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2016年,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遗产藏着中国人怎样的时间密码和智慧?我国非遗和民俗学的权威专家刘魁立日前做客上图讲座,为大家解疑答惑。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的时间制度,这不仅是民俗领域的问题,也是一个科学问题。” 刘魁立说,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千百年以来指导着中国传统农业生产...
查看更多
黄梅戏:在当下审美中创新——从我的艺术实践谈起
论坛
编者按:我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现存348个地方戏曲剧种。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艺术种类、形式日趋多元,作为我国地方大剧种的梅戏,如何扩大在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满足观众的当代审美需求,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是不可回避的时代命题。我们意识到,在保留梅戏独特艺术魅力的同时,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加大现实题材创作,增强故事性,加快戏剧节奏,不断推出精品,培养领军人才,并运用现代舞台技术手段,在舞美、服装、传播推广等方面...
查看更多
论坛
编者按:我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现存348个地方戏曲剧种。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艺术种类、形式日趋多元,作为我国地方大剧种的梅戏,如何扩大在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满足观众的当代审美需求,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是不可回避的时代命题。我们意识到,在保留梅戏独特艺术魅力的同时,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加大现实题材创作,增强故事性,加快戏剧节奏,不断推出精品,培养领军人才,并运用现代舞台技术手段,在舞美、服装、传播推广等方面...
查看更多
论坛
编者按:我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现存348个地方戏曲剧种。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艺术种类、形式日趋多元,作为我国地方大剧种的梅戏,如何扩大在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满足观众的当代审美需求,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是不可回避的时代命题。我们意识到,在保留梅戏独特艺术魅力的同时,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加大现实题材创作,增强故事性,加快戏剧节奏,不断推出精品,培养领军人才,并运用现代舞台技术手段,在舞美、服装、传播推广等方面...
查看更多
要闻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10周年,为深入了解和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在宁夏的贯彻落实有关情况,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李晓松带领调研组一行5人,于2021年4月13日-16日对宁夏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进行调研,宁夏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军、副厅长赵明霞及相关处室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调研组采用实地查看与座谈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赴银川、吴忠...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4月15日上午,“河水 故里土 寻根中原 传承千年” “非遗寻根”——百名非遗传承人故里行活动在新郑市帝故里园区隆重举行。活动开启了帝故里百姓拜祖文化周活动的序幕,来自沿九省的百名非遗传承人齐聚拜祖广场,满怀崇敬之情,共同参拜中华人文始祖--轩辕皇帝。此次帝故里百姓拜祖文化周活动旨在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中华儿女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持续提升拜祖大典的影响力与吸引力,更加深入挖掘河文化、帝文化所蕴含的时代价值...
查看更多
论坛
国家级非遗浚县泥塑作品  (图片来自网络) 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应排斥标准。只要在生产过程中,坚持技术指标与农耕社会传统生产保持一致,并采用传统生产方式进行量产,那么这种文化产品就依然属于非遗项目类。因为无论是技术指标体系构成的生产标准,还是传统生产方式的量产都不是新鲜事物,其二者在传统社会中早已存在。此外,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一定的生产标准进行传统美术的传统性生产并不会对其造成破坏,而是其在市场经济...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66期:2021年3月29日—4月14日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文化和旅游部启动2021年...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嘉兴着力打造新时代“重走一大路”精品红色旅游线路,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共产党人初心使命;“党的故事我来讲——争做红领巾讲解员”实践体验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依托科技、携手教育、融合旅游,人们由此触摸到有温度的百年党史。 从红色旅游升温到三星堆考古引发世界关注,从“博物馆里过大年”渐成新年俗到马首铜像归藏圆明园广泛激发爱国热情,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就这样“活”起来...
查看更多
论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进入新阶段,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课题,要有新视野、新高度才能做好这一课题。 隋唐大运河举世闻名,核心与主干在中原。近年来,河南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大运河河南段文化带建设,古老运河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触摸到了大运河...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