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01   星期二   农历六月初七   夏至 夏至
搜索
地方新闻
为高起点、高水平推进甘肃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相关工作落地见效,7月13日,甘肃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吕兴来组织带领甘肃省文旅厅非遗处和省级非遗专家,深入青海省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实地考察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并热情邀请青海省及南州参加甘肃省主办的“一会一节”相关活动。 吕兴来一行先后到热贡艺术博物馆、罗藏旦巴非遗传习所、热贡慈善艺苑培训基地、热贡龙树画苑国家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等地,通过现场观摩、问询交流、翻阅资料等...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连心结对共谋发展,学习互鉴再谱新篇。7月12日下午,甘肃、青海两省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座谈会在西宁市召开,甘肃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吕兴来参加并发言,青海省文旅厅一级巡视员司才仁参加会议。 座谈会详细介绍了近年来青海省在国家级和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设立、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南州创建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先进经验。吕兴来充分赞赏了青海省非遗整体性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对当前甘肃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查看更多
新闻报道
6月12日是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云游非遗·影像展”“非遗购物节”等活动在遗产日期间陆续上线,丰富的活动内容集中体现了“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这一核心主题。受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委托,中国演出行业协会针对本次遗产日各线上项目及地方相关活动进行舆情及传播效果分析,现总结如下: 一、舆情数据 (一)舆情传播量 5月27日至6月15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短视频”“非遗购...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6月12日是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云游非遗·影像展”“非遗购物节”等活动在遗产日期间陆续上线,丰富的活动内容集中体现了“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这一核心主题。受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委托,中国演出行业协会针对本次遗产日各线上项目及地方相关活动进行舆情及传播效果分析,现总结如下: 一、舆情数据 (一)舆情传播量 5月27日至6月15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短视频”“非遗购...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7月9日,为期两天的“中国非遗项目保护管理制度研究会议”在威海荣成市召开。会议由山东大学、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承办,荣成市文化和旅游局协办。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党工委书记尹作升、威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广华出席并讲话。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温州大学、齐鲁师范学院等高校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新形势下中国非遗项目保护管理制度建设工作建言献策。山东省文...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江苏手工技艺和民间艺术种类丰富多样,历史悠长。以织绣、陶瓷、家具、漆器、文玩、金玉、雕版印刷为例,一方面梳理了晚明时期这些技艺门类代表性的名家流派和特点,另一方面分析了这些传统技艺全面领先的区域文化背景和社会时局。晚明时期,江南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高潮,其时及后,江苏作为全国瞩目的文化高地,多样态的手工技艺尤其领先、繁盛,这与江苏文人士子和工匠基于生命自由理想下的创造精神密不可分。 【关键词】江苏;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家...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为高质量、高标准推进河流域(甘肃段)非遗资源调查工作,7月8日下午,由文旅部非遗司支持,甘肃省文旅厅委托兰州文理学院实施的河流域(甘肃段)非遗资源调查项目执行团队培训会在兰州举办。兰州文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普登学、省文旅厅非遗处负责同志参加并发言,兰州文理学院非遗智库负责同志主持会议。 培训会介绍了兰州文理学院自承担该项重点任务以来所开展的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以及下一步工作思路等,并由相关专家围绕河流域(甘肃段)非遗资...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2020年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积极为新冠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贡献力量,中医药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形成新的发展格局。部分省市出台支持中医药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政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成立,典型案例突出,多部著作出版,传播平台——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上线,宣传片发布,成功举办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论坛等学术活动。总结取得成绩的同时,找准保护传承工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有利于促进中医药非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今年6月,甘南锅庄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已建成完整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现有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格萨(斯)尔3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有83项非遗项目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省级、市州级、县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分别达493项、2107项、5241项; 全省认定国家级、省级、市州级、县区级非遗传承人分别达68名、61...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中国古羌城“羌年”庆典现场   (供图:茂县县委宣传部) 2019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首批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四川省)名列其中。自2008年10月批准设立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经历了从规划制定到平台建设,从精神家园重建到乡村振兴,从抢救保护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了从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向正式成为保护区的蜕变。 保护:探索灾后重建的成功经验...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