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要闻
  为提高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水平和整体品质,自2016年3月起,文化和旅游部支持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机构,先后设立了14个传统工艺工作站。工作站在尊重当地文化、尊重民族传统、尊重手工艺人的基础上,积极联系高校、企业、行业协会、文化机构到工作站所在地,为当地传承人举办研究培训、开展设计创新和展览销售等工作,帮助当地传统工艺企业和从业者弘扬传统工艺,发展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和品牌,带动当地就业增收。  2018年7月至10月,传统工...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上海的沪剧、浙江的姚剧、江苏的海门山歌、安徽的梅戏……11月15日至21日,上海大世界好戏连连,2018大世界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暨大世界城市舞台中国魅力榜(长三角非遗展演项目榜)发布活动在沪举办。本次活动的地区专场展演分为上海专场、江苏专场、安徽专场和浙江专场,每天共演5场,其中大世界一楼中央舞台每天3场,每场1小时;二楼戏曲茶馆每天2场,每场30分钟。活动期间,主办方开设了长三角优秀非遗项目互动展,徽墨制作技艺、宣笔制作技艺、骨木镶嵌、南通蓝印花布...
查看更多
节气研究
旧本题“元吴澄撰”。其书以七十二候分属于二十四气,各训释其所以然。考《礼记·月令》,本无七十二候之说。 中国最早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源于河流域 ,完整记载见于公元前2世纪的《逸周书·时训解》。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其中植物候应有植物的幼芽萌动、开花、结实等;动物候应有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等;非生物候应有始冻、解...
查看更多
节气文化
春篇 《立春诗》 唐  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全盛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立春偶成》 宋  张轼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查看更多
节气总说
2018.11.16
节气总说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农历二十四节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九华立春祭、班春劝农、石阡说春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2014年,三门祭冬、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安仁赶分社被列入...
查看更多
人物
5月下旬一个傍晚,记者慕名来到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山口镇,只见小楼林立,楼前楼后鲜花怒放、芳香袭人,一条河流清流潺潺、波光潋滟,让人恍如置身画中。 青田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丽告诉记者,集“石雕之乡”“华侨之乡”“名人之乡”于一身的山口镇,是青田石雕的发源地和“四大名石”(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浙江昌化鸡血石、内蒙古巴林石)之一的原产地,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而土生土长的青田人张爱光就耕耘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查看更多
光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6年7月生,福建省古田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信俗(陈靖姑信俗)代表性传承人。从1982年起,跟随父亲天送学习传统道教科仪。1991年被选为古田道教协会副会长兼临水宫住持,常年主持陈靖姑信俗活动之请香接火仪式。主持的仪式肃穆威严、规范有序,以道教科仪为载体,融入多元传统文化,展现陈靖姑信俗的文化内涵及民俗特征。长期致力于陈靖姑信俗的传承与弘扬,注意收集、整理陈靖姑信俗的文献资料以及《发奏》《造楼》等科仪样本和文字资料,藏有...
查看更多
朱清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1年6月生,2020年10月去世,河南省禹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药市习俗(禹州药会)代表性传承人。1946年起在禹县城关元丰祥药棚做学徒、店员,先后在禹县医药公司、中药批发部,禹州市药材公司工作。1990年至2006年担任禹州市中药业同业公会会长,致力于弘扬传承禹州药会和传统中药炮制技艺。根据禹州流传的药王孙思邈九蒸九曝之法,将禹州失传多年的四大九蒸货炮制技术复原,并研制出禹州九蒸九晒熟地、九蒸九晒何首乌等,在当地具有广泛...
查看更多
章岩友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0年11月生,浙江省台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正骨疗法(章氏骨伤疗法)代表性传承人。主任中医师。青少年时期师从章显法学医。20世纪80年代调入岩县(今台州市岩区)第三人民医院,开设骨伤科。1997年独自创办台州曙光医院。在长期的骨伤科治疗工作中,在“理、法、方、药”等方面形成独特的疗伤体系,总结出“正骨十法”,正骨手法轻、准、快。在台州最早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科诸病。从事骨伤科专业四十多年,培养章氏骨伤疗法传人五十多...
查看更多
李燕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4年2月生,天津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安宫牛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毕业于天津中药学校,后在达仁堂技术部从事大蜜丸工艺研究工作。对以安宫牛丸制作技艺为代表的蜜丸制作工艺和流程有很深的造诣。先后担任过达仁堂技术部部长、质量部部长、主管生产厂长等职务,是从一线成长起来的传统制药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全面参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建立了以安宫牛丸制作技艺为代表的达仁堂蜜丸制作技艺的传承队...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