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论坛
    库淑兰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中国民间艺术大师”,她在由封闭的乡土空间逐渐走向公众视野的过程中,其剪纸作品及人生故事被一再演绎和关注。笔者认为,除了库淑兰剪纸作品的本体价值之外,由其人生遭际和作品传播所交织生成的“库淑兰现象”,则更能从不同角度印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复杂性与立体性,同时也期望引起当下社会及业界对非遗保护机制的深度反思。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对库淑兰的关注多侧重对其个人的身世介绍及作品的本体研究方面,但是作为非遗传承及...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闻喜的花馍如今已经走出娘子关,走向万千百姓的餐桌,让消费者可以感受到舌尖上的河饮食文化魅力。  闻喜花馍主要采用当地生产的优质小麦粉,经和面后,采用捏、搓、揉、拽、剪、贴等多种手法,捏出花果、人物、鸟兽等形象,再经过蒸制、晾晒、着色,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闻喜花馍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支健康自豪地说,对花馍最传神的褒奖就是:面上多彩世界,手中万物乾坤。“花馍在闻喜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闻喜花馍的传承是一个母亲...
查看更多
论坛
延边歌舞团表演的朝鲜族唱剧《沈清传》    去年9月,我随全国政协调研团,赴内蒙古、青海进行了关于少数民族戏剧传承与发展的调查。    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锡林郭勒,我们和乌兰牧骑的艺术家进行座谈。来自苏尼特左旗的乌兰牧骑队长达莱锡格勒向我们介绍了他们创作的蒙古剧《驼乡新传》。这是一出反映当代生活的蒙古剧,表现的是骆驼之乡在改革开放大好形势下,牧区生活的变化和牧民的精神面貌,其中,书写了人与驼的故事,提出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建设美丽的新牧区,弘扬驼乡文化等问题...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编者按:狗,作为人类最亲密的伙伴之一,自古就有忠诚的美名。现代人对狗的喜爱更是溢于言表,为此,它们还有了独立的星球——“汪星”。人们把对这些忠诚伙伴的喜爱之情也表现在了古往今来的艺术创作中。戊戌狗年已至,本期我们就从艺术的角度好好聊聊人类的好朋友——狗。民俗文化中的犬犬成为民间工艺美术品中经久不衰的题材,有关的剪纸、年画、泥塑以及布艺制品,都一直为人们所喜爱。清版杨柳青年画《八百千秋》中,一肥腴儿童笑容可掬,左手抚按一只叭狗,右手高举柏树枝,图中以“叭”与...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编者按:源自于民间的年画,洋溢着朴野的喜气,散发着纯真的情感,充满了大胆的想象和创造,更近乎于人的本质和创作者的本真。它是根植于泥土、活化于生活的艺术。我国不同地区的年画,以不同的风格特征丰富了民间创作的智慧宝库,争芳斗艳,蔚为大观。在喜度新春佳节之际,希望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年画,可以点缀这个时代的芳华。绵竹年画:一座城市,一个符号,一种记忆袁文珂 新时代 新征程(绵竹年画)美丽(绵竹年画)  新春佳节,绵竹大街小巷五彩年画挂起来,万盏灯笼亮起来,到处一片...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图1 二十四节气字体设计之雨水(作者:石昌鸿团队)节气概说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一般从公历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2018年的雨水时间是2月19日(农历戊戌年正月初四)。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而称为雨水。  图2 雨水图3 棠棣之花《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雨水三候是:“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指的是...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在“四海同庆,欢乐中国年”系列活动上,一位女士在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学习编织中国香囊结(摄影:刘军) 2月16日,旧金山唐人街举行金龙点睛仪式,庆祝中国农历戊戌狗年的到来,旧金山前市长威利·布朗为金龙点睛。新华社发2月18日,在多伦多的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推出“欢乐春节”新春招待会活动,通过中国剪纸、书法、舞狮表演及民乐演奏等活动,吸引参观者了解并体验中国文化,共度中国农历新年。图为一名女孩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新华社发布鲁塞尔的中国彩灯展举行挂灯仪式...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农历北方小年这一天,在北京工作的小张特地在回河北老家过年前来到“中华老字号”北京稻香村总店买了几盒“京八件”,准备带回家孝敬长辈。临近春节,小张这样的顾客多了起来。而在代表着苏式年货风格的“中华老字号”苏州采芝斋,这几天也正值“苏式年货节”,人们排起长队,大包小包地买下现做的各式酥糖、蛋花生。一南一北两家“中华老字号”里,年味儿正浓。    其实不仅是春节,时下每逢传统佳节,很多主打吃食的“中华老字号”总是一派热闹景象。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18年2月9日,第二届文化消费季活动之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年华在重庆南山壹华里市集举办,全市38个区县上百个非遗传承人相聚壹华里,为市民带来一场舌尖上的文化之旅。此次活动由重庆市文化委员会主办,市非遗保护中心、南岸区文化委、南山生态带管委会、市非遗保护协会、九街文化产业集团承办,主题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游客体验原汁原味的传统手艺,感受重庆非遗文化的巨大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基因,最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查看更多
要闻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有关政策,促进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2月9日晚,由河南省文化厅、河南广播电视台、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视协电视文艺委员会主办,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发起,河南省戏剧家协会、恒品文化·戏缘APP等单位共同承办的“唱响新时代——2018首届戏曲稀有剧种贺新春互联网公益晚会”在河南广播电视台8号演播厅举行。来自河南、新疆、云南、陕西、山西等12个省市近百个稀有剧种及有关国家级、省级...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