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5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十二   
搜索
章样摩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9年7月生,山西省五台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五台山佛乐代表性传承人。13岁与佛结缘入五台山菩萨顶拜格桑丹增为师,学习庙音乐曲牌及器乐演奏技艺。其间,随身携带笙管,不断校正复原,潜心致志,整理出藏传佛教金刚舞的全部佛乐、曲牌,还恢复了不少有民乐特色的庙堂音乐,为汉藏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钻研学习佛乐演奏多年,现已能够熟练演奏《禅曲诵经之部》《吹腔之部》《仪式用曲》中的曲牌四十多首,如点动一勒面、捧错点莲、国公达旦、各旦儿嘛一、宁...
查看更多
释汇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6年1月生,山西省繁峙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五台山佛乐代表性传承人。26岁入五台山南山寺拜释万富为师,参禅礼佛,学习吟诵经文的曲牌和管子演奏技艺。其间,开始着手念诵及唱经吹奏曲谱的挖掘、整理工作。通过数十年练习,能够熟练演奏瑜伽焰口、禅门日诵、佛事散曲、三昼夜本中的全部曲目,如《华严会》《翠花》《五方结果》《铃杆箴言》《方便偈》《进兰房》《大乘经》《秘魔岩》《哭灵堂》等。钻研技巧的同时,非常重视佛教音乐的传承延续,1986年...
查看更多
一宝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4年5月生,山西省泽州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党八音会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戏曲之家,母亲牛小明是当地名角。受家庭环境影响,从小酷爱民间音乐,自学唢呐、头把(锯琴),16岁拜大阳镇乐户第六代传人薛银旺为师,学习八音会技巧。经过数十年艺术磨炼,稔熟民间八音会器乐,以唢呐演奏技艺最为突出,尤其擅长咔戏,能用鼻吹或两支唢呐对吹与口琴子交替吹奏,并以真假嗓音咔戏模仿人的笑声、对白,极大地丰富了上党八音会鼓吹乐的表现力,在演奏风格上独树一...
查看更多
代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土家族,1944年4月生,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柱土家啰儿调代表性传承人。自幼爱好山歌,记忆力好,常常一听当地老人唱歌,自己就能唱,因此掌握了不少当地民歌,包括啰儿调。在上学的时候,就能够利用当地的啰儿调即席编词、随口应答,并通过唱歌打趣游戏,甚至隔山以唱山歌的方式与他人对唱。演唱的啰儿调民歌有见子打子、即兴填词、声音高亢奔放的特点。已出版了啰儿调演唱专辑。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啰儿调的传承,虽已年过七旬,依然活跃在石柱县...
查看更多
扎格达苏荣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蒙古族,1954年12月生,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左旗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长调民歌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养母学习长调民歌,1974年进入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乌兰牧骑工作,后调入内蒙古广播合唱团。1976年起师从哈扎布学习长调民歌演唱。在苏尼特长调委婉抒情风格的基础上,融合了阿巴嘎—阿巴哈纳尔长调细腻典雅和乌珠穆沁长调华美舒展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在长调流行地域具有广泛的艺术影响力。自20世纪80年代起,曾在多项国际、国内比赛...
查看更多
丁水清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回族,1936年生,2009年去世,福建晋江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音代表性传承人,泉州市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晋江市南音协会副会长。16岁起拜蔡森木、守万、任清水等名家学习南音,多次参加国内外南音大会唱,到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交流演出,培养出许多青年南音艺术人才。他熟记大量南音指谱曲,具有很高的演奏水平,尤以琵琶演奏见长,曾与他人合作编校《弦管过支套曲选集》《弦管指谱大全》《弦管古曲选集》等著作。
查看更多
淑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2年生,福建泉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音代表性传承人,泉州南音乐团二级演员。1960年入泉州民间乐团,随庄应祈、王友福、吴萍水学习南音,表演基本功扎实、舞台经验丰富,拥有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代表作《刑罚》中,淑英能一人演唱四种角色,获福建省曲艺调演一等奖。曾多次随团出访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家,深受海内外听众好评。
查看更多
义孝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5年生,广东潮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州音乐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打击乐委员会常务理事、潮州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曾先后任汕头市民间音乐曲艺团、潮州杂技团作曲和演奏员,1983年任潮州市民间音乐团团长,1992年调潮州市湘桥区委宣传部工作。义孝1947年随潮州锣鼓名师邱猴尚学艺,掌握了大量大锣鼓传统牌子大套和鼓法技能,演奏自然朴素、力度适当,尤以翻手鼓和四鼓轮奏技艺为代表。他还培养出一百多名潮州...
查看更多
太柏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5年生,湖北宜昌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宜昌丝竹代表性传承人,机械技师四级。1951年,太柏随杨树柏学艺并随师傅以艺谋生,为宜昌丝竹第六代传人。他擅长大鼓及二胡、笛子演奏,其鼓乐演奏有板有眼、张弛有度、整齐划一,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多次在全国及省市民间艺术大赛中获奖。代表曲目有:《六字一流》《小桃红》《粉荷莲》等。
查看更多
马生林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东乡族,1942年生,宁夏海原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儿(宁夏回族山花儿)代表性传承人。自幼随父学唱回族山花儿及民间小调,受到父亲及村子里一些老艺人的熏陶,并形成自己高亢、深厚、洪亮的风格。1986年参加河流域八省区歌会,被授予“优秀民歌手”称号。1992年演唱的几十首花儿、小调被《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收编。其演唱风格高亢有力、浑厚,音色独特,擅长即兴编曲、编词。代表作品有:《牛佬佬调》《黑猫儿卧在锅台上》等。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