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5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十二   
搜索
陈瑜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7年生,浙江嘉兴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沪剧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陈瑜1960年进入上海浦区艺校沪剧班学习,师承石筱英,1972年进入上海人民沪剧团担任主要演员。其表演富有激情,擅长塑造当代各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形象,她创造了当代沪剧舞台新的艺术流派“陈派”,代表作品有《半把剪刀》《上海老师》等。
查看更多
王盘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3年生,江苏苏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沪剧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王盘声14岁时师从陈秀山学习沪剧,他十分重视研究沪剧传统戏的唱腔特点,博采众长,吸收各流派艺术精华,并根据自己的嗓音和声腔进行演绎。他的演唱,讲究咬字吐字的力度和清晰度,板眼节奏明快,音色甜糯,韵味醇厚,动作潇洒自如,风度大气飘逸。代表作品有:《陆雅臣》《刘志远敲更》《碧落泉》等。
查看更多
范瑞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24年生,浙江绍兴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范瑞娟1935年在嵊县泽乡科班龙凤舞台学艺,主工小生。范瑞娟长期在上海越剧院从艺,为“范派”小生创始人,其唱腔淳朴滋实,稳健大方,热情内涵,旋律华采,具有男性稳健、轩昂的气质,尤善于深入挖掘人物角色内心的思想感情。代表作品有:《祥林嫂》《打金枝》等。
查看更多
林瑛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0年生,福建福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剧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试验闽剧院院长,一级演员,第二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林瑛1960年考入福建省试验闽剧团开始从事闽剧事业至今近五十年,先后师从闽剧大师荫雾(闺门旦)、陈平(花旦)、郑奕奏(青衣)、刘小琴(花旦),兼收并蓄,形成集“闺骨、花肉、青影、彩风”为一体的“林派”艺术。她的表演鲜明细腻,俏丽传神;唱腔大气亮丽,声情俱佳;道白清晰,感情充沛,极富福州方言韵味。代表作品有...
查看更多
戴建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8年生,河南濮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弦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三级作曲。戴建平1958年师从大弦戏古曲牌第六代传人、锡笛演奏家常增寿系统学习唐宋大曲、元明罗罗腔、青羊腔(大抹腔)、沟沟腔、昆山腔及古俗曲、小令,熟记近三百曲牌,并学习古曲牌专门演奏乐器锡笛、笙、竹笛等,是全面掌握古代七大声腔的唯一现存者,为濮阳大弦戏古曲牌、锡笛第七代传人,曾为四十余部大弦戏创作、设计声腔。戴建平1964年入河南省濮阳县大弦戏剧团工作至今。2007...
查看更多
遵宪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2年生,山东郓城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柳子戏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遵宪13岁拜张元龄为师学戏,1950年参加郓城县工农剧社(现山东省柳子剧团),师从王福润工文武小生,后改演老生,1959年随团调山东梆子戏剧团工作至1992年退休。其表演文武兼备,唱腔高亢豪放,代表作品有《孙安动本》《三回船》《王昭君》等。
查看更多
许定龙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1年生,浙江天台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乱弹代表性传承人。许定龙1957年进入岩乱弹剧团随许大婆学艺,主工小生。许定龙表演功底扎实深厚,独创雨伞“吊毛”技艺,具有独特的表演技巧,代表作品有《白蛇传》《双阳公主》《奇缘配》《斩蛟》等。
查看更多
萧耀庭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5年生,湖南临澧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荆河戏代表性传承人。萧耀庭1962年进入临澧荆河剧团后,成为荆河戏宗师绩三的关门弟子,得其真传,后主要从事荆河戏音乐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并有相关的创作与研究成果,主编有《荆河戏音乐研究》(与陈建文合作),编撰《荆河戏音乐集粹》,剧本创作《程咬金招亲》《和氏璧》《孟良一家》等。
查看更多
章其祥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4年生,安徽山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剧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章其祥出身于梨园世家,其祖父、父亲均是徽班科班班主,他12岁开始跟随父亲学徽剧,13岁考入安徽省徽剧团,1959年进京演出《水淹七军》等,受到一致好评,后得到李洪春、侯喜瑞等著名演员的指导。章其祥的表演张弛有度,演唱气势磅礴,共鸣音圆亮,低音宽厚,代表作品有《水淹七军》《单刀会》《龙虎斗》等。
查看更多
孙正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1年生,河北唐山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孙正阳9岁进上海戏剧学校学戏,是“正”字辈学生,师从刘嵩樵、罗文奎、关鸿宾、梁连柱等,1949年加入上海京剧院,与周信芳、李玉茹、童芷苓、汪正华、正勤等长期同台合作。孙正阳对京剧丑行有着十分重要的贡献,他根据自身的表演风格,对丑脚艺术的表演进行大胆突破,在《十八扯》等剧目中有着淋漓尽致的发挥。其表演文武兼备,嗓音脆亮,念白爽利,善于刻画人物内心,诙谐雅致,有“江...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