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5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十二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68)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3025)
清单
(1101)
资源
(445)
学术
(694)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闭克坚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壮族,1936年生,广西田林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壮剧代表性传承人。闭克坚12岁拜北路壮剧第九代艺师
黄
福祥为师,学会旦脚、小生等多个行当的表演,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传统北路壮剧的曲调、唱腔和台步加以创新,特别是在传统“正调”基础上创新出正调连板、中板、高板、反板等板式变化,同时创新了“采花调”“十二月花调”“太平歌”“姐妹乐”“牡丹调”等曲调,丰富了壮剧的音乐唱腔。从1985年至今,他在滇、黔、桂三省区从事传统壮剧传授,使北路壮剧...
查看更多
多杰太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48年生,2013年去世,青海同仁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戏(
黄
南藏戏)代表性传承人,青海省藏剧团团长兼
黄
南州民族歌舞剧团团长,一级编剧、导演。多杰太幼年入隆务寺学习,1971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代表作品有大型藏戏《诺桑王子》《苏吉尼玛》《藏王的使者》《金色的黎明》《昂沙姑娘》《纳桑贡玛》等。
查看更多
仁青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66年生,青海同仁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戏(
黄
南藏戏)代表性传承人,二级编剧。仁青加1981年至1987年先后在青海省
黄
南州民族师范学校、青海教育学院学习,并向藏戏名人学习藏戏唱腔及伴奏,1987年至1989年在
黄
南州民族歌舞团担任编导,先后在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北京广播学院学习,2005年任青海省藏剧团、
黄
南州民族歌舞团团长。他曾在《金色的黎明》等大型藏戏中扮演过角色,为大中型藏戏担任过伴奏,设计过藏戏唱腔,编排过《格桑花...
查看更多
吴佩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72年生,广东海丰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白字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吴佩锦从小师从当地著名拳师彭新会、
黄
坤城学习武术,并参加村里的舞狮队演出,1988年被录取为海丰县白字戏剧团训练班正式学员,师从广东省汉剧院刘志群学习基本功,又得到了白字戏著名小生何循禧、唐大聪和声乐老师陈海鸣的指点。毕业后随团演出,先后担任武生行、丑行演员。其较全面地继承了白字戏的丑行、武生传统艺术,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一些创新和突破。代表作品有:《方世玉打...
查看更多
陈声强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生,广西博白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采茶戏(桂南采茶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三级演员。陈声强1969年至1991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采茶剧团任采茶戏演员,受教于剧团的业务副团长
黄
钖福以及甘福华、陈元栋等采茶戏老艺人,1984年被任为业务副团长,1991年至1998年在博白县图书馆任副馆长,1998年至2007年在博白县文化馆任馆长。其表演声情并茂,唱、念、做、舞具佳。代表作品有:《哭还是笑》《河边情话》等。
查看更多
周洪年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3年生,湖北
黄
梅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黄
梅戏代表性传承人,
黄
梅县
黄
梅戏剧院副院长,一级演员。周洪年1978年进入安庆
黄
梅戏艺术学校学习,师承陈中元,1980年入湖北省
黄
梅县
黄
梅戏剧院工作,师承易春华。他先后在四十多部传统剧目和现代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其唱腔上具有独到韵味,吐字清晰、流畅,声音洪亮、清脆,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和吸引力。代表作品有:《刑绣娘》《秦香莲》等。
查看更多
黄
新德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生,安徽怀宁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黄
梅戏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黄
新德1965年留安徽省艺术学校任教。在校期间师承
黄
梅戏前辈胡暇琳、王健峰和著名京剧名家明亮海,1969年调入
黄
梅戏剧团后师承
黄
梅宗师王少舫,成为继严凤英、王少舫之后的
黄
梅戏第二代代表人物。他的舞台形象具有“亮”“醇”“异”的特色,其演唱“行腔委婉、吐字清晰、
黄
味浓郁、情感真切”。代表作品有:《天仙配》《梁山伯...
查看更多
赵媛媛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6年生,山西太原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黄
梅戏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赵媛媛1979年考入原安庆市
黄
梅戏一团任演员,1990年至1991年曾在中央戏剧学院进修,2005年12月至今在安庆市
黄
梅戏剧院一团任党支部书记。她在老一辈艺术家严凤英、王少舫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在丁同、刘广慧等前辈的帮助和指导下,掌握了
黄
梅戏的精髓,以扮相甜美、唱腔圆润、表演细腻见长。代表作品有《孔雀东南飞》等。
查看更多
韩再芬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8年生,安徽潜山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黄
梅戏代表性传承人,安庆市文化局副局长,再芬
黄
梅艺术剧院院长,一级演员,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韩再芬1978年考入安庆地区
黄
梅戏剧团任演员,曾受教于京剧老艺人花剑萍、马云鹏、张义侠,
黄
梅戏老师麻彩楼、张文林、万迪汉等,是继严凤英、王少舫之后的新一代
黄
梅戏领军人物。其表演具有大家风范,扮相俏丽,嗓音圆润,表演细腻,代表作品有《徽州女人》《女驸马》《公司》等。
查看更多
黄
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9年生,安徽芜湖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庐剧代表性传承人,安徽省合肥市庐剧院副院长,国家二级演员。
黄
冰1971年考入合肥市庐剧团任演员,师承庐剧名家孙邦栋先生,主工小生。其表演成熟,技艺和功底扎实,声腔洪亮圆润,真假声运用自如,既继承庐剧传统特点,又有新意和突破。代表作品有:《恩仇记》《十五贯》《秦香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查看更多
1
363
364
365
366
367
54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