特色。据嘉兴志记载,“嘉兴掼牛”始于元代回族南迁聚居浙江嘉兴之际,积习相沿,逐渐形成在喜庆节日时举行的民俗竞技活动。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嘉兴掼牛,规则简单而严格,过程独特。首先由掼牛士助手对牛进行挑逗,直至...
查看更多
赛龙舟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东莞市 赛龙舟是富有东莞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竞技
项目
。东莞地处珠江口东岸,水乡泽国,河流纵横,水面阔广,赛龙夺锦,自宋以来,沿袭至今。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起,东莞人便开始做龙舟竞渡的准备,直到五月底,东莞人划龙舟,洗龙舟水,趁龙舟景,吃龙舟饼,食龙舟饭,唱龙舟歌,延续一个多月,称为“龙舟月”。 龙舟月的中心活动是竞渡,亦称“龙舟景”。包括:龙舟下水、抢青、设标、趁景、夺标、犒标等,是东莞最热闹的景致。竞渡有两种形式...
查看更多
赛龙舟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沅陵县 沅陵赛龙舟是融湘西民俗与竞技为一体的传统游艺体育
项目
。沅陵素有“湘西门户”之称。地处湖南西部,北倚武陵,南靠雪峰,位于两大山脉之腹,江河纵横,为赛龙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沅陵传统赛龙舟是在以山为营,以水为路的农耕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五溪文化与长江文化,外来文化和地域文化交融的结晶。 沅陵传统赛龙舟基本形制是:每只赛船48人,其中前引水、后艄公、头旗、二旗、锣手、鼓手各一人。赛程以江面水涨水...
查看更多
撂石锁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开封市 撂石锁是武术功法运动的一种,也称为“石锁功”。据传,撂石锁产生于唐宋时期,元代以来为开封回族子弟所喜爱,他们习武必练石锁功。清道光年间(1821—1851),以东大寺为中心的回族练武习艺热情高涨,撂石锁
项目
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发展。 操练石锁花样变化无穷,大类可分为翻花、接花、组合套花。翻花有:手花、打头花、托底花、云花、横推锁、横翻锁、拨浪鼓等。接花有:石锁上拳、上肘、上三指、上头顶、托塔、抱印、挂印...
查看更多
十八般武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十八般武艺是集健身、防身、竞技和观赏性于一体的传统体育
项目
。据传,五常十八般武艺系明朝尚书洪钟告老还乡后所创,它由十八般古兵器操练法演变而来,传承至今已有近五百年历史。 五常十八般武艺将刀法、棍法、拳法、阵法等糅合在一起,融入了杭州西溪(五常)特色的拳、械操练法,带有明显的西溪水乡特色。其阵法多样,套路丰富,有群刀会、日月阵、五连阵、威武阵、金刚伞阵、大劈锁阵、玉手笔艺爪阵、大武耙阵、大操练等...
查看更多
东北庄杂技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濮阳市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岳村乡东北庄杂技形成于元末明初,在该村传承已有五百多年,主要有刘姓、乔姓、李姓三个演出群体。“刘家班”形成于明初,“乔家班”形成于清中期,“李家班”形成于清朝末年。清代乾隆年间,“乔家班”曾奉清廷之命,由乔志清率团到日本、印度等二十多个国家演出。光绪年间,慈禧太后亲授“乔家班”万寿龙灯两盏,以彰其技。民国时期,“李家班”在川、陕、豫、晋一带活动,其演出深受欢迎,盛极一时。新中国成立后,许多民...
查看更多
左各庄杆会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文安县 左各庄杆会是流传于河北省文安地区的一种传统体育
项目
。与其他地区杆会不同,左各庄杆会主要使用活杆,可以随时随地用树干进行表演。主要技术动作包括打挺(单双)、串子、单臂折鱼、抓三叨两、仰丫转、圈上睡觉、挂脚面(单双)、倒脚面、捩脚面、挂脚后跟(单双)、粘糖人、手摆旗、脚摆旗、驴打滚、金鸡独立、耍流星、单横棍等。 从所使用的器具及演出内容上看,左各庄杆会与元明时期的杂技杆会,存在着渊源关系,它技艺精湛,有着...
查看更多
叼羊(维吾尔族叼羊)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楚县 骑马叼羊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多个新疆民族所共有的传统竞技
项目
,在新疆分布广泛。叼羊比赛一般在两个部落或两个群体间进行,以“叼”到羊后安全送达指定地点的一方为胜。 巴楚县是古代刀郎地区的一部分,至今仍保留着一些反映渔猎文明特征的传统习俗,叼羊就是全县十分普及的传统体育
项目
之一。作为一种在马上进行的角力性竞技活动,叼羊比赛具有强悍而勇猛的特点,并能培养参加者的勇敢精神和坚...
查看更多
赛马会(哈萨克族赛马)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哈萨克族赛马是哈萨克族人民喜爱且广泛流传的传统体育活动,流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等地,其中富蕴县拥有地势平坦、宽阔的夏季牧场,交通便利,是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牧民夏季转场的必经之处,赛马活动频繁,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 哈萨克族赛马一般在阿肯弹唱会、婚礼等传统节日举行。参赛的马匹要由专门懂得驯马和相马的人进行选择,并提前两三个月进行训练。哈萨克族赛马分赛走马和赛跑马两种。赛走马是比马的耐力、稳健、美观。骑手一般是成年人,比赛要求骑手...
查看更多
1
665
666
667
668
669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