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5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十二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68)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3025)
清单
(1101)
资源
(445)
学术
(694)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荣明祥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9年12月生,湖北省
黄
陂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楚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951年进入中南戏曲学校学京剧。1952年进入武汉市楚剧团训练班,改学楚剧,师承高月楼、李雅樵、
黄
楚才等楚剧名家。曾进京为外国元首演出《双撇笋》《百花赠剑》。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戏曲片《葛麻》中扮演张大洪,在《炭火融融》中扮演朱伯儒。主演的《百花赠剑》获湖北省第四届戏曲会演一等奖。对楚剧“高派”小生的唱、念、做、舞有新的发展,成功创造了楚剧帽翅功...
查看更多
王艺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7年8月生,山西省万荣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蒲州梆子代表性传承人。出身梨园世家,自幼酷爱戏剧,13岁考入运城县蒲剧团,攻小生,师承蒲剧“四大武生”之一解洪平弟子邸国栋,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在唱腔上根据自己嗓子淳厚洪亮的特点,扩大高音区,增强了阴柔性,被观众赞为“满口嗓”。做功上,集蒲剧小生名家之大成,并吸收京剧小生的文雅做派,特别是翎子功、梢子功、帽翅功特技表演深受专家与观众的赞誉。代表剧目有《
黄
鹤楼》《清官寇准》《吕布与貂蝉...
查看更多
魏益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7年9月生,重庆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剧代表性传承人。幼年得父母口传心授,严格承袭魏派川剧表演技艺。10岁开始登台演出,演绎了众多不同类型的川剧剧目,给川剧艺术注入了许多鲜活的艺术元素。1959年任贵阳川剧团团长,演出魏派川剧百余场,文戏《店房责侄》《情探》和武戏《周瑜打
黄
盖》《越王回国》等经典剧目将魏派川剧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魏派川剧艺术风格得到完美展现。长期致力于人才培养,所授剧目均已由学生正式演出,培养了大批知名川剧艺...
查看更多
张春孝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5年生,2018年2月去世,河北省三河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942年入鸣春社科班第二科学艺,排名春孝,师从张世孝,工小生。1948年科班解散,转入四维儿童戏剧学校第三分校。1950年随校转入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1955年正式定名为中国戏曲学校),1956年毕业。在校期间,受教于萧长华、王瑶卿、金仲仁、姜妙香、迟月亭、李德彬、茹富兰等名家,文武兼擅。后又拜叶盛兰为师,得其亲传,又向俞振...
查看更多
丁清波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3年生,广东潮安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丁清波1983年经老艺人继林介绍,随“源香班”蔡来发师傅学艺,学成后,成立以家庭为模式的新源香木偶团,并把技艺传授给
黄
美容、丁佳铭等人。在多年的学习演出中,他掌握顶锅、抽纸龙、转瓷盘、提花瓶等技巧表演,同时恢复了失传多年的表演技艺,并且重新改革相关表演器具,使濒临失传的铁枝木偶艺术传承下来,代表作品有《唐僧收三徒》《杂技》《八仙贺寿》《五福连》等。
查看更多
刘永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6年生,湖南邵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邵阳布袋戏)代表性传承人。刘永安自幼耳濡目染布袋戏,20世纪60年代跟随叔父刘恒毅,挑担下乡演出,70年代末至80年代,单独在广西、贵州、江西、湖南境内乡村、集镇演出。作为邵阳布袋戏的第十八代传人,他能够熟练掌握布袋戏的技艺特征,代表作品有《大闹高家庄》《
黄
峰岭》等,现专门从事布袋戏的传承、研究、演出工作。
查看更多
陈应鸿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5年生,福建泉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陈应鸿1978年考入福建省艺术学校泉州市木偶班,师承杨度、陈天恩等艺师,专工提线木偶“生”行的传统表演,1983年拜
黄
奕缺为师,转工“杂”行,熟悉提线木偶形象的内部结构和线位设置,并能自主设计制作各种类型的木偶形象。他能准确演唱二百多首传统曲牌的旋律曲调,能完整传承全簿《目连救母》及数十出“落笼簿”传统剧目的舞台表演艺术,并用两年多的时间...
查看更多
梁全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2年生,山西孝义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影戏(孝义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梁全民1949年起在“吉庆班”学艺,拜著名艺人冯洞厮为师爷,新中国成立后进入孝义县皮影宣传队,1956年进入孝义皮影木偶艺术团,曾任团长。他的签子功功底扎实,技艺娴熟,能用皮腔和碗碗腔演唱,上演过的皮影戏有《闹朝歌》《
黄
河阵》《桃花记》等数十部。《张羽煮海》参加首届“中国民间艺术节”表演轰动京城。1989年随团赴英国演出,深受国际友人的好评。他还培养出武兴...
查看更多
谢杳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1年生,湖南溆浦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连戏(辰河目连戏)代表性传承人。谢杳文1957年进溆浦县辰河戏剧团学艺,拜师杨世济,初学老生,后改小生,1959年正式登台,很快成为剧团的主要演员,1989年曾参加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文化促进会基金赞助并实施的“中国辰河目连戏录像演出”。他长于演唱,在唱腔方面深受舒洛成影响,擅长通过发挥高腔音乐的特点,塑造悲剧人物,深受广大观众的好评,演出的《目连》《
黄
金印》《荆钗记》《琵琶记》等剧目...
查看更多
黄
朝宾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布依族,1926年生,2008年去世,贵州册亨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布依戏代表性传承人。
黄
朝宾1934年开始师从第八代戏师学习技艺,精通“小旦”“小生”“文官”“武打”等角色,熟练掌握布依戏伴奏乐器二胡的演奏。1953年赴广西拜师学艺,吸收壮北戏技艺,发展了布依戏的表演,回乡后在乃言河流域传授布依戏,使该地区布依戏至今保留着演出古装戏的艺术传统,1960年任乃言布依戏队戏师迄今。他主持戏班,编导、排练的《武显王闹花灯》《转路调》等十多个剧目...
查看更多
1
362
363
364
365
366
54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