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其他新闻
 山西授牌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6月9日,山西省2012年“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暨授牌仪式在太原南宫广场举行。首次授牌1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挂牌基地有:山西水塔醋业、太原双合成食品、大同天艺昌工艺品厂,平定县张氏砂器陶艺坊、平定市文亮刻花瓷砂器研究所、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山西广誉远国药、山西河中药等。  高平市凤林刺绣传承人赵翠林从小跟着母亲学习刺绣,2003年,有了自己的家庭作坊,开始接...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   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颁奖仪式2012年6月6日在京举行。梅葆玖、文乾刚、朱乐耕等京剧、雕漆技艺、制瓷技艺门类的60位传承人获此殊荣。   文化部部长蔡武,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志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的专家代表与60名获奖传承人共...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青海热贡艺术展西安启幕  青海热贡艺术展上的唐卡作品 张一辰 摄 藏族讲解员向游客介绍唐卡艺术  张一辰 摄  2012年6月1日,“心灵归故乡·随身携带的庙宇——青海热贡艺术展”在西安开幕。作为热贡艺术的代表,已列入世界级非遗名录的唐卡吸引众多市民前来参观。  据了解,热贡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流派,主要包括唐卡、堆绣、雕塑、建筑彩画、图案、酥油花等多种艺术形式,因发祥于青海省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畔的热贡(藏语“金色谷地”)而得名。热贡艺术始于元...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文化部授牌陕西“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2012年5月25日,文化部向陕西省授牌“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该实验区是“十二五”时期,文化部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中批准设立的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据悉,今年4月13日,文化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同意设立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复函》,批准陕西省设立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据了解,作为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交融的多元文化,陕北文化来源于“人文初祖”轩辕文化,民风民俗的原生性、独特性...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不少“非遗”藏身古村落 马黎 庄小蕾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发起人冯骥才说:眼下的中国,几乎每一分钟就有一种民族文化在灭亡。听起来慑人,其实不无道理。    在楠溪江的古村落里,古朴的房舍、戏台,以及天人合一的自然景观,令人流连。在其背后,那些同样流传了千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这片山水,浸润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可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它们正在消逝,有些已经濒临消亡。要保护古村落,保护和传承这种文化传统势在必行。在81岁的金美月和79岁的毛岩叶身上,我...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我国非遗产业发展亟待突破三大困局 姜辰蓉 张晨俊     今年4月9日在西安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西洽会)上,来自全国12个省区的300多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齐聚一堂,众多世界级、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悉数亮相展示。与会者认为,经过多年的发掘保护,我国一些非遗项目已经走上了产业化传承和发展之路,但与此同时,非遗产业却受到缺乏盈利模式、冷热不均、融资困难等三大因素制约。专家表示,非遗产业健康发展亟待突破这三大困局,探...
查看更多
论坛
莫让“非遗”在社区中“遗失” 王海冬    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简称“非遗)是城市文脉中最富有特质的组成部分,蕴含着城市居民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生活智慧、文化心理,是城市文化活力永不枯竭的源头,更关系到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与文化品格。上海“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体系,切实保护城市历史文脉。社区是“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重要载体,但由于缺乏相关的制度性保障,相当一部分“非遗”项目在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处于后继乏人、悄然流失的状态,值得...
查看更多
人物
草原“歌王”哈扎布年老的哈扎布(右二)依然对蒙古族音乐充满热情我一辈子听过不知多少歌,大部分都忘了,只有哈扎布的歌声留在耳边……”这是一位俄罗斯音乐家对草原“歌王”哈扎布的由衷评说。  “他的歌韵味醇厚像新茶像陈酒,他的歌节奏自然像松风像溪流。他们说,在他年轻时就是骑在马上也要唱歌,歌声横过草原能让天上的云都忘了移动,让地上的风都忘了呼吸;他们说,只要远远地听到他的歌声,就会让毡房里火炉旁的老人家忽然间想起了过去的时光,让草地上正在挤奶的少女忽然间忘记了自...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蓝白扎染的生存之忧李孟苏 非遗扎染传承人张士伸给大家展示老纹样     板蓝根扎染的花布没有了    周城村距离大理古城25公里,面向洱海,背倚苍山云弄峰,是中国最大的白族自然村,也是大理重点推广的民俗旅游村。村子北端有著名的旅游景点蝴蝶泉——游客们坐大巴到蝴蝶泉,观光约1小时后走出景点大门,先到马路边的餐馆吃大理特产的冰川鱼,再蹩进旅游纪念品商店——它们多数叫“金花商店”,买几件扎染布做的纪念品,10块钱一个挎包,30块钱一套裙装,50块钱已经能买到双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这里的麦秆也闪耀着艺术的光辉姚艳霞 戴玮成浦江麦秆贴“非遗”传承人蒋云花在向小记者介绍麦秆贴。浦江剪纸“非遗”传承人朱瑞芳现场表演剪纸。 自己动手,感触一下“非遗”艺术。    麦秆能用来做什么?最通俗的答案,就是当柴火、做肥料。然而,经过艺人的手,它却能成为一件让人爱不释手的“宝物”。尤其让人赞叹的是,一张普通的纸,在艺人手里,只要有一把剪刀,就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5月4日那天,“没想到”成了孩子们嘴里说得最多的词汇。    当天,15名金华晚报小记...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