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遵宪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2年生,山东郓城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柳子戏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遵宪13岁拜张元龄为师学戏,1950年参加郓城县工农剧社(现山东省柳子剧团),师从王福润工文武小生,后改演老生,1959年随团调山东梆子戏剧团工作至1992年退休。其表演文武兼备,唱腔高亢豪放,代表作品有《孙安动本》《三回船》《王昭君》等。
查看更多
许定龙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1年生,浙江天台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乱弹代表性传承人。许定龙1957年进入岩乱弹剧团随许大婆学艺,主工小生。许定龙表演功底扎实深厚,独创雨伞“吊毛”技艺,具有独特的表演技巧,代表作品有《白蛇传》《双阳公主》《奇缘配》《斩蛟》等。
查看更多
萧耀庭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5年生,湖南临澧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荆河戏代表性传承人。萧耀庭1962年进入临澧荆河剧团后,成为荆河戏宗师绩三的关门弟子,得其真传,后主要从事荆河戏音乐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并有相关的创作与研究成果,主编有《荆河戏音乐研究》(与陈建文合作),编撰《荆河戏音乐集粹》,剧本创作《程咬金招亲》《和氏璧》《孟良一家》等。
查看更多
章其祥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4年生,安徽山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剧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章其祥出身于梨园世家,其祖父、父亲均是徽班科班班主,他12岁开始跟随父亲学徽剧,13岁考入安徽省徽剧团,1959年进京演出《水淹七军》等,受到一致好评,后得到李洪春、侯喜瑞等著名演员的指导。章其祥的表演张弛有度,演唱气势磅礴,共鸣音圆亮,低音宽厚,代表作品有《水淹七军》《单刀会》《龙虎斗》等。
查看更多
孙正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1年生,河北唐山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孙正阳9岁进上海戏剧学校学戏,是“正”字辈学生,师从刘嵩樵、罗文奎、关鸿宾、梁连柱等,1949年加入上海京剧院,与周信芳、李玉茹、童芷苓、汪正华、正勤等长期同台合作。孙正阳对京剧丑行有着十分重要的贡献,他根据自身的表演风格,对丑脚艺术的表演进行大胆突破,在《十八扯》等剧目中有着淋漓尽致的发挥。其表演文武兼备,嗓音脆亮,念白爽利,善于刻画人物内心,诙谐雅致,有“江...
查看更多
王金璐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19年生,北京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京剧武生表演艺术家,中国戏曲学院教授。王金璐11岁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初从陈少武、王荣山、蔡荣贵、高庆奎等学老生,14岁拜马连良为师,15岁后从丁永利、李洪春、曹玺彦、迟月亭、褚连顺等学武生和红生,其长靠戏、短打戏均有较高造诣,能演三百余出,为杨(小楼)派和(月山)派武生主要传人之一。其表演武功功底坚实,重视深刻细腻的内心表演,同时吸收了“麒派”和“马派”的某些艺术风格,台风...
查看更多
壮营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3年生,广东陆丰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字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三级演员。壮营于1978年在陆丰市正字戏培训班学习,师从彭美英。壮营自从艺以来刻苦钻研正字戏表演艺术,其表演功底扎实、细腻传神,善于塑造各种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曾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级嘉奖,代表作品有《姜维射郭准》《状元与乞丐》等。
查看更多
彭美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4年生,广东陆丰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字戏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陆丰市正字戏剧团艺术指导,国家三级导演。彭美英15岁考入陆丰县双喜正字戏剧团,随后进入汕头戏曲学校学习正字戏专业,学艺期间曾先后得到正字戏著名表演艺术家陈宝寿、曾广照、学明的悉心指导。自1962年至1976年,彭美英主演了《百花赠剑》《荆钗记》等正字戏优秀传统剧目,1976年开始致力正字戏接班人的培养,其表演基本功扎实,并能跨行传教生、净等行当的一些剧目。
查看更多
陈鹏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2年生,广东潮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作曲。陈鹏1956年以来先后在潮安县稻香潮剧团、潮安潮剧团、潮州市潮剧团担任演员(工小生)、导演、作曲、司鼓、团长等职,师承潮剧名家杨文家、木成、玉斗、林和忍、杨广泉、司鼓林炳和、导演郑筠等。在半个世纪的演艺生涯中,陈鹏积累并掌握了潮剧所有的传统曲牌、作曲技法和操作技艺,其编创的潮剧作品在潮剧流播区拥有较为广泛的影响。代表作品有:《莫愁女》《宝莲灯》《七日红...
查看更多
姚璇秋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5年生,广东澄海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剧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姚璇秋主工旦行,曾师从杨其国、陆金龙、蜜等潮剧名艺人,掌握了扎实的表演技法,其唱工功底深厚、优美流畅,表演严谨典雅、抒情缠绵。在六十多年的演艺生涯中,姚璇秋塑造了各具特色的古代、当代女性形象,在海内外潮剧流布区拥有很高的声誉。代表作品有:《苏六娘》《陈三五娘》《辞郎洲》等。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