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想去医馆探寻中医养生之道,想造访武馆和高手过招,想到乐社欣赏丝竹管弦,想去食坊品尝鲜香美味……去广州吧,因为那里——“非遗课来了”小学员体验醒狮表演    刚柔相济消带打,外修筋骨内修心,形作螳螂捕夏蝉,气沉丹田势如虹……最近几天,米机王咏春拳、太虚拳、螳螂拳、洪拳等广东广州各岭南拳派的武馆好不热闹,迎来了不少“功夫迷”。他们摩拳擦掌,都想趁着暑期武馆的“开放日”,跟亲自授课的岭南武术传承人学上两招。    人们口中的岭南武馆开放日,其实是由广州市非遗保护...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8月17日,河北省沧州文庙管理处和大运河孔子学堂共同举办了“中华书绣 百女绣福”七夕主题活动。 (摄影:李秋云)    8月17日七夕节这一天,各地组织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七夕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中,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入人心。    祈福纳祥过七夕    浙江省山海相连,七夕民俗活动异彩纷呈。据了解,全省共有14个与七夕节相关的非遗项目,其中,台州市温岭市石塘镇的七夕习俗和丽水市缙云县的张山寨七七会为国家级非遗项目...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8月16日,吉林传统戏剧节开幕式在长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开场秀《传统戏剧 流光溢彩》拉开演出帷幕。京剧、越剧、梅戏、评剧、豫剧、昆剧、秦腔、川剧、河北梆子、吉剧、喇叭戏、二人台等剧种及200余名戏曲演员同台献艺,为观众献上了一台经典荟萃、质量上乘的艺术盛宴。    国家京剧院、中国评剧院、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大连京剧院、上海昆剧团、河南豫剧院、安徽省梅戏剧...
查看更多
论坛
    七夕节,即农历七月七日,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传统节日,与春节、中秋节、端午节一起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西方影响,在当代社会,七夕往往充斥着爱情的喧嚣,其传统文化内涵则渐趋弱化。基于此,本文拟从典籍文献中检索寻觅,溯源七夕节,探求其发展过程中日益丰富的文化内涵。溯源七夕节:牵牛、织女与七月七日刘璐    我国先民是最早仰望星空、占候天象的人群之一。作为北半球夏半年,特别是农历七月夜空中隔着银河相望的两颗格外耀眼的明星,牵牛星...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本文从公共民俗学的立场出发,力图为各级政府及相关机构的民间文学类非遗保护和开发实践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模式。通过对中国、德国和美国的三个个案的考察,抽绎出遗产旅游成为成功保护民间文学类非遗途径的六个要素,并将之概括为“一二三模式”:“一”代表一个核心原则,即民间文学的基本情节类型或文类特征应保持不变;“二”表示其他两个要素:1、一篇导游词底本;2、若干主题性的旅游吸引物;“三”代表另外三个要素:1、一场紧扣该民间文学类非遗的主题演出;2、社区和专家共同...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韩国蔚山市连续17年举办七夕活动,图为“牛郎织女”主题演出。日本仙台七夕祭    七夕节发源于中国,在部分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不少地方有庆祝七夕的传统。    日本七夕源自中国,据称在奈良时代传入。《万叶集》是最早的一部日本和歌集,其中绝大部分是奈良时代所作。在《万叶集》中,七夕和歌有130多首。    奈良时代中期开始,日本宫廷和上流社会模仿唐宫,七夕祭、穿针乞巧和七夕诗会蔚然成风。七夕渐与日本传统文化融合,在“牛郎织女传说”外,融入了...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甘肃临夏青韵砖雕有限公司的技师郭宏杰和同事最近很忙,他们正在赶制一批百鸟朝凤图案的砖雕产品。随着砖雕市场的不断拓展和“河州砖雕”品牌的打响,“飞”来临夏的订单越来越多。    目前,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像郭宏杰一样从事砖雕产业的有3000多人。他们集聚在该州的临夏县大大小小的砖雕企业中,实现年产值逾2亿元。在政府的引导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临夏砖雕产业化发展加快,走出了一条“非遗+扶贫”的产业化发展新路径。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发展...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近年来,安徽省大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取得显著效果。  开展文化遗产普查。系统梳理文化遗产现状,开展了文物、非遗、戏曲、古籍等文化资源普查,对全省2.5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115万余件(套)可移动文物、4500余项非遗项目、8万余部古籍、31个戏曲剧种进行登记建档。开展大运河(安徽段)沿线遗产调查,厘清文化资源。  实施分级分类保护。建立文化资源数据库,形成数字化保存和传播,形成抢救式、教育式、博物馆式、生产性、宣传性等多种保护机制。创建重点戏曲保护...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遗图书出版物第六届“太行书会”曲艺邀请赛现场晋城市第十三届“凤鸣春晓”赵树理戏剧奖优秀剧目展演现场皇城相府文化旅游区里的冶铸博物馆晋城市中等专业学校剪纸教学基地沁水县土沃乡国家级非遗项目土沃老花鼓教学基地吉利尔潞绸文化产业园陵川县乡村文化记忆工程示范基地晋城市上党八音会赴南非文化交流专场演出现场 高平绣活专题展馆    8月16日至22日,首届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大美太行”系列活动将在山西省晋城市举行。届时,来自山西各地近百个国家级、省级传统戏剧...
查看更多
论坛
评剧《花为媒》吉剧《桃李梅》望奎皮影《三请樊梨花》  清腔唱一曲,余音自绕梁。8月16日,吉林传统戏剧节即将启幕。那么,什么是传统戏剧,我们又该如何从“非遗”视角欣赏传统戏剧呢?记者龚保华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吉林省艺术研究院院长、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孙桂林。  传承在清晰 保护看力度  记者:以往,我省举办过多剧种的戏曲汇演和单剧种的吉剧汇演。这次传统戏剧节演出的剧目又都是戏曲,那么为什么称为传统戏剧节?传统戏剧和戏曲又是什么样的关系?  孙桂林...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