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04 星期五 农历六月初十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60)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3017)
清单
(1101)
资源
(445)
学术
(694)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朱恒夫:论明清文人笔下的“顾绣”
2021.05.17
论坛
【摘要】明清文献中有关“顾绣”的记载,对于研究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顾绣”的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这些记载介绍了“顾绣”的制作过程、独特的技艺、推动这一工艺发展的代表性人物,以及功能、传播地域、时人的评价,等等。对于今天如何传承和发展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亦有着较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顾绣;明清文献;历史;借鉴 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顾绣”,由明代嘉靖年间露香...
查看更多
海南黎锦:演绎传统与时尚之美
2021.05.17
专题报道
海南黎锦服饰在时尚舞台大放异彩。(摄影:符月娇) 海南黎锦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称为中国纺织业的“活化石”。作为海南首个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近年来,海南黎锦以服装服饰为媒介多次登上时尚大舞台,打造海南锦绣文化新IP,让世界看见海南锦绣之美。 频频“破圈” “没想到古老黎锦,也能成为时尚单品。”日前,一场“锦绣中华——202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在三亚崖州...
查看更多
陈连山:论二十四节气之首
2021.05.13
节气资讯
【摘要】二十四节气之首自古有两种观点,一是冬至,一是立春。在《淮南子》和《史记》中都兼有这两种。《淮南子·天文训》以北斗勺柄指向和阴阳哲学的理由定冬至为节气之首,《淮南子·时则训》以四时变化为理由定立春为节气之首,都是合理的。这两种排序方式各有道理,各有各的适用范围。中国古代历法是阴阳合历,成分复杂,从不同角度考虑就可以有不同的岁始。今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以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则是更为科学的排序。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冬至;立春;《淮...
查看更多
陈连山:论二十四节气之首
2021.05.13
论坛
【摘要】二十四节气之首自古有两种观点,一是冬至,一是立春。在《淮南子》和《史记》中都兼有这两种。《淮南子·天文训》以北斗勺柄指向和阴阳哲学的理由定冬至为节气之首,《淮南子·时则训》以四时变化为理由定立春为节气之首,都是合理的。这两种排序方式各有道理,各有各的适用范围。中国古代历法是阴阳合历,成分复杂,从不同角度考虑就可以有不同的岁始。今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以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则是更为科学的排序。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冬至;立春;《淮...
查看更多
广东东莞:“非遗在校园”星火燎原
2021.05.13
专题报道
自4月20日东莞“非遗进校园”启动以来,非遗传承人纷纷走进校园,在孩子心中种下保护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子。2014年起,东莞市文化馆、东莞市非遗保护中心开展“莞脉传承之非遗进校园”活动,已实现从幼儿园到高校全覆盖,从“进校园”走向“在校园”。今年东莞“非遗进校园”活动升级了进校园场次数量与传承模式,将举办超过100场活动,当年点燃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逐级递进,体系化常态化传承 东莞市文化馆馆长、东莞市非遗保...
查看更多
创新和进取是粤剧“飞”出去的“双翼”
2021.05.12
专题报道
来自岭南的粤剧亮相中原地区,获得了河南观众的热烈欢迎,成为当地热点文化事件,这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意料之外”在于,粤剧素来有“过海容易过江难”的说法。在海外,有华人处就有粤剧,而在国内,受粤语方言等因素影响,粤剧要越岭“北上”,并非易事。“意料之中”在于,一来河南有“戏曲之乡”的美誉,有着深厚的戏曲文化底蕴和广泛的观众基础;二来此次曾小敏粤剧艺术全国巡演,从唱腔、表演到服装设计、舞美呈现,无不精益求精,两场演出充分展现了粤剧守正创新、开放进...
查看更多
打好组合拳,让蜀绣“讲好中国故事”
2021.05.12
论坛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在郫都区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作出“要在款式花样上多研发、设计,蜀绣作为国礼送出去,让中国的传统非遗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指示精神,其实在2013年3月25日,习近平的夫人彭丽媛在参观坦桑尼亚“妇女与发展基金会”时送出的国礼礼单,就包含了一款蜀绣“梅花双熊”。“将蜀绣可以做成礼品送出去”是新时代蜀绣“讲好中国故事”,彰显文化自信,贯通文旅融合,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任重而道远。 蜀绣又称川绣,享...
查看更多
汉剧名家齐聚武汉 共展汉韵芳华 共论剧种未来
2021.05.11
专题报道
《宇宙锋》剧照 (摄影:许魏巍) 《我娘是片钥匙》剧照 (摄影:蒙晓东) 400年汉韵流芳,汉剧在武汉发源、发展、成熟,并流播至全国各地。日前,来自湖北、湖南、广东、福建、陕西五省的六家汉剧院团齐聚武汉,举行全国汉剧艺术研讨会暨汉剧流播主要地区优秀作品展演。为期5天的系列活动中,五省六家汉剧院团共展汉剧芳华,共论剧种未来,将携手推动汉剧发展,共同推进汉剧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系列...
查看更多
黄
河非遗点亮老家河南首届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工作推进会在郑州举行
2021.05.10
地方新闻
5月8日,
黄
河非遗点亮老家河南·首届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工作推进会在郑州举行。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胡雁、规划处处长杨晓辉,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姜继鼎,副厅长朱建伟、孙鹏出席会议。 活动上,姜继鼎介绍了此次参与大赛的乡村、景区、古城情况,并提出工作要求,一是高度重视,有关地区主管部门要领导牵头,把办好大赛当做“乡村振兴”考核的重要指标;二是跟进服务,有关企业要为大赛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支持...
查看更多
李爱霞:溯源、辨析与传承 ——清代杨柳青木版美人年画艺术研究
2021.05.10
论坛
【摘要】天津杨柳青年画是中国年画艺术的代表,其中美人题材的创作,风格细腻、形象清雅,彰显着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审美内蕴,在民间木版年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清代杨柳青木版年画中的美人形象,从造型、配色、衣饰、发饰,都可见当时市民阶层的女性观念与审美理想,具有鲜明的民族审美特质。同时,清代杨柳青木版美人年画中蕴含着尚雅、尚贤、尚爱、尚德的美学思想,体现出教育感化、装饰美化的人文价值和具有独特审美系统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年画;美人题材;艺术特色...
查看更多
1
185
186
187
188
189
54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