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24)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2992)
清单
(1101)
资源
(441)
学术
(687)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银饰制作技艺(苗族银饰制作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
黄
平县 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都有佩戴首饰的习俗,其中尤以苗族、彝族最为突出,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等省。苗族制作和佩戴首饰的历史悠久。唐代诗人刘禹锡贬官至湘西,曾赋诗描述苗族佩戴“银钏金钗”的状况。宋代洪迈《容斋随笔》称苗族首饰以银、锡为之,长一尺余。明代《黔记》则谓贵州苗族“未娶者以银环饰耳,号曰马郎,婚则脱之”,而黎平“富者以金银耳珥,多者至五六,如联环”。苗族银饰品种很多,包括项圈、银钏、银冠、银花、银腰链、银铃、银耳...
查看更多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南京市 南京金箔锻制业发源于栖霞区龙潭花园一带,这里曾分属句容县和江宁县。相传东晋葛仙翁(葛洪)是金箔锻制的始祖,打金箔户一直流传着“仙家造金箔”的传说。葛洪为句容县城北下荫人,旧时龙潭打造金箔的都供奉葛仙翁,四季上香,逢年过节跪拜,香案边上还要放把锤,求神保佑打箔顺当。 根据老艺人介绍,南京最早打金箔的都是龙潭人,有刘、葛、印三大姓,刘姓打金箔,葛姓切金箔,印姓制金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龙潭周围的六子桥...
查看更多
生铁冶铸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流布于甘肃省永靖县的生铁冶铸技艺,是以
黄
河沙为制模原料,以铸铁、铜、铝等材料为铸造原料,通过传统工艺流程,采用一物一模的方式铸造生活用具、农具、法器、人物造像等产品的传统技艺。这一技艺主要流布于甘肃省永靖县太极镇,并辐射周边地区。 永靖生铁铸造的代表性产品是古典法器,风格古朴,造型精美,工艺精湛。永靖生铁冶铸技艺主要包括设计、制模、合模、化铁、浇铸、抛光打磨、彩绘七大工序。首先,根据器物特征和顾客要求进行设计;接着,以
黄
河沙为原料,经过筛沙、和沙等步骤制...
查看更多
生铁冶铸技艺(干模铸造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泊头市 河北省泊头市铸造业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闻名全国的铸造之乡。20世纪80年代,泊头市富镇出土了一尊3米高的铁佛立像,经鉴定为五代十国时期(907—979)铸造。千余年来,泊头铸造工艺日益精湛,由最初古老的干模铸造发展到硬模铸造和金属模铸造,后又建起十几米高的冲天炉冶铸生铁。 到目前为止,泊头出土的千年以上铸造品都是以传统干模铸造工艺制成,这种铸造技艺包括制作内范、外范、减支、合型浇铸等一系列工艺。以
黄
土...
查看更多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大关县 贵州省雷山县苗族居住区村村有芦笙,是芦笙的重要产地。芦笙制作工匠分别居住在雷山县丹江镇的排卡村、方祥乡的平祥村和雀鸟村、桃江乡的桃梁村和年写村,这些村寨都位于大山之中,交通极不方便。 制作芦笙,除了要懂得一定的乐理知识外,还要具备物理知识,了解力学原理。芦笙种类较多,音质各有区别,形体大小也各有不同,要做出合乎需要的芦笙,首先要求制作工匠有长期的制作经验。苗族传承芦笙制作技艺的师傅只用风箱、锤子、
黄
铜...
查看更多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雷山县 贵州省雷山县苗族居住区村村有芦笙,是芦笙的重要产地。芦笙制作工匠分别居住在雷山县丹江镇的排卡村、方祥乡的平祥村和雀鸟村、桃江乡的桃梁村和年写村,这些村寨都位于大山之中,交通极不方便。 制作芦笙,除了要懂得一定的乐理知识外,还要具备物理知识,了解力学原理。芦笙种类较多,音质各有区别,形体大小也各有不同,要做出合乎需要的芦笙,首先要求制作工匠有长期的制作经验。苗族传承芦笙制作技艺的师傅只用风箱、锤子、
黄
铜...
查看更多
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苏州市 金砖是大型方砖的雅称,据古籍《金砖墁地》记载,金砖是专为皇宫烧制的细料方砖,其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之作金石之声。又因金砖制成后要运至北京的京仓,以供皇宫专用,故又有“京砖”之称。 金砖御窑位于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镇御窑村,千百年来,此地村民专以烧窑为业。明代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大兴土木建造紫禁城。经苏州香山帮工匠的推荐,明宫中特地派出官员到苏州陆墓(现陆慕)监制金砖。由于陆慕镇的
黄
泥适宜制坯成...
查看更多
客家民居营造技艺(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是客家人利用山间狭小平地和当地特殊材料,通过特有的建筑工艺和选址设计,建造具有完善防卫功能和宗亲观念的围合式民居建筑的技艺。江西省龙南县至今保存着的376座形态各异的客家围屋,以数量之多、风格之全、保存之完好,被称作客家特色民居文化的重要代表。 龙南客家围屋形态丰富多元,尺度变化跨度极大,有国字形、口子形、回字形和不规则形等多种形式,面积也从200 余平方米的猫柜围到10000多平方米不等。最为气派和富丽堂皇的关西新围,是赣南围屋中的典...
查看更多
蜡染技艺(
黄
平蜡染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
黄
平县
黄
平蜡染是
黄
平革家妇女在长期的生产劳动生活中创造、自制和必需的一种民族民间艺术产品,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重要的史学、美学、民族学、人类学和科学研究价值。
黄
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北部,全县总面积1667.8平方公里,总人口35.5万,少数民族占4.2%,其中苗族人口占55%,清水江和舞阳河从境内穿流而过。 革家蜡染历史悠久,是贵州高原最古老的民族传统蜡染艺术之一。革家蜡染...
查看更多
蜡染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安顺市 贵州省安顺市的蜡染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的居民就已经掌握了蜡染制作工艺。1987年,在安顺市平坝县苗族洞葬群棺墓中发掘出宋代蜡染衣裙,色彩艳丽,图案严谨,充分展示了安顺蜡染的高超技艺。 安顺蜡染主要分为苗族蜡染和布依族蜡染两大类。苗族蜡染在安顺38个苗族支系中均有分布,所染图案丰富多彩,包括古老传说和原始认知等内容,集中反映了古代先民的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意识。布依族蜡染主要分布在镇宁...
查看更多
1
294
295
296
297
298
54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