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01 星期二 农历六月初七 夏至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55)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3012)
清单
(1101)
资源
(445)
学术
(694)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美丽非遗向世界展示普通中国人的抗疫付出与情感
2020.11.11
专题报道
身着苗族盛装的滕静蓉,可谓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的一道风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族挑花的传承人,她不仅带来了五彩缤纷的挑花作品,更带来了湘西百姓的朴实与热情。 一幅犹如素描的别样作品吸引了记者眼光:五位护士被口罩和防护服紧紧包裹,身形纤纤、目光沉静。作品中的两处文字点题:“妇女节最美身影”“感动中国”。没有斑斓的色彩、繁复的纹饰,却让人怦然心动。 “这是我今年3月初绣的,一是向我们湘西赴湖北支援的医护人员...
查看更多
文旅交会非遗馆 | 非遗新跨界,跨上新境界
2020.11.10
专题报道
何为“非遗新跨界”? “非遗新跨界”是第十五届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浙江非遗生活馆”的主题,展会汇聚了设计、产业、媒体、市场多方力量,集结多领域行业专家,以文旅融合为契机,以跨界合作为突破口,形成新的办展目标。创造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对话,助力非遗的创新转化,使其成为一种大众化的生活方式,共享非遗经典资源与创新成果,共创非遗传播推广与传承发展新格局。 非遗新跨界:新型材料应用 走进浙江非...
查看更多
1分钟知非遗事丨非遗半月报第55期
2020.11.02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55期:2020年10月19日—11月1日 ▲ 文化和旅游部“十三五”规划实施取得圆满成果 ▲ 第六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在山东济南举办 ▲ 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研讨会在安徽淮南召开 ▲ 安徽省非遗保护...
查看更多
中国非遗博览会丨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圆满落幕
2020.10.29
要闻
10月23日至2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济南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以“全面小康 非遗同行”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成功举办。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李群、山东省副省长凌文、济南市市长孙述涛出席开幕式活动,为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击鼓开幕。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王晓峰、原副部长项兆伦莅临指导。山东省和济南市领导孙立成、杨峰、王桂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郝庆军等出席相关活动。本届博览...
查看更多
浙江•贵州“非遗走亲”文化交流活动成功举行
2020.10.29
地方新闻
10月18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叶菁一行10人赴我省开展为期3天的“非遗走亲”活动。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许风伦,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史静一、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调研员(主持工作)王娟、省非遗中心党支部书记杨正权、省非遗中心主任龙佑铭,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潘金海等领导参与陪同。 在丹寨万达小镇,有精心组织的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苗族蜡染、苗绣、安顺木雕、竹编工艺、
黄
平泥哨等极具民族特色的“非遗...
查看更多
文化和旅游部“十三五”规划实施取得圆满成果
2020.10.29
要闻
文化和旅游部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认真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推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深入实施,全面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取得重要成效。目前,“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指标和重点任务基本完成,规划实施取得圆满成果,补短板、强弱项、增效能成果显著,实现了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速度规模与质...
查看更多
“大河上下,生生不息”——沿
黄
九省区非遗项目弘扬
黄
河文化
2020.10.28
专题报道
羊皮筏子承载了几十代人劳动、生活和交通运输的历史使命。新华社记者王志摄 新华社济南10月28日电 “最早时没桥没车,生活在
黄
河两岸的祖辈们都是用羊皮筏子渡人和运输货物。后来随着架桥、修路通车,羊皮筏子使用越来越少,但现在成了
黄
河旅游的网红体验项目。”今年68岁的张德宝是甘肃省兰州市羊皮筏子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对这一
黄
河古老水上运输工具的“前世今生”甚是熟悉。 兰州羊皮筏子由清朝兴起,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宁夏...
查看更多
非遗助力精准扶贫为乡村振兴赋能
2020.10.28
专题报道
10月23日,作为第六届中国非遗博览会的重要活动内容,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论坛在山东济南举办。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群出席论坛并作主旨发言。 李群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消除贫困摆在治国理政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开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就是文化和旅游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
查看更多
“非遗扶贫品牌行动和 优秀带头人”名单发布
2020.10.28
专题报道
传统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覆盖面广,涉及人民大众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具有带动群众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大力振兴传统工艺,对于贫困地区带动就业、增加收入具有直接推动作用,有利于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帮助贫困群众建立起就业脱贫的自尊和自信,提升“自我造血”能力,建立可持续的脱贫机制,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多赢和共赢。 为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部署,更好地推进“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经文化...
查看更多
中国非遗博览会丨“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论坛在济南成功举办
2020.10.26
要闻
2020年10月23日,“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论坛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总结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经验做法,研究、探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路和举措。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群出席论坛并作主旨发言,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孙立成出席论坛并做主题演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务院扶贫办,山东省、济南市有关负责同志以及部分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论坛。 论坛现场 李群指出...
查看更多
1
208
209
210
211
212
54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