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7   星期四   农历闰六月十四   
搜索
云鹏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2年5月生,江西省宜春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962年起就读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学习瓷雕、青花等技法。1967年毕业后,被分配至景德镇陶瓷馆工作,悉心研究历代景德镇陶瓷工艺。1981年起,参与创办仿古瓷作坊,重点仿元、明青花瓷。1993年创办景德镇佳洋陶瓷有限公司。对青花瓷的制瓷工艺、泥釉料配方等的研究颇有成果,出版有《窑说瓷》等著作。青花作品豪放洒脱、形神兼备、大气天成,领衔创作的“大雅...
查看更多
松坚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1年10月生,2017年1月去世,广东省东莞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湾陶塑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从事陶塑设计制作五十余年,尤其在贴塑技艺上取得重大成就。早年曾临摹晚清石湾瓦脊公仔,着意研习其贴塑手法,成功创作了《吹笛仙女》《春夏秋冬》《吹箫引凤》《妈祖》等一系列贴塑作品,艺术风格鲜明,开创了当今石湾陶艺一大流派,赢得“神工妙塑”的评价,并被誉为石湾贴塑陶艺的拓新者。曾应邀到港澳台地区以及新加坡、美国讲学和交流。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维吾尔族,1928年生,新疆墨玉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制作桑皮纸曾是维吾尔族养家糊口的技艺,托乎提·吐尔迪1950年跟师傅学习桑皮纸制作技艺,八年后自己开办造纸作坊,1966年作坊停业。他制作的桑皮纸呈色,纤维很细,有少量的杂质,但十分结实,韧性很好,质地柔软,拉力强,不断裂,也不易被虫蛀。20世纪80年代以后,桑皮纸逐渐退出了维吾尔族群众的日常生活,托乎提·吐尔迪仍每年制作少量的桑皮纸,是目前新疆桑皮...
查看更多
刘世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2年生,贵州贞丰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世阳是小屯乡刘氏造纸的第九代传人,他于1965年开始学习造纸,三年后承袭父业。他制作的皮纸纸质绵韧,纸面平整,厚薄一致,手感润柔,柔中带刚。其产品主要有金纸、壁纸,有些产品还出口到欧美地区。2006年起,刘世阳开始技艺传承活动,先后将古法造纸的技艺传给其弟刘仕友、刘仕虎和其子刘梦,希望他们将这项传统技艺发扬光大。
查看更多
王阿牛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5年生,浙江绍兴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绍兴酒酿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全国轻工业系统先进工作者。王阿牛出生在绍兴东浦赏祊村的酿酒世家。17岁跟父亲进酒作坊后,继承了父辈的酿酒技艺。他对绍兴酒的酿制发酵技术刻苦钻研,反复实践,获得了娴熟完善的绍兴酒生产技术,成为全国酒行业出类拔萃的行家。1979年,他被聘为轻工业部评酒委员,1982年,他再次被聘为国家级酒评委。王阿牛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于1959年编写了《绍兴酒操作规程...
查看更多
吴元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0年生,江苏南通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元新是吴氏家族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第五代传人,自幼在纺纱、织布和印染的环境中长大,17岁进入民间印染作坊学习印染、刻花版等技艺,师从印染师傅陆才涛、刻版师傅志平。三十多年来,吴元新全心投入,把一大批散落在民间、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蓝印花布及其工艺流程保存下来加以整理,于2005年出版了《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填补了我国蓝印花布纹样专著的空...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维吾尔族,1958年生,新疆英吉沙县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是买买提明·萨吾尔大师的第三代传人,14岁开始随父亲学习土陶制作技艺,由于天资聪慧,不到半年时间,土陶烧制技艺便超过了许多成年人。为了提高技艺,他不断寻师学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土陶风格。他制作的土陶造型独特,技艺出众,尤其是素陶和琉璃陶的制作最具匠心。素陶经削、刮、粘接、镂刻图案等细加工,达到素而不贫的效果;琉璃陶则根据矿石不同比例配置后形成...
查看更多
才良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7年7月生,浙江省宁海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宁波泥金彩漆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17岁起从事宁波泥金彩漆工艺制作。20世纪90年代初创办“东方艺术社”,致力于传承发展泥金彩漆和清刀木雕佛像技艺。集设计、绘画、雕刻、髹漆等多种技能于一身,技艺娴熟精湛。《果桶系列》等泥金彩漆作品获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等多个奖项,清刀木雕《一叶观音》和十八件泥金彩漆作品分别被日本奈良博物馆、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博...
查看更多
杨华珍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藏族,1960年6月生,四川省小金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藏族刺绣世家,6岁起随母亲王友珍学习技艺,为嘉绒藏族织绣第四代传人。从事织绣数十年,注重收集藏族传统织绣作品及相关资料,较系统地整理嘉绒藏族织绣技法和针法,恢复濒临灭绝的盘金绣。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展览展示活动并获奖,或被外国友人和博物馆收藏。编织、刺绣技艺精湛,民族特色鲜明。代表作有《天地吉祥》《花团锦簇》《布达拉宫与日月同辉》《扎西德勒...
查看更多
雷显元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9年7月生,2018年8月去世,山西省平遥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平遥纱阁戏人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工匠家庭,自幼随父亲学习纸扎、泥塑、书法和建筑彩绘工艺。精通纱阁戏人的制作工艺,从场景构思、设计架式、张搭骨架、泥塑头脸四肢,到刻画脸谱服饰、制作布景道具等,均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退休后,潜心研究纱阁戏人技艺,对纸扎艺术加以改进提高,并将全部技艺传授给次子雷旺盛。还与人合作复制完成所湮失的八套纱阁戏人。代表作为《忠保国》《沙陀国》《十...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