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2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十九   
搜索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陈三五娘传说讲的是泉州陈三因送哥嫂赴广南上任,路过潮州,在元宵灯会偶遇五娘,彼此一见钟情,几经波折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 陈三五娘传说内容丰富、时空跨度大,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大致可分四类:一是发生在五娘家乡潮州的故事;二是发生在陈三家乡泉州的故事,即陈三五娘私奔泉州后,被官府捉拿、坐牢的故事;三是关于陈三兄长陈运使和五娘婢女益春的故事;四是相关遗迹“青阳室”“倒榕”“陈三坝”等的故事。 陈三五娘传说已成为多种文艺形式创作的题材,已知的有口头讲古、歌仔册...
查看更多
老子传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老子为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道教将其神化,奉为祖师。老子辞官后来到函谷关,在这里写下《道德经》,并和当地百姓朝夕相处,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函谷关相关老子传说起源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主要流传于函谷关镇店头村、王垛村、梨湾塬村、西寨村、孟村、稠桑村。 灵宝老子传说已经成为老子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源。灵宝市保存了大量与老子相关的文化遗址、地名、风物、建筑等,其中函谷关、老君塬、三清殿、青牛观、老...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陕北民谚是陕北人民用简单易记的口语将生产和生活经验代代相传的口头文学表现形式,主要流传于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绥德县,并辐射陕北23个县(区)。陕北位于土高原腹部,米脂县、绥德县又位于陕北腹部。米脂县、绥德县的民谚数量多,内容丰富,传播广,在陕北地区具有代表性。 陕北民谚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灵活,遍及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主要分为普通生活(如“三十里饸饹四十里糕,二十里杂面饿折腰”)、农业生产(如“干锄糜子湿点豆”)、气象时令(如“清明种瓜,人...
查看更多
黑暗传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保康县      保康县地处湖北省西北部荆山山脉腹地。1984年,神农架发现长诗《黑暗传》见诸报端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保康与神农架山水相连,具有相同的文化根基。《黑暗传》在保康境内广泛流传。   保康是民歌之乡,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民歌主要分阳歌、阴歌两大类别。阳歌是白天所唱的薅草锣鼓、山歌、情歌、喜歌、闹歌、上梁歌等。阴歌特指丧歌(夜锣鼓歌、孝歌)。歌唱《黑暗传》早已盛行于民间,但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黑暗传...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      阿尼玛卿雪山,藏语称“玛卿岗日”,海拔6282米,系昆仑山支脉,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西北部。雪山山势巍峨磅礴、冰峰雄峙,山色壮丽。在藏民心目中,阿尼玛卿雪山是雪域藏区二十一座神圣雪山中的一座,是世界九尊神山之一(九位开天辟地造化神之一),也是观音菩萨的魂山,雪域藏区护法神和格萨尔大王的寄魂神。“阿尼玛卿”的字面意思是为“祖先大玛神”。   阿尼玛卿神话的内容,主要是将山人格化,以英雄的形...
查看更多
鹤楼传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      鹤楼传说是以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鹤楼为故事发生地域或与其有关的传说组成。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丰富多流。它的源流,始于三国、南北朝。其时战乱频仍,政治黑暗,人生痛苦,为佛、道二教的盛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人们希冀超脱苦难的现实,把希望从今生移到来世,从地上转向天国,幻想超尘出世,羽化而登仙,于是“仙人乘鹤”的故事便应运而生。最早见诸文字的是南朝祖冲之《述异记》,但此书已失传。现能见到的最早的文字保存在萧...
查看更多
苏东坡传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苏东坡传说,是有关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传说。从宋元时期开始,苏东坡传说就记入正史及各家笔记、诗话、文集、方志和野史,明清时不断丰富,绵延至今。苏东坡传说在浙江、山东、河北、陕西、海南、广东、江苏、四川、江西等地都有流传。因“乌台诗案”,苏东坡谪居湖北省冈市近五年,足迹遍及鄂东大地、大别山南麓以及长江中游两岸,相关传说数量密集、内容丰富。冈因而成为苏东坡传说的流布区域之一。冈苏东坡传说以冈市州区为核心区,向北辐射冈市团风县、麻城市;向西辐射湖北省武汉...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梅县      梅禅宗祖师传说是民间版的佛教文学,这些故事大多产生于隋唐。自唐代以来,梅就是禅宗圣地,有“四祖正觉禅寺”和“五祖禅寺”两大禅宗祖庭。二寺并立,天下翘楚,史有“蕲禅林甲天下,佛教大事问梅”之说。四祖、五祖在佛教的崇高地位,和他们各自人生的传奇生涯,千百年来产生了一系列关于他们出生、成长、出家、修持、传法的传说。这些传说,产生于梅,流传远播世界各地。日本、韩国的典籍文选中均有选载,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传说...
查看更多
柳毅传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      柳毅传说在寒亭区朱里镇柳毅山周边地区流传很广。鲁东烟台、青岛部分地区,鲁西北东营、滨州部分地区也有流传。自唐朝始,柳毅传说就在民间广泛流传。唐朝李朝威写有文言小说《柳毅传》,元朝尚仲贤写有戏曲《柳毅传书》。自此后,柳毅传说内容不断丰富,流传至今一千多年长盛不衰,在当地形成了在地化柳毅传说。该传说的主要内容有:   柳毅五世祖柳明伦隋炀帝九年由四川迁至潍东梅花村居住。柳毅父亲柳行芳行善积德,每日在岩溪...
查看更多
禹的传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汶川县      鲧禹治水神话,已有几千年流传史。其主要内容是:“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经·海内经》)“禹在治水时,有神龙以尾画地,导水所注,当决者因而治之也。”(《天问》王逸注)   在我国各少数民族中,将禹奉为神灵,且全民族对其顶礼膜拜者,仅见于羌族。禹被羌族人民视为自己民族的保护神,羌族地区被视为大禹故里。史书有“禹生石纽”的记载。石纽山...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