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5 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八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24)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2992)
清单
(1101)
资源
(441)
学术
(687)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1分钟知非遗事丨非遗半月报第71期
2021.06.24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71期:2021年6月7日—6月20日 ▲习近平青海考察强调深入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查看更多
“高原非遗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GAO-YUAN非遗论坛在西宁召开
2021.06.23
地方新闻
2021年6月19-21日,以“高原非遗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GAO-YUAN非遗论坛”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 此次会议由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科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和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主办,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格萨尔研究中心、青海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青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高科院“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第十四届“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遗演出季”落幕
2021.06.22
非遗演出季
6月10日至6月16日,围绕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这一主题,第十四届“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遗演出季”在恭王府大戏楼举办,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观众呈现为期7天的昆曲古琴的视听盛宴。 《良宵引》
黄
梅 活动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指导下,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江苏省昆山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 北方昆曲剧院《西厢记》张媛媛、王琛、马...
查看更多
第十四届“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遗演出季”落幕
2021.06.22
要闻
6月10日至6月16日,围绕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这一主题,第十四届“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遗演出季”在恭王府大戏楼举办,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观众呈现为期7天的昆曲古琴的视听盛宴。 《良宵引》
黄
梅 活动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指导下,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江苏省昆山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 北方昆曲剧院《西厢记》张媛媛、王琛、马...
查看更多
“画”说二十四节气·夏至丨星繁愁昼热 露重觉荷香
2021.06.21
节气资讯
《画说“二十四节气”》 作者: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 崔自默 小夏至 盛夏始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每年6月21日或22日是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最长,且越往北越长。 中国古人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鹿角开始脱落;知了在夏至后鼓翼而鸣;在炎热的仲夏...
查看更多
“画”说二十四节气·夏至丨星繁愁昼热 露重觉荷香
2021.06.21
专题报道
《画说“二十四节气”》 作者: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 崔自默 小夏至 盛夏始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每年6月21日或22日是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最长,且越往北越长。 中国古人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鹿角开始脱落;知了在夏至后鼓翼而鸣;在炎热的仲夏...
查看更多
锦绣文章——纺染织绣工艺专题展(下)
2021.06.21
精彩图集
百余件非遗精品 千台无人机助阵 虹口“锦绣文章——纺染织绣工艺专题展”探秘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歌颂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6月12日“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锦绣文章——纺染织绣工艺专题展”在位于北外滩的虹口抱朴美术馆开幕。百余件非遗精品展出和尽显海派旗袍魅力的精美T台秀,为北外滩带来又一场文化盛宴。 据介绍,开幕式前,近千...
查看更多
“小昆班”扮靓恭王府非遗演出季
2021.06.21
非遗演出季
三分钟深蹲、踢腿、连环滚翻……“小昆班”学员、江苏省昆山市石牌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朱大智台风沉稳地表演了昆曲《武大郎·游街》选段,引得台下阵阵掌声。 6月12日是我国第16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成果,在“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的非遗活动主题下,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江苏省昆山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了第十四届“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遗演出季”。 今年正值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
查看更多
潘鲁生:传统工艺振兴的内生动能
2021.06.18
论坛
【摘要】传统工艺是一个历史、现实与未来的集合体,关乎人的本质创造力。唯有以当代生活为目标,传统工艺才能真正走入人的内心,体现出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因此,既要从工艺的造物观念、技艺等角度审视发展历史,又要立足当下、立足生活,促进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着眼文化、产业和生活,进一步激发内生动能,服务当代发展。 【关键词】传统工艺;内生动能;文化;生活 2015年,“振兴传统工艺”写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2017年,“实施传统工艺振...
查看更多
江苏各地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精彩纷呈
2021.06.17
专题报道
6月12日是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是“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6月12日也是端午小长假的第一天,江苏各地积极组织开展了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活动,为市民游客奉上分量足、样式新的文化盛宴。 南京 6月12日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南京文化新地标、非遗体验新空间——夫子庙钞库街21号秦淮·非遗馆正式开馆。 秦淮自古是南京众多“非遗”的肇始之地...
查看更多
1
173
174
175
176
177
54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