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10-08   星期三   农历八月十七   
搜索
人物
郭海博在铁板上作画    笔墨纸砚,点画勾染,纸上作画是中国人表达情感和人生理想的传统方式。然而在河北,有这样一位民间艺术家,他以铁锤做笔,铁板做纸,打造出一幅幅生动的充满乡愁和乡思的铁板浮雕作品。他就是开创了铁板浮雕艺术的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郭海博。    一个完全未知的领域    走进郭海博的工作室,墙壁上挂着一幅幅冷硬中不乏生动、色彩与温度的铁板浮雕,郭海博正锤錾并举,铁笔龙蛇,时而金声玉振,时而钟大吕,时而烈焰烧灼,几经雕琢,一幅凹凸雅韵、形...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贵州省从江县小村,侗族大歌代表性传承人潘萨银花在传习所中教小朋友学唱侗族大歌。赖鑫琳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河南省开封市朱仙镇,年画艺人尹国全在晾晒年画。新华社发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聘请民间师资到校开设“非遗学堂”,丰富中小学生文化生活,促进非遗技艺代代相传。图为学生们在弹唱侗族琵琶歌。新华社发藏族碉楼 张波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杨氏家庭泥塑技艺,自清朝道光年间发展到杨栖鹤老人这儿已是第五代了,其作品色彩沉稳华丽,处处精工细雕,惟妙惟肖。但老人已进...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薪旺万代家业隆,火留子孙沐春风。”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需要青年薪火相传。但经济效益低下、手艺传承难收徒、费时费工效率低等一系列难题,曾在很长时间内困扰着传与承。 而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让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贵州姑娘杨昌芹在竹编工艺创新中发现了脱贫商机;28岁的普洱贡茶技艺传人李明泽悉心照顾着百亩古茶园;3岁开始练武的张奇钢将800多年历史的岳家拳带进了中小学校;江苏姑娘姚兰正筹备苏绣品牌馆,准备在艺术和实用的天平上探索平衡。 当非...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贵州省榕江县乌吉苗寨村民在刺绣(新华社发)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在苗妹传习基地开展刺绣培训(摄影:粟周榕/光明图片)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湾水镇洪溪村的女银匠杨昌兰(右)向家中老人学习传统银饰图案(新华社发)贵州省丹寨县的一名绣娘参加蜡染比赛(新华社发)到贵州旅游,除了感受清秀旖旎的自然山水、热情淳朴的少数民族风情,兴许还能收获一些精巧别致的手工艺品。面对苗族银饰、刺绣挑花、布依族地毯、贵州蜡染等多达上百个种类的手工艺制品,游客们惊叹贵州文化底蕴深厚...
查看更多
论坛
2016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全国的一百多所院校中开展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两年多来,参加该计划的院校,正在进行着一项重要工作,帮助贫困地区的贫困家庭脱贫致富,为岌岌可危的传统工艺行业注入生机活力。至今已有近6万名各地区各民族的学员接受了多种非遗传统技艺的研培,开拓了眼界,增加了素养,增强了基础。在中国传统智慧中,“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要更高明,意义更加深远。作为第一批参加研培计划的学校,苏州工艺美术技...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兰州太平鼓的整体造型兰州太平鼓高鼓造型    兰州太平鼓是一种具有浓郁西北风情的汉族鼓舞,主要流传于甘肃兰州、酒泉等地,因其含有庆贺太平的美好寓意,是当地人民最喜爱的表演形式之一。2006年,兰州太平鼓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太平人打太平鼓    关于兰州太平鼓的历史起源有着许多不同的说法。兰州当地老艺人杨培有告诉笔者,相传明初之时,北元势力在明军攻克兰州后依旧非常强大,因而北元大将王保保围攻了兰州。之后,明朝大将徐达为统一河山奉朱元璋...
查看更多
要闻
 嘉宾为优秀项目颁发参展证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首批优秀成果推介会”6日在国家图书馆举行。云南的四季生产调、辽宁的古渔雁民间故事等25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被评为优秀项目。几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到来令活动精彩纷呈,潘萨银花和小侗歌队演唱了侗族大歌《蝉之歌》和《祖公落寨》;巴德玛深情地演唱了蒙古族长调民歌《北边的山梁》;牛玉亮为观众带来《绿水春山。百鸟争鸣》,展示了口技的绝活;秦梦雨和徒弟把昌黎地秧歌鲜明的舞蹈风格展...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专题介绍非遗项目的视频影像吸引着孩子们“行走的记忆”张家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动展车    地处江尾海头的江苏张家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深厚。近日,张家港市弘扬普及本土特色文化,创新打造了非遗流动展车——“行走的记忆”张家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动展车,亮相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6月11日,非遗流动展车出现在“张家港市非遗进校园示范学校”——梁丰初级中学。一个8米长、7.5米宽的小型展厅呈现在学生面前,他们争先恐后登上展车。9个古色古香的展架上摆放着古...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现场演唱山东梆子、四平调、两夹弦等经典唱腔,展示葫芦雕刻、内画、刻瓷等传统技艺,阐释不同项目的历史流变和传承保护经验、成果……近日,山东第五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现场评审在济南举行。传统技艺类、传统美术类、传统戏剧与传统舞蹈类等5个组别170名传承人参加“大考”,分享各自领域非遗保护、传承所取得的经验与成果。    传承人争相亮绝活    在传统技艺类评审现场,传承人们早早备好了风筝扎制、毛笔制作、葫芦雕刻等所需的工具,争相秀技亮艺。    在东昌葫芦...
查看更多
要闻
(原标题: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2018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开班仪式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充分发挥传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培养专业的队伍,促进非遗保护多层次多渠道传播,7月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主办,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承办的“2018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开班。文化...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