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04 星期五 农历六月初十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60)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3017)
清单
(1101)
资源
(445)
学术
(694)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2012年非遗保护:动静相宜 进退有度
2013.01.04
专题报道
2012年非遗保护:动静相宜 进退有度 2012年12月21日,济南市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技能大赛开赛,125名来自山东、河南、江苏等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人各显身手, 图为一名手工艺人在核桃壳里制作面塑作品。郭绪雷 摄 2012年12月28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柘荣剪纸展览”在福建福州开幕,图为外国游客在参观展览。 2012年2月5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四川非遗"青神竹编"的发展路:小竹子编出大产业
2012.12.18
专题报道
四川非遗"青神竹编"的发展路:小竹子编出大产业 王雪娟 “在青神,竹子比
黄
金还贵!”这并非耸人听闻的传说,而是实实在在的产业。在被誉为“中国竹编艺术之乡”的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10元钱的竹子可以编出上百万元的工艺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神竹编”已经走出一条产业化的传承发展之路,当地的竹编艺人靠竹编“编”出了小洋楼,“编”出了小轿车,“编”出了新农村的幸福生活。 竹编带动农民增收 “竹子和清明上河图”“竹子和开国大典”,这些似乎完全扯不上关系...
查看更多
中国非遗保护应“还俗”民间
2012.11.12
其他新闻
中国非遗保护应“还俗”民间 吴兰 张启飞 11月8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生活”为主题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黄
山论坛在徽文化故里安徽
黄
山举行,中国民俗专家、文化官员共聚此间,探讨构建非遗保护高层可持续性对话机制,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与会嘉宾认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重“活”、“人”因素,还俗民间。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遗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正在发生变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非遗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一些依...
查看更多
呼麦传承人巴图巴依:继承喉咙的秘密
2012.11.01
专题报道
呼麦传承人巴图巴依:继承喉咙的秘密 呼麦艺术,是蒙古族人民中曾经广泛流传的喉音瑰宝,曾经风靡整个蒙古族居住区,可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大部分蒙古族居住区,已经难觅它的踪迹了。新疆阿尔泰地区生活的蒙古族同胞中间,至今还保存着原汁原味的呼麦艺术,不过,当地人称之为“喉迷”,就是“喉咙的秘密”之意。后来,有专家追寻到阿勒泰市汗德尕特乡,寻找到这个绽放在阿尔泰山下的民族艺术瑰宝。那么,现今这个名震国内的民间艺术在汗德尕特乡是怎样保存的呢?近日,我踏...
查看更多
尼西黑陶非遗传承人讲述千年指尖技艺
2012.10.30
专题报道
尼西黑陶非遗传承人讲述千年指尖技艺文若愚孙诺七林和他亲手制作的黑陶酥油茶壶尼西坐落在云南西北边的香格里拉,历史悠久的纯手工黑陶就出自这崇山峻岭间学徒盘腿而坐,用手拉坯,为黑陶器具塑形,这是黑陶制作中最费时费心的一步。孙诺七林的儿子正在捏制黑陶火盆学徒给黑陶细心地雕刻花纹人们将做好的黑陶挂起风干,等待火烧火烧结束后,一个个黑亮的黑陶器具就出炉了。 从香格里拉城里向德钦方向驱车35公里,在群山和低矮的灌木林中,安静地坐落着一个宛如世外桃源的小村子——汤...
查看更多
世代相传的“史诗囊”
2012.10.25
专题报道
世代相传的“史诗囊” 斯钦巴图 朱乃老人在演唱中朱乃老人指导年轻的江格尔奇们 蒙古族人民的史诗传统源远流长,一部部优美的诗章从遥远的古代口耳相传,流传在民间,迄今保持着它特有的艺术魅力,并越来越多地引起各国读者和国内外学术界的兴趣和注意。在我国境内搜集到的蒙古族英雄史诗已有上百部。其中最能代表蒙古史诗发展水平的最优秀的作品,当数英雄史诗《江格尔》。世世代代的传唱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艺人,被人们称为江格尔奇,当今我国著名江格尔奇加·朱乃老人就是其中的...
查看更多
传承傣族诗歌的女人们
2012.10.25
论坛
传承傣族诗歌的女人们屈永仙 内容摘要: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是离不开女性的。其中,口头传统文化更是如此。傣族以其浩瀚的诗歌著称,有自己的诗歌传承人。在现代化的潮流冲击下,各地傣族的诗歌发展情况是怎么样的?无论是在有文字的傣族地区,还是没有文字的红河流域的傣族地区,诗歌的传承方式正在发生着改变。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女性在传承和发展诗歌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德宏的傣剧演员和戏师,西双版纳的女歌手“章哈”、新平花腰傣的巫婆“雅嫫”为代表,介绍...
查看更多
105国家级非遗保护单位调整撤销
2012.10.18
其他新闻
105国家级非遗保护单位调整撤销 日前,文化部发布了《关于对天津市红桥区回族大刀队等10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进行调整、撤销的决定》,将对天津市红桥区回族大刀队等97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进行调整;对湖南省凤凰县龙玉年苗医药诊所等2个履责不力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提出批评与限期整改(整改期6个月);撤销内蒙古自治区群众艺术馆等6个履责不力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今年上半年,文化部开展了国家级非物...
查看更多
记唐派艺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周仲博
2012.10.15
人物
“我就是迷恋这一行”——记京剧(唐派艺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周仲博 周仲博在京剧《连环套》中饰演的
黄
天霸 拨通周仲博老人的电话,话筒里传来的声音甚为清亮,叫人很难相信电话那头竟是一位米寿老人。周老欣然接受了在“十一”长假期间采访他的要求,记者随后在辽宁省沈阳市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的陪同下,采访了这位京剧名家。 为我们开门的正是周老,他中等身材,鹤发童颜,笑眯眯地邀请我们进屋。 与京剧艺术的命定之缘 周仲博出生在梨园世家,父亲周凯亭...
查看更多
假日经济与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
2012.10.15
论坛
假日经济与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蓝爱国 何学威 内容提要:作为一种新经济现象,假日经济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假日经济中的文化内涵——民俗文化符号的继承、开发、利用和发展,对于我们理解假日经济中的文化交流、文化理解以及假日经济所包含的人民物质—精神消费习惯研究,都至关重要。而建立在民俗文化基础上的文化产业,是在对民俗文化继承的过程中以产品的形式宣传和凝固民族思想精神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假日经济;民俗文化;文化产业 作为一种新经济现象,假日经...
查看更多
1
447
448
449
450
451
54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